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一切时间赶工,辛虞总算在离开乾清宫前把剩余那不到一遍写完了。也顾不得回长春宫,她直接带着人往东,一路出龙光门,转去襄妃所居的长安宫。
守门的小太监进去通传,不一会儿出来个自称是袖钰的宫女,迎了她到日常见客的小花厅里,“容华来得不巧,我们娘娘正在用晚膳,请您在这儿稍坐片刻。”然后转身走了。
辛虞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来上茶上点心,屋内更是空荡荡的连个人都没留,知道这是存心给她个下马威了,也不恼,微垂着眼眸放空思绪,借机让疲累了一天的身体尤其是手腕肩臂稍作休息。
谢天谢地,对方没把事情做太绝,至少还给她了个小杌子坐。
辛虞记得她前世的死党曾说过,摆明车马明着冲你来的,其实并不可怕。怕就怕面上根你和和气气,却在背后捅刀子的。
襄妃从前没把她放在眼中,现在也未必多拿她当一回事。不过是惹了她不快的小小蝼蚁,随手便收拾了,不值当上心,也不值当为此费神。
虽说被轻瞧难免让人有些不爽,但这对辛虞来说其实算好事。至少只要让对方顺了心消了气,这关也就过了。面上的刁难总比叫人防不胜防的冷箭强。
干坐了足有近半个时辰,小花厅终于进来个四十出头衣着体面的方脸嬷嬷,辛虞猜应该是当初跟着襄妃陪嫁到东宫的奶娘周嬷嬷。
这位嬷嬷尚算有礼,进来先福身问安,然后问辛虞要了她抄好的《女诫》,当着她的面儿数过,收好,又道“娘娘说怕小主用笔不用心,特叫奴婢来问您几个问题。”
这是抄不算,还得背?当初怎么没说?
辛虞心中腹诽,到底不好表现出来,只站起身,微微颔首,“嬷嬷请问。只是我资质愚钝,恐怕记不很全,还望娘娘见谅。”既然是代襄妃问的,她便不好坐着回答了,免得被指不敬高位。
“奴婢得罪了。”周嬷嬷一礼,也不看辛虞抄那些《女诫》,张嘴便来“敬顺第三,说的是什么?”早熟记于心的样子。
辛虞一一答了,虽稍有出入,但大意没错。对方连问过几个,点点头,带着东西走了,不一会儿又折返,“娘娘说容华记得便好,天色不早,她就不多留您了。”竟是连面也不朝。
辛虞心中默念着“经验”“经验”,维持着面上的恭敬谦和告退。看着外面越来越暗的天色,她摸摸肚子,对玲珑道“走吧,赶紧回去,今儿太累,我早都饿了。”
襄妃如此冷待,玲珑当然不满,可她也知道对方惹不起,不愿意给自家小主添麻烦,所以并不敢在面上表露出来。回到长春宫西配殿后辛虞又忙着吃晚饭、梳洗然后倒头便睡,知道她这一天过得艰难,身上又累又难受,玲珑什么都没当着她的面儿说,只私下和琳琅几个抱怨了两句“不给茶不给点心,干晾在那里半个时辰不说,还叫个做奴才的来考教小主《女诫》,也欺人太甚了……”
辛虞浑然不知,沉沉一觉到天明,按品大妆,准备迎接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出宫。
蚕桑与农耕并称,是中国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所谓天子亲耕以供粢盛,后亲蚕以供祭服,作为由皇后主持的最高国家祀典,亲蚕大典自古就与亲耕之礼并重。
长平四年的这场先蚕礼,是长平一朝头一遭,辛虞正好赶上了,需要作为三宫命妇之一跟文官命妇三品以上及武官命妇四品以上,一同随行。
兵卫仪仗与女乐在前开道,一行车马浩浩荡荡行出玄武门,直奔北郊先蚕坛而去。辛虞坐在摇晃不已的马车里,心却已飘到了外面,比紫禁城圈出的四方空间更辽阔的天地,虽然只能通过声音和车帘偶尔掀开的一点缝隙猜想其是何模样。
憋久了,她都快忘了自己其实属于那个自由的时空,不仅游览过祖国大好河山,还领略过海外风光。而不是被关在笼子一般的宫殿里,做精致美丽的金丝雀。
有那么一瞬间,辛虞甚至想不顾一切地逃开,哪怕只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一秒。但她终究没蠢到以为自己真能逃得了的程度,也只是在心中想想,空余满腔叹惋。
繁琐的祭祀活动结束,便是采桑叶。乐声与采桑歌中,辛虞待皇后采完登台,执银钩十分干净利落地采下五片置于筐中,姿势一点瞧不出优雅来,但鉴于那张脸认真起来时非常具有欺骗性,整体尚算能看。
