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三章 《九势》

    陈文起叹了口气,扶着桌子站起来,在抽屉里翻腾,找到一瓶宗门所发的黑乎乎的外伤膏药,一边涂抹一边龇牙咧嘴。

    然后他拿起来那本被扔在床上的古旧泛黄的书,拜阅起来。

    扉页只有两个小字:“伯喈”,不明显的写在右下角的位置。

    略一思索,陈文起回想起来,这是隶书大家蔡邕的字,此书看来为他亲笔所著,这两个字,已经表明这本秘籍的分量。

    他翻到第二页,开头一段极具传统哲学意味的文字跳了出来:“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笔道书法暗合自然阴阳变化之大道法则。

    陈文起不禁精神一震,若不是笔道修为达到了极高深的境界,必然无法堪破自然之理,更别提参悟万物变化的规律了。

    “果然是大家,见地就是高明。”

    他兴奋的拍了手掌,迫不及待的往下看去。

    越过一段总体讲势的晦涩文字后,再往下读,陈文起看到了具体的修习方法,共分为九则。

    分别为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每一则都有墨息喷吐的导引图形和运笔口诀,简明扼要,高屋建瓴的将一应用笔变化归结于其中。

    例如“藏锋、藏头护尾”三则,藏锋的要义在于“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充满着辩证和中庸思想,藏头讲的“中锋”行笔,护尾则要收笔时送力到末端。

    一藏一护,阴阳之道。

    陈文起暗自揣摩,发现简单几句话几个字,竟然能透析至理,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而“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五则,重在阐述笔阵图最基本的七个笔画,行笔变化的要领。

    看完这里,他恍然大悟,笔阵图只是教了笔画的意象修行,可谓粗犷原始只求本心的写意之法,却没有讲到如何“变招”,如何“使转运笔”。

    虞世南所传授的“立锋”,就是求行笔之变的内功。

    笔锋有了弹炸之力,才可以催动墨息写出千变万化的笔画来。

    同样,有了立锋的基础,再修行笔道“九势”,也可以运笔无碍,写出笔画变化的气势来。

    陈文起合上古书,梳理了下笔道基础修行的思路,从笔阵基础笔画,到“立锋”,进而到“笔势”,再到“八面出锋、万毫齐力”,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层层拔高。

    他脑中渐渐清晰,愈发明朗如晴空。

    “势”为笔道十道法则之一,是比较难以修到且讲究天份的玄妙准则。

    王献之悟到了,故能在某些方面青出蓝于其父。

    行草“一笔书”,只用一笔,气势贯通天地,弑神屠魔摧枯拉朽,无坚不摧,势不可挡,端的厉害。

    可见其墨海储量的宏大,笔髓行意的连贯。

    简单来说,就是武侠中所谓的“不用换气”,一口气换一座城。

    此等威能,在青年一辈中,无人敢撄其锋。

    隶书与篆书属于特征最明显的书体,变化最少,反而是专攻隶法的蔡邕参悟到了笔势,可谓不世出之大才。

    怪不得有人评价他的字:“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神力二字,体现了笔势运用的极致。

    笔势是立锋修习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巧妙用锋的技法,八面出锋便以此为根基。

    有的人,完全没有修行笔势,就开始胡乱用锋,一是没有名师指导,另外也是无缘得到大能传承的秘籍可以参悟,只能靠战斗的经验来总结提升,总归是不全面、基础薄弱。

    再往更高的境界,往往突破比较困难,出招刻板有迹可循,原因就在于没有对笔势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修炼。

    想通其中关节,陈文起知道《九势》是不可多得的私传秘籍,愈发珍惜能翻阅的机会。

    虽然他并不清楚蒙面女子为什么要给自己参阅这本书,但自从遇见了她,出人意料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陈文起对她的印象就是,气性极大,浑身有一种天之骄女的大小姐脾气,虽说如此,短暂的相处下来,倒是有一种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异样感觉。

    她的身段、声音、白裳、仪态、修为都给人一种完美的鸾凤之姿,远看清清静静,仙气出尘。

    近处接触却脾气暴躁,颐指气使。

    脸上还神神秘秘的蒙着一层白纱,也不知是貌若天仙还是丑陋不堪无法见人。

    嗯,女人都擅长装,还是我家的珠儿好啊,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陈文起嘴角翘起,想起了高傲的赵佶站在白鹤之上,见礼之时,口称“圣女”,仰慕之情溢于言表,不禁有点好笑。

    下次再碰到她,若是得到机会,一定扯下她的面纱,好好瞧上一瞧。

    他胡思乱想一番,一拍脑袋,才想起来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知会下祝唐二人,自己平安无恙,恐怕他们都着急坏了。

    说曹操,曹操到。

    甲櫆的小木门此时咿咿呀呀的被打开一个小缝,探进来一个脑袋,满眼的促狭与好奇。

    陈文起悄然将古旧册子藏入怀中。

    “瞅啥瞅,还不赶紧给我递套衣衫?”

    祝枝山一脸不怀好意的抬脚进来,装模作样的绕着屋内走了两圈,伸长脖子到处乱嗅,嚷嚷道:“可以啊,师弟,引圣女入室,满屋余香,啧啧。”

    “哪边凉快哪边呆着去。”

    陈文起看他的做作样子简直懒得理他。

    祝枝山顺手拿出柜架上的教服,看着他身浑身的外伤和血斑,心神触动,调笑的脸色收了起来,立身站定,然后躬身正儿八经的行了个礼。

    “谢师弟这次舍命相救,为兄感恩不尽,他日若有用得上的地方,祝枝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祝枝山发自肺腑的说,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他现在越来越打心底服气这个师弟了。

    两人聊了一会,陈文起下了逐客令。

    祝枝山走后,浑身疼痛的他,合身躺在床上,闭上眼就呼噜呼噜沉沉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