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 刘承祐的托字诀

    对内阁四位阁臣的联名奏疏,朱翊钧不予理睬,既不批示、也不驳回,全当没见过,摆出一副我是皇帝我怕谁的无赖做派。

    然而申时行等人却早就料到了皇帝会这么干。几天之后,四大阁臣再次同时上疏,不过这次没有联名,而是挨个向皇帝递上了辞呈。

    这下朱翊钧就彻底慌了,内阁总共就四个人,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每天送到京城的折子多达上千份,要是内阁瘫痪,朱翊钧就得学他祖宗朱元璋,事无巨细全部亲自处理,到时候得活活累死。

    情急之下,朱翊钧又重新用起了“托”字诀,先是好生安抚了四位阁老一番,而后只说自己定会慎重考虑立太子一事。至于要“慎重考虑”多久,就慢慢再说了......

    可朱翊钧忘了,他是申时行一手教出来的学生。有道是知子莫若父......这句话,同样也能用在学生和老师之间。

    申时行太明白自己这位学生在打什么主意了,于是直接闯宫面圣,当着朱翊钧的面下了最后通牒:给出了两条路,一是在三天之内确定下立皇长子为太子的日子;二是将内阁四大阁臣全部罢黜。

    这么多年来,朱翊钧还是头一回见到申时行急眼,偏偏这位首辅大臣还是自己的老师,一时打不得劝不动,无奈之下,只能同意三天后发圣旨诏告天下,确定于万历十六年年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申时行见此,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满心以为总算是逼得皇帝确立了皇长子的身份。大局一定,以后郑妃就是有心想闹,也别指望能闹出什么大的动静了......事实上,如果没有刘承祐,这件事申时行还真就办成了。

    前文已经说过,朱翊钧真正想立的人根本不是皇长子朱常洛,而是郑妃之子朱常洵。

    申时行忘了内廷之中还有一位消息灵通的郑妃!而郑妃见皇帝被申时行逼迫成功,又如何会坐以待毙?

    是夜,郑妃连夜派遣自己身边的太监偷偷出了宫去寻刘承祐,传达的意思也很明确:老娘之前帮了你那么多次,现在该轮到你投桃报李了,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把这件事给搅黄了!

    ......

    万历十五年四月初五,夜,亥时。

    送走了郑妃遣来传信的公公后,刘承祐回到了倾云院正房。

    烛火通明的书房内,只见邢慈静来到刘承祐身边,犹豫片刻后,凝声问道:“夫君,你真欲助郑妃废长立幼?国本之事事关大明千秋基业,这件事前前后后已经闹了快两年了,阁老们可是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圣上!”

    言下之意,却是有些不愿见刘承祐再度卷到国本之事中去,毕竟一年前日食的事还历历在目。

    “他们哪里是说服,根本就是逼宫。”刘承祐摇了摇头,苦笑道:“再说了,我也没得选,皇贵妃现在是咱们家最大的靠山,她若失势,最先倒霉的不是他人,正是我们刘家!”

    “何况若无皇贵妃几次三番暗中相助,我只怕早就被圣上拿进大狱了......于情于理,这一次,我们都要助她。”

    邢慈静微微蹙眉,道:“可现在木已成舟,夫君又该如何扭转乾坤?”

    “只要圣旨还没颁下,我就有办法。”

    只听刘承祐淡声继续道:“这件事真正的难处在于,立皇长子为太子一事目前只有内阁和皇贵妃知道,我若主动向圣上开口,则势必引来圣上猜忌,怀疑咱们家与内廷有染。”

    “所以,现在需想法子让圣上主动召我入宫,向我问计。”

    邢慈静想了想后,问道:“为何不让皇贵妃在圣上面前提醒一二?”

    “她不会这么做的。”刘承祐摇了摇头:“皇贵妃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在这件事上,自己必须避嫌。所以既不会主动去圣上面前闹,也不会在此事上提及我刘承祐的名字。”

    说到此处,微顿片刻后,叹声道:“两天,两天之后圣旨就会颁下......但愿圣上能想起我刘承祐来吧,否则届时圣旨一出,我也就没法子了。”

    ~~~~~~~~~~~~~

    朱翊钧没有让刘承祐失望,第二天一早就想起了平日主意最多的刘承祐,于当夜便着张鲸密召其入宫。

    是夜,养心殿内灯火莹辉,朱翊钧一脸愁容的坐于金座之上,而刘承祐则静静地恭立在殿堂中。

    稍顷,只见朱翊钧开口说道:“日前,内阁四位阁老联名上疏,要求朕颁布圣旨诏告天下,定下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的日子,朕若不允或借言推托,他们便上疏致仕......”

    “内阁是我大明的中枢,若中枢瘫痪,则政令难通,两京一十三省都会受到波及。”

    说到此处,叹了口气后,继续道:“朕扭不过几位阁老,现已答应两日之后颁下圣旨,于明年初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可你也知道,朕中意的是皇三子!”

    “你小子平日里主意最多,今夜便帮朕想个法子出来,看如何才能将此事给应付过去。”

    刘承祐闻言微微一笑,施礼应道:“回陛下话,此事容易。”

    “既然阁老们已经让陛下答应拟旨,那陛下自然便不可再食言,不过却可在圣旨中补充一点:今皇储之事已定,若还有人敢就此事上疏催促,便将立储一事推迟到皇长子及冠之后。”

    听得此言,朱翊钧眼神一亮,拍案赞道:“好主意!”

    圣旨一旦颁下,便不可再行更改,而今离万历十六年初春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所以按照约定,在这一年时间内,任何人都不能再催促皇帝尽早册立太子,如果有人上疏催促,那么皇帝就可将此事推迟到皇长子及冠之后再办。

    这摆明了就是一劳永逸的托字诀,即便这一年内,诸位朝臣都按照约定不去催促皇帝,届时还有他刘承祐可以上疏催促嘛!

    眼下皇长子朱常洛不过五岁,离及冠还有十五年的时间......整整十五年,足够发生太多的事情了,不说别的,只说由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四人组成的这一届内阁班底,到时候又还能留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