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旬,京师之地难得有暖阳开出,带走几分湿冷寒气。
这日,刘承祐正闭目躺于倾云院正房外的摇椅上小憩,蓦然,耳畔传来如烟的轻唤声:“公子~”
“烟儿回来了。”刘承祐闻声缓缓醒来,按住摇椅扶手便欲起身。
如烟见状,上前一步将其托起,口中应声道:“是,烟儿给公子带会试的考题来了。”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叠文卷递了过去。
刘承祐接过,随意翻看了几眼后,问道:“没出岔子吧?”
“不会。”
只见如烟嫣然轻笑道:“这次烟儿是以苗疆的绛云神香配合入梦幻境诱导王阁老定下的考题,根本与其没打过照面。”
“再加上此老心中本就忧虑圣上欲晋升郑妃一事,故而以梦境诱导之下,整个过程异常顺利。”
说到此处,微微一顿,随后歉然道:“只是烟儿的能力也只能助公子到此了,殿试之题是圣上亲定,皇城守卫森严,能人也不少,烟儿却是进不去。”
刘承祐笑了笑,道:“殿试策问之题我已然知晓。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先在府上好生歇息几日吧。”
一边说着,一边自拿着考题去东院内寻了徐渭......
~~~~~~~~~
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这句话用在三月春寒料峭的京城也异常合适。
会试和殿试是朝廷对大明士子们十数年寒窗苦读成果的最后一轮考验,所以为了能尽快适应京师严寒的气候,做好考前准备,各省举子们一般都会在年根前后赶到京城。
万历十四年丙戌科会试,两京一十三省内共计考生五千余名,每个举人老爷再带上三五名书童和随员,一下子便会有近万人涌进京城,如此,住宿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京城内的大小客栈自然是考生栖身的主要场所,精明的商户们不会错过这种三年一次的黄金商机,客栈住宿费飞涨是必然之事。
除此之外,各省富贵乡绅还会在京城筹建会馆,临考前几月便会为入京参考的同乡举人提供住宿,并收取相对低廉的费用,算是博一个同乡之宜。
礼部将会试之期定在了三月初十,和乡试一样,各省举人要提前三天去往顺天贡院见过主考官,而后验身、领取考牌进入考场。
顺天贡院位于京师南城,崇文门下东南隅。
初七一早,刘承祐领着一众家丁拎着大包小包考箱行至南城时,只见贡院正门的“天开文运”大牌坊处,已然挤满了熙熙攘攘的儒衣考生,众人都在翘首望着贡院大门处,等着主考官王锡爵出场。
卯时,天蒙蒙发亮,随着小吏敲响三声钟锣,贡院大门缓缓打开,今科会试主考王锡爵领着一众礼部监考官员步出门外,立于正门石阶前。
一众士子见此,自是纷纷肃身施礼:“见过主官大人。”
王锡爵微微颔首,也不做赘言,示意礼部监考官宣读会试纪律后,便命人开始登记各举人名册。
各省五千余名举人在龙门外按省份集结,列队等待龙门官点名入场,之后就是严苛的验身检察舞弊诸事,一切步骤与乡试大同小异,只是更加严格几分罢了。
贡院龙门外,轮到刘承祐验身时,只见一直冷着脸立于“顺天贡院”大匾下王锡爵缓了缓脸色,投来鼓励的眼神,好似在说“不要辜负了申阁老的期望之意……”
年初在申府会面之后,王锡爵已证实了此子确实如传闻那般少年老成,且政治嗅觉异常敏锐。而今岁的考题大都出自最基础的《诗经》,题目并不算难,难的是看各省举人们能不能看出考官出题的用意,而后作出偏向圣上亦或是顺意内阁的答卷。
各省参考举人只以为自己是来应试跃龙门的,可当中多半人却不知,无形之中,他们已经卷进了皇帝和内阁明争暗斗的漩涡之中。
王锡爵此番出题,是既考了士子们的才学,又考了他们的心性。
有才学无心性,答卷写的再华丽也会落榜;相反,若是能看出考官用意,并做出观点和内阁诸阁臣相同的答卷,那么即便文采差些,也有机会考取贡生功名。
而对于刘承祐,王锡爵却不担心他会看不出考题的用意,他忧虑的是此子在重君和重师之间,会如何抉择………
只见刘承祐察觉到王锡爵的目光后,急忙微微谦身施礼……而对于这次会试该如何作答,他却早已做出了决定:自然是选择先拍申时行的马屁,把会试这关混过去再说!
等到了殿试,再公然作文站到万历那头去,如此虽有首鼠两端之嫌,可身在朝堂,谁都难免会遇上这种两难的处境?
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无论如何,他刘承祐都得替自己先取了功名再说!
………
会试和乡试一样分三场,一日一场。
三月的京城仍是寒意不减,尤其是那狭小的考舍可只有三面墙,空出的门户面北,一个劲儿的往里灌风。在这种倒春寒的天气和环境下答卷,却苦了那些身子单薄的举人。
不过一日一夜的功夫下来,已有数百名考生被冻僵了手脚,无法握稳笔杆。更有几十人直接冻昏厥了过去,凄凄然被人给抬出考场,十数年苦读之功一朝作废。
好在刘承祐出身武举世家,虽然武道稀松,可身子还算硬朗,再加上他早已背熟了由徐渭代笔的文稿,故而每场只一开始就迅速作答完毕,紧跟着便裹起被褥御寒。如此三日之后,他却是成了第一个顺利答完考题出贡院的举人。
会试的答卷上交之后,按例当由收卷官签名用印,然后由外帘的弥封官把姓名封了,再上呈给主考官。
而王锡爵早已注意到刘承祐第一个交了答卷………如此,这姓名封与不封也就没区别了。
只见其取过答卷翻看之后,一时不由松了口气,心下暗道此子毕竟还是尊师重道的。再加之所作答卷文采也算上佳,等礼部众审卷官交汇阅卷之后,这位申阁老的高徒,一个贡生的功名却已是跑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