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9章 郑妙儿之死

    柳青萍见四下无人,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扶着床榻慢慢坐下来。隐隐感觉被褥下有些硌手,她拿出来一看,是一瓶活血化瘀的药膏,和当初在乘云馆,檀奴初见那次送的一模一样。

    她撸起袖管,看了看胳膊上的印记。良久,叹了一口气……

    门口有响动,是翠娘进来了,她手上还端着铜盆:“娘子,用热水敷一下吧,后天就是盂兰盆节了,总不能到时也带着帷帽。”

    柳青萍探究着看了她一眼:“是檀奴叫你来的吧。”这丫头,平时看着咋呼,哪里有那么细心呢。

    翠娘咧嘴笑了一下,并没做声。

    热巾布贴在身上,激得柳青萍一阵颤栗。翠娘看在眼里,将动作放轻了些:“娘子身上是杨将军弄的吧?他果真不体谅一下您,明知道后儿就是盂兰盆节了,您还得上花车擂台呢!您可别忘了,还有和天仙水哥的赌约呢。”

    柳青萍当然没忘了这一茬,不过……在盂兰盆节之前,要先将绊脚石给除了。

    她从床上起身,披了件衣裳,就走到案几旁,吩咐翠娘将绘画的颜料找出来。

    翠娘虽不解,但还是照做了,磨好了颜料忍不住问道:“娘子这是要做什么?”

    “报仇!”

    “报仇?”翠娘一个头两个大,谁家画画就能报仇啊?

    柳青萍并不解释,三两笔就勾勒出一个女子身形,画风颇为写意,三两下就将特点描绘了出来,及笄宴上,那位大祭司应该见过郑妙儿,希望结果不要让她失望。

    画完,她在空白处写了一个“妙”字,别人可能不清楚,这位大祭司一定会懂她的意思。

    之后柳青萍又在旁边写上了一溜小字:若佳人西去,七圣刀可得。

    柳青萍提起画纸吹了吹:“郑妙儿姐妹屡次三番想置我于死地,我就不客气了,这次,轮到她了。”

    她将画纸一卷,装进一个纸筒:“帮我把这幅画扔在一个地方……”

    **********

    乘云馆的郑妙儿死了,在盂兰盆节当天。死状颇为惨烈,整个头颅不翼而飞,只剩下残破的尸身留在她住的夏藏院。

    无论是跟她同住一个院子的左宝琴等人,还是贴身服侍她的钟媪等人,都无一有所察觉。

    崔缇赶到案发现场时,问到了若隐若现的菩提子气味,这次作案的人和要杀柳青萍的显然不是同一伙人,杀了郑妙儿的人显然冷静又缜密,除了那若有似无的气味,一丝线索都没有留下。

    今日是盂兰盆节盛会,上头的意思是先把这件事压下来,不能搅扰了圣人的雅兴。

    盂兰盆节宴会开始了,大街上游人交织,乘云馆的无头女尸仿佛只是一个小小插曲。

    柳青萍是在登花车的前一刻钟接到了郑妙儿的死讯。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袖中的荷包,那里面装的是崔缇给她的东西。两天前,崔缇到左金吾卫衙署寻她,路上给了她两粒菩提子,是在她宅院后院发现的。

    柳青萍确信,这两粒菩提子也出自保唐寺。这下更坐实了,广乐公主就是异教徒的幕后支持者,甚至包括萧皇后,乃至整个萧氏。

    目的不言而喻,刺杀圣人。圣人早就传出与太子政见不合,更加亲厚吴昭仪所出的代王,朝野上下隐隐有圣人欲要废黜太子扶持代王的传闻。如果圣人暴毙,萧氏将是最大受益人。

    这伙异教徒说白了就是一柄利剑,如果圣人亡故,吐蕃就可以趁乱获利。听说吐蕃新王蠢蠢欲动,屡次骚扰剑南道。这伙异教徒未必与吐蕃新王没有关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巨大利益面前纠纷在所难免,柳青萍只是在他们争夺利益的时候,钻了一个小小的空子。虽没能手刃仇人,但结果是她乐于看到的。

    花车擂台准备就绪,柳青萍把荷包里的菩提子收入怀中。

    七圣刀就相当于虎符,颇有得之可得天下的异味。如果她是大祭司,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尽数掌握手中。

    郑妙儿之死,柳青萍一是为了报仇,二是为了为了验证了禅临终前告诉她的名字。

    大祭司,那伙异教徒口中的大祭司。

    那人是西突厥的余党,显然与吐蕃达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但他不满足于此,他想要掌握全部的权力。最好的捷径就是手握七把七圣刀,铲除所有祭司。

    是以,柳青萍在得知了大祭司是谁之后,只要将郑妙儿的画像送过去,那人为了得到七圣刀,一定会有所动作。

    七圣刀要刀身和宝石具在才能生效,她意外从崔缇手中得到匕首,又从郑妙儿身上抢了宝石。最后一把七圣刀,已经握在柳青萍的手上。

    至于郑妙儿,恐怕倒死都不明白,自己头上戴的是催命符。

    花车擂台是从乘云馆门口出发的,花车一开动,瞬间引起了人们的围观。

    这还是讨了柳三娘的主意,柳三娘她们当年正是用了这个方法艳惊四座,可惜太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几个人早就各奔天涯。看过他们的人也上了岁数。

    苏察利送来的骆驼派上了用场,它一马当先,优哉游哉地走在前面开路。驼峰之上装了一个两尺圆的台子,柳青萍又穿着她标志性的胡服男装,站在台子上,一柄长剑舞得猎猎作响。

    骆驼身后还拉着个花车,不过别家的花车都是马或者牛拉的,而且表演的艺人都是站在花车中央。柳青萍则是单枪匹马站在骆驼上,后面的花车专门用来奏乐。

    花车擂台的规则是,从自家门口向前行进,如果狭路相逢就要停下表演技艺打擂台,观众们向擂台上抛铜钱,表演结束后哪家擂台上的铜钱多哪家获胜。输的要返回去重走,赢得一路向前,直到抵达勤政务本楼下为止,圣人会在务本楼二楼的看台上,观看百戏。

    柳青萍在骆驼背上的大台子上做剑舞,后面的乐部也不敢松懈。

    一路上搏得行人纷纷叫好,铜钱像雪花一样朝花车上砸过来,她们百战百胜,很顺利就来到了勤政务本楼下。

    人声鼎沸,表演结束后,柳青萍站在台子上,远远看见圣人鼓掌,不一会儿就有宫人带着口谕出了城门:“那位骆驼上的,还有那边表演幻术的,这边那个唱曲的,还有这个……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