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章: 这是要造反(求订阅)

    当年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尽废新法不说,而且还将神宗时将士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给西夏!

    而尤为可笑的是这种出卖国土、妥协苟安的行为,不仅在政治上不体面,在军事上也没有结束兵不连解的局面。

    西夏反而认为宋朝软弱可欺,不断进攻。

    可以说司马光有小节而无大节。

    他在律己、治学等方面确实有很多值得人称道的地方,比如以诚待人、破瓮救友、低调淡泊、坚不纳妾等,比如主编史诗巨著——《资治通鉴》。

    但是他在一味反对变法和出卖国土这两方面常为人所诟病。

    赵佶自然也厌恶。

    他重用他,只不过是看重他在保守派势力中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以利用罢了。

    现在,他和王安石的持续辩论已经让变法较神宗时期,有了广泛的民意基础,而且现在绝大部分朝臣都是支持变法的。

    从这方面来说,赵佶把他反对变法的执拗利用得很成功。

    而“挖”苏轼这步好棋,也是他近来翻阅王安石当年变法的史料中得到的启发。

    殊不知当年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但是那时的王安石太过刚愎自用,在神宗皇帝面前都声色俱厉。

    司马光曾专门致函让他不要用心太过,自信太厚,王安石覆书抗议,深不以为然,两人从此绝交。

    后来,司马光成为反对变法的官员中立场最坚定,而且手段最狠的……

    还有就是苏轼,在王安石变法之初,他提了很多正确的意见,但是王安石一律没采纳,这也导致苏轼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其实,王安石当初大可以拉拢苏轼。

    赵佶正是做了王安石当初没有做的事,而且成功了。

    这对后面推进变法肯定是大有裨益。

    所以变法,不仅需要铁腕,还需要灵活变通。

    赵佶当初重用苏轼,一方面是想让他为大宋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另外一方面就是觉得他是变法可以拉拢的对象。

    ……

    “陛下,这是动摇国本啊,万万不可!”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而且变法涉及甚众,强推下去必然会让天下大乱的!”

    ……

    司马光等人这会儿就像是哑巴似的,一句话不说。

    高俅和蔡京也没办法,只得是“例行公事”,声如洪钟地反对变法。

    赵佶见状,差点笑了出来。

    这两个家伙一唱一和的,真的是演技一流,让他们俩执行这样的任务,绝对是找对人了!

    他将手一摆道:“好了,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你们没说够,朕都听烦了!变法之事就这么定了,立即昭告天下执行!”

    顿了顿,他继续道:“另外,为避免各地消极对待变法,朕将向各路派出官员督促,执行不到位或者胡乱执行的,一律追究责任,从重处理!退朝!”

    待他离开后,改革派的众大臣全都是泪眼朦胧。

    争论了几十年,较量了几十年,这次终于以他们的大获全胜而结束。

    无论皇上在其他方面如何,但是在变法方面,现在他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好皇帝。

    这气魄,这手腕,绝对不是神宗皇帝能够相比的,都可以媲美太祖皇帝了。

    高俅和蔡京象征性地长吁短叹了一番,示意他们已经尽力后便迅速离开。

    至于司马光等人则是瘫在地上,迟迟不愿起身。

    他们这才彻底意识到,他们完全为皇上和改革派大臣做了嫁衣裳。

    这真是憋屈得无处可诉!

    大规模变法的消息传入太学和翰林院之后,那些平日里对赵佶多有怨言的文人士子就像是魔怔了似的,纷纷追随苏轼,表态支持变法,而且还盛赞赵佶是明君,当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变法之事涉及太多(b),而且甚为繁琐,各地又注定有一股股势力反对,所以执行下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赵佶早就在为这一天准备了,所以事情虽然繁多,但是一切都还算有条不紊。

    大半个月之后,让他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江南突发水患,而且甚为严重。

    赵佶立即想到了郭守敬,意欲派他去江南治水。

    结果立即招致了群臣的反对。

    他可是司天监少监,而且自上任以来,非常平庸,早就被司天监的同僚所诟病了。

    试问这样的人拿什么去治水?

    皇上对待这等大事也太过儿戏了。

    然而赵佶还是力排众议,执意让他去治水。

    郭守敬当天就带着人出发了,在他快到应天府地界时,一条消息传到京城。

    他被一拨神秘人给绑了,生死不明!

    毋庸置疑,这事引得朝野震动。

    他可是皇上任命的治水钦差,竟然有人敢动他。

    这是想造反吗?

    赵佶大怒,当即派出飞龍军和龍影卫前去营救,最终成功救出了郭守敬,并且将他给护送到了江南。

    李存孝和孙二娘等人回到京城后,赵佶询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孙二娘道:“欧阳春、五鼠和丁家兄弟等人查了一下,发现他们不是他们自称的土匪,也不是绑错人了,而是白莲社的人!”

    顿了顿,她继续道:“在我们和李将军一起合力围剿的时候,那些人完全就是不要命,我们只得大开杀戒,而抓到的几个俘虏也全都是自称土匪,然后咬舌自尽了。”

    李存孝道:“陛下,末将觉得以他们的那股子狠劲,他们随时都可以杀了郭钦差,但却始终没有动手,显然是别有所图!”

    赵佶猛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道:“这帮人分明就是在挑事!”

    他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白莲教有些印象,白莲社还是头一次听说,所以他也不确定白莲社到底是不是白莲教的前身,当即调阅脑中图书馆中的资料,结果发现还真是。

    白莲教,中国民间宗教,渊源于中国佛教净土宗,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

    在南宋时期,吴郡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也就是后世很有名气的白莲教。

    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

    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到了嘉庆元年,白莲教大起义已发展成嘉庆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现在尚未成气候的白莲社都已经开始闹事了,这给赵佶的感觉是有人要造反了,但是主角很有可能不是白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