几天后,朱翊钧在养心殿召见了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及今岁新入阁的原翰林院大学士王家屏四位内阁辅臣,商讨处理雒于仁沽名犯上一事。
其实,几位内阁大佬早已为皇帝长时间不理朝政和无限期停止经筵、日讲感到忧心,所以申时行等人内心是很赞赏雒于仁此举的。
当日,四大阁臣在养心殿内极力为雒于仁辩解,后见朱翊钧不愿轻易善罢甘休,便改劝皇帝不要罢黜雒于仁,只表态他们四人回去之后会去劝雒于仁主动上疏请辞……如此,既给了皇帝台阶下,又保住了雒于仁的士族身份。
朱翊钧虽仍觉得这么处理有些太便宜了雒于仁,可扭不过四人的劝说,无奈之下,只能勉强应下。
而对于雒于仁来说,这次上疏的主要目标其实是给刘承祐设局,骂皇帝不过是顺势而为。
能不被罢黜为民,自是不无应允,其后主动请辞归乡,大大方方从永定门外出了京去。
雒于仁把皇帝骂得一无是处,青史留名,却既没掉脑袋,也没挨板子,还保住了士族身份,拍拍屁股回乡养老了。而气得半死的朱翊钧经此一事,终于认定言官就是混蛋,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都保持着相同的看法。如此一来,却是白白便宜了刘承祐,此后愈发的得皇帝看重。
………
且说这日傍晚,刘承祐从礼部散班回府,刚出午门,便见申时行乘坐的官轿早已等候在了城门之下。
刘承祐见此,行至官轿旁施礼道:“下官刘承祐,见过阁老。”
“雒于仁已经辞官归乡了。”,官轿内,传来申时行冷淡的声音:“今日老夫想在此提醒你一句,不要试图去动他,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听与不听,你且自便吧。”
刘承祐闻言微微一楞,随即明白过来,看样子申时行多半也知道了雒于仁和刑部尚书潘季驯设局针对他的事,一时心下不由笑叹“文人造反,十年不成”,这保密的工作,未免做的也太差了。
只见其淡淡一笑,应声道:“雒大人为官清正、施政有为,是我大明难得的能臣干吏,即便已经致仕,回乡之后亦能办书教学培育后人,这些下官都看得明白,又如何会去害他?”
说到此处,微顿了片刻后,继续道:“其实早在《酒色财气疏》上呈的当日,圣上便已对雒大人起了杀心。”
“所以,若下官真有心去害雒大人,完全不必等到他出京,在京城之内就可动手......下官这么说,想必阁老应该放心了吧?”
刘承祐此言便等于是默认了自己已经和皇帝沆瀣一气,且在雒于仁的事情上得到了皇帝的指示,不去动他。
申时行闻言在官轿内点了点头,随后也不去理会刘承祐,径直对抬轿的家丁吩咐道:“起轿,回府。”
申时行离去之后,刘承祐回首看了眼自己身后宏伟的紫禁城,一时心有所感,叹声道:“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经雒于仁一事,皇帝朱翊钧的心态彻底发生了变化,之前或许是因为郑妃才和大臣们斗气罢朝,可经此一事后,这位皇帝却终于活成了活着的祖宗。
从此以后,朱翊钧干脆连“龙体抱恙”的借口都不用了,光明正大地开始懈怠朝政,不再举行早朝、不再办经筵,朝政琐事一口气全扔给内阁处理。
而申时行则以外交的方式处理内政,仿佛就是在处理一个多边关系,里面有不同力量的斗争,而申时行的责任就是安排能干实事的官员去干实事,此外帮助皇帝保持各部衙门的平衡。
在这样的平衡下,皇帝变得无所作为,最终成了活着的祖宗,是朝臣供奉的一个活着的偶像,是一个可以上香、可以祷告的对象,但绝不是走下神台,亲自过问具体事务的一个对象。
至于刘承祐,此后则又经历了几次朝臣的攻讦,因他掌握着锦衣卫和烟雨楼两大情报系统,故而每次都能事先得到消息,次次无惊无险地规避过去。
在几次针对他的攻击中,又属李如松最狠辣,直接暗中遣人去了辽东调集尚武阁的人,欲对远在湖广蔴城的刘承祐之母曾氏下手。可惜李如松的信使刚出京直隶,半途就被烟雨楼的人给宰了,至此事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明朝第一御史海瑞和抗倭名将戚继光先后辞世。
这一年,内阁首辅申时行已经五十二岁,摊上一个“甩手掌柜”朱翊钧后,每天既要平衡好各大朝臣间的利益、当好和事佬,又要处理繁琐政务,如此时日一久,身子便越发差了下去。
在听到海瑞和戚继光辞世的消息后,申时行心有所感,只觉得自己为朝廷鞠躬尽瘁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少了,而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却还没做成......这件事就是,让皇帝尽早定下太子。
如果不能在自己任上稳固住大明国本,万一将来生出类似“兄弟阋于墙”这种事情,后世史官未必不会在史书上记他申时行一笔。
想做就做,雷厉风行。
三月初春,申时行联名许国、王锡爵、王家屏三位阁臣给朱翊钧上疏,在奏疏中没有再拐弯抹角,而是咄咄逼人,直接言明“皇长子仪表非凡,他日必成大器,望陛下早立太子,以定国家之大计,固千秋之基业”。
在申时行等人看来,刘承祐即便真是奸佞之臣也无碍大局,毕竟哪朝哪代不会出一两个奸臣,何况刘承祐此人还算是个能办实事的。所以和“国本”基业比起来,区区一个刘承祐,实在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可几位阁老万万也不会想到,这次坏了他们事的,就是这个刘承祐;将来夺了大明基业的人,也是眼下尚且微不足道的刘承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