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
更大规模的变法如约而至!
先前的军队变法在这次变法面前已经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此番变法,和先前王安石在神宗时期的变法相比,要更猛烈,更彻底!
首先,机构改革方面。
一方面,在之前精简机构,裁剪冗官的基础上,恢复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这是王安石在神宗变法时期的一个举措。
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掌握,设立置制三司条例司之后,它将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大宋最高的财政机关,负有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等职责。
另外一方面,由朝廷出资两百万贯,在开封府设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
与此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这也是之前王安石变法的一个举措,只不过被赵佶给扩大了出资规模,而且还更加重视了。
其次,改革赋税。
这自然也是此次变法的重头戏。
赵佶直接摈弃了王安石变法时的方田均税,而是采用了历史上张居正在明朝施行的“一条鞭法”。
所谓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按亩折算缴纳。
不过赵佶并没有照搬一条鞭法。
因为历史上一条鞭法征收的是白银,而民间流通广泛的是铜钱。
民间只有在交税的时候才会将铜钱折算成银子,这就需要兑换,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被坑的肯定是农民。
所以赵佶并没有强制要求交税必须要以银两的形式上交,而是以产出上交,无论你用铜钱、银子、金子,还是粮食、布匹等等都可以。
如此一来,在一条鞭法简化税制、增加收入、方便征收税款和让农民获得较大的自由度的基础上,还避免了商人和胥吏对农民的双重盘剥。
另外一个举措是恢复王安石变法时的均输法。
均输法是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免商人屯积,在淮、浙、江、湖六路等地设置发运使,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
最后,吏治改革方面。
保持铁腕治贪的同时,施行“考成法”,不过此“考成法”可要比历史上张居正施行的考成法要详细太多了,而且力度也是空前的。
上至宰相,下至九品芝麻官,全都要接受考核。
考核涉及的方面很多,政绩肯定是主要的,还有声望、有无过失、是否勤勉等其他方面。
而且无论是地方官,还是京官,全都采用一年一考核的方式。
平时还有随机抽查考核。
考核的结果将是官员升迁和贬谪的甚为重要的依据。
群臣听上官婉儿把各项变法一一念完,并且逐一解释了一番后,全都有些愣神!
采用王安石变法时的那些部分,他们,尤其是支持变法的官员早就烂熟于心了,但是“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绝对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这力度绝对是空前的啊!
另外,他们还留意到了一点。
皇上竟然没有对科举进行变法。
政治、经济和军事,现在全都涉及到了,但是唯独没有涉及到文化。
这也太不正常了。
这完全不像皇上的风格啊!
他们正在想着呢,只见王安石第一个出列,声如洪钟地道:“老臣支持!”
紧接着张居正、和珅、徐达、刘伯温等人同样出列表达支持。
群臣知道到站队的时候了。
毫无疑问,尽管对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并不是太了解,但是支持变法的官员还是毫不犹豫地表达支持。
很快,支持变法的官员人数和反对的形成了鲜明对比。
反对变法的主要有司马光和他的死党、苏轼和他的门生以及高俅和蔡京。
无论是人数,还是权势,都难以和支持变法的抗衡。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让众大臣都难以置信的是苏轼突然出列,铿锵有力地道:“臣苏轼,支持变法!”
嘎!
朝堂之上瞬间一片寂静。
谁不知道苏轼是一直反对变法的,而且很有文人风骨啊!
这怎么突然支持变法了?
难道和皇上昨天亲自到他府上拜访有关?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皇上的手腕太厉害了。
想让他这样的德高望重的重臣在仅仅一天的时间内,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坚持的立场太难了!
改革派无疑是大喜过望,膜拜赵佶。
司马光等保守派则是顿时有种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的感觉。
苏轼的门生在短暂的诧异后,迅速反应了过来,纷纷出列支持!
一时间,反对变法的官员更是少得可怜。
而这种情况必将会蔓延到朝外。
因为苏轼是天下文宗,在大宋文坛的地方举重若轻,很多文人士子都将他奉为老师。
更何况,皇上暂时并没有对科举进行变法,也就是说暂时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固有利益。
是以苏轼这么一表态,势必会让天下的文人士子纷纷支持变法。
支持变法的群体又扩大了!
“呵呵,皇上真的是好手段啊!”
司马光苦笑着在心中嘀咕了一句,又瞬间苍老了很多。
原本有苏轼在,再加上正得势的高俅和蔡京,他们还可以斗一斗,即使无法改变皇上变法的决心,但是让皇上改变一下变法的内容还是可以的。
但是苏轼突然“临阵倒戈”,他们实力大减。
皇上这墙根挖得实在是太绝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高俅和蔡京也早就被皇上给挖了,或者换句话说,这两个家伙早就站到改革派那边了。
这么一看,在朝堂之上,保守派的势力其实就是他和他的几个死党了,现在绝对是一眼望去都是变法人,和哲宗时期的情况完全颠倒了过来……
可怜!
可悲!
可是在赵佶看来,他们是活该,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