当然也要感谢宋嬷嬷给上的药和玲珑做的遮瑕,若那变态留下的印子还那么明显,她绝对果断告病假,省的丢脸丢出紫禁城。
采完桑叶又要喂蚕母,因为今年时间定在了三月中下旬,蚕宝宝已经出生,这一步骤不必等蚕出生后再择吉日。
接着便等蚕吐丝,四月间再行制茧礼,皇后于先蚕坛设宴,宴罢方回宫。
大半天折腾下来,饶是昨晚拼命补眠辛虞也很是疲乏,回宫这一路都靠在车壁上休息。
和她同乘一辆马车的田容华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左臂不方便,采桑时比旁人还要多费不少力气。她又好面子,不肯落于人后,这会儿脸色比辛虞还差,一直合着眼,倦极的样子。
这两人好歹只是累了,严嫔却是煞白着脸抿紧唇,像是在强忍难受,额上也有冷汗。
辛虞瞧在眼中,猜测她应该是晕马车,出于人道主义问了两句“哪里不舒服”“我荷包里有蜜饯要不要吃些压压”,见对方只勉强冲她笑笑一句不回应,遂作罢。
熟料第二日严嫔便以身体不适为由没去坤宁宫请安。当天上午,翊坤宫东配殿请了太医,随后传出消息,严嫔已有了月余的身孕。
如同平静的湖面上落了颗巨石,咚一声,溅起水花朵朵漾起涟漪层层。
在此之前,本来辛虞才是那个众人眼中的焦点。
三月十八殿试放榜,殿前传胪,原主亲爹辛文瀚同志得了个二甲第九十六名。虽然挂在二甲的尾巴上,可比会试时成绩前进了一半还多,对于做好新爹估计只能考个同进士准备的辛虞来说无异于意外之喜。
只是她那天被折腾得不轻,无暇他顾,晚上狼吞虎咽用饭时听小凌子来报,也不过高兴地说了句“各赏一月月钱以示庆贺”,便满心都扑在与周公约会上了。次日又是先蚕礼,不仅她没工夫再想那许多,其他人也没寻到机会找她麻烦。于是这天早上的请安,她就又感受到了来自大家的森森恶意。
“哟,昭妹妹今日红光满面气色甚好,是不是这出身不同了,人也跟脱胎换骨了似的?”李婕妤皮笑肉不笑,一句话说得阴阳怪气。
出身不同了?不过一个进士而已,还是勉强才挤进二甲的榜尾,算个什么东西?这样的人就算授了官,还不知要熬多久才能出头,怎比得她父亲已是二品大员?
田容华唇角一抹掩也掩不去的嘲讽。
辛虞没注意到田容华的反应,只望着李婕妤傻愣愣问“脱胎换骨,跟身份有关系吗?那不光我,在场众姐妹可都脱胎换骨好多回了。”
最烦的就是她这装傻充愣的样子,李婕妤暗自咬牙,“我说的是出身,不是身份。你要是晚入宫个几年,说不定还能捞个官家小姐当当,以秀女的身份入宫。不比现在,端茶倒水,洗衣烫脚,做了好几年的奴婢才终于熬出头。”
李婕妤这话,就差直接说她原是个卑贱的洗脚婢了。若换了一般人,肯定面子上过不去,被气个好歹。
可惜辛虞在现代受了二十几年人人平等的教育,对服务行业无甚偏见,至今无法同这些古人一样把人的尊卑贵贱区分得那样清楚,完全没被踩中痛脚,还难得很有急智地给容淑仪送了顶高帽,“做奴婢也未必不好,容淑仪待下宽和,谈不上个熬字。”
本来还可以继续感恩下对方把自己送上龙床的无私举动,辛虞觉得太恶寒,实在出不了口。
她说得一本正经,十足发自内心样儿,容淑仪被没被哄舒坦另说,反正李婕妤是听着很不爽。
“妹妹好会说话,果然这出身不同了,口齿都伶俐起来,倒让姐姐刮目相看了。”李容华似笑非笑看她一眼,转向容淑仪,“听闻淑仪娘娘娘家哥哥刚升了官,如今昭妹妹父亲又中了进士。以后两人同朝为官,定能互相扶持,同娘娘与昭妹妹一样。”
容淑仪张婉月,祖上虽曾出过一品大员,但那是在前朝。比起皇后祖母出身的林家,她家还要更惨些,不仅站错了队,还接连几代不出读书的好苗子,生生落得个只能靠祭田出息过日子。
后来还是她父亲不顾家人反对从了商,自小本买卖做起,一路打拼下偌大家业。
而她,也是其父当初为了打通西北商路特意送到安王府的,比起李婕妤出身差很多。要不是生得貌美有风情,又肚子争气,哪儿能有如今的地位?
好在本朝并不禁止商人子弟科举,她娘家长兄苦读二十余年,总算在长平元年考取了个同进士,想办法后了个县令的缺。
李婕妤故意提起她哥哥,又说些同朝为官相互扶持之类的话,为的不过是提醒她如今昭容华有圣宠,有位份,又有了出身,只要在有个皇子傍身,说不得什么时候便要凌驾于她之上。
容淑仪眼底一片幽凉,嘴上却只轻轻笑着吐出四个字“承你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