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三七章 反差

    诸葛亮乃是两世为人,重生大汉,有了这种奇怪的经历,诸葛亮再对比一下郭嘉以前的表现和能力,简直是怀疑郭嘉也是重生而来。

    听完诸葛诞的介绍,曾经遗憾未能与郭嘉相见,在同一片天空互相争雄,真实的比试下优劣,想不到这一次竟然能联手,并肩作战。诸葛亮也是感到缘份,简直就是妙不可言。鉴于郭嘉对诸葛诞的帮助,诸葛亮赶紧向郭嘉见了一礼,言道:

    “见过奉孝兄,多亏奉孝兄相助,才得已安然避过黄巾之乱这场浩劫,亮在此多谢了。”

    诸葛亮向郭嘉行了一礼,别人诸葛亮不知道,但对郭嘉,诸葛亮是知道这人有真本事的,唯一不好确定的是郭嘉现在对诸葛氏的态度,有没有什么引起郭嘉继续辅助的资本,诸葛亮深知以前的郭嘉一开始是投奔四世三公的袁绍的,可惜并不能得到重用,才转投了曹操。

    若是可以的话,这一次诸葛亮愿意给郭嘉最大的信任和重用,只希望郭嘉能够待在麾下,帮忙出谋画策,尤其是郭嘉愿意认主的话,那诸葛亮可能还得为郭嘉四处求医,以免英才早折,像以前一样,早早就因病而逝。

    “亮公子有礼,食君之禄,忠人之事,这些都是嘉应该做的,况且也是诞公子贵人自有天相,逢凶化吉,嘉也只是助推一番而已,举手之劳,不敢居功,亮公子过奖了。”

    郭嘉也是赶紧回了礼,虽然郭嘉是文人士子装扮,然而郭嘉也自知出身寒门,能被以礼相待已是不易,哪怕身怀奇谋,拥有治世之能,胸藏百万甲兵,可能也会不被世家望族所接受,毕竟这些东西对于人才辈出的世家望族来说,虽然有用,但他们并不缺少。

    郭嘉回了一句之后,也就闭口不言,静坐一边,毕竟诸葛亮的年纪尚小,郭嘉并不是很在意,况且以诸葛亮的表现来说,虽然令人惊讶,但郭嘉对诸葛亮的印象还是一般,并不了解诸葛亮,也就不太热情。

    和郭嘉见礼之后,诸葛亮又接着和枣祗见了个礼,言道:

    “见过益田兄,益田兄的精湛之技,方使一行人无后顾之忧,得以安居,赖以生存,实乃功不可没。”

    诸葛亮用词十分细谨,对于郭嘉虽然也是答谢,却是简简单单地只是表达谢意,而对于枣祗却是大加褒词,这也是仔细思考对比过后,才做出的决定。郭嘉是读书人,符合大汉“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门槛,因此说得天花乱坠,若没有真实的好处,实实在在的福利,郭嘉是不会动心的。

    凭着一身的本领,给谁出力不是出力,能拿到手的功劳和赏赐才是最重要的,作为读书人,郭嘉可不傻。而枣祗就不同了,士农工商,枣祗只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说到底还是泥腿子,比黄巾反贼的出身好不到哪里去,因此诸葛亮反而待之甚厚,枣祗就更加容易认主归心,果然看到诸葛亮如此重视,枣祗连忙表态,道:

    “亮公子,万万不可如此说,祗只是一个泥腿子,长期与田地打交道,懂得一些庄稼的脾性罢了,不是什么能够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承蒙诞公子看得起,祗自然是为之效劳,共度难关,这对祗来说,能够将心中所懂、所学的有一地施展出来,已是十分幸运了,当不得亮公子如此重视和表扬。”

    枣祗说白了,就是一个老实人,也不懂太多的弯弯曲曲,见诸葛亮身为世家望族之后,官家子弟竟然对自身一个泥腿子行礼答谢,内心已是慌张动乱,哪里还敢真的应承下来,忙于应付诸葛亮的恭维。

    枣祗这人也是有真实本事的,当初要不是曹操幸亏得此人相助,实行屯田制,稳定了后方的粮草供应,数百万的青州黄巾反贼俘虏才能顺利转化为安居乐业的良民,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孺得以安置,这些都为曹操提供源源不断地国力,最后替曹操筹集了几十万的青州精兵,且是具有贼性,上过战场的精兵。

    其实,枣祗是比不上荀彧的,毕竟荀彧出身世家,又饱读经书,深懂军略兵法,且能最大限度地稳定后方,将后方治理的世无其右,而枣祗仅仅只是一个懂得如何大量增产粮食的偏才罢了,眼界不同,导致成就也天差地别。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诸葛亮都想收在麾下,万一用得到呢。只要有用,诸葛亮打算统统都招入麾下再说,反正有一技之长,技不压身,总会有机会派得上用场。

    认识了郭嘉和枣祗之后,诸葛亮又为众人引荐介绍了一下张飞和朱桓,并且表示行军路途大多露营而居,现在好不容易寻到了诸葛诞,就暂时在山顶上驻扎一些时日,也好互相熟悉一下。由于诸葛亮的到来,粮草的紧张得到了缓解,诸葛亮军的粮草辎重远远超过诸葛诞等人的预期,大量的粮草供应,令他们都欣喜不已,至少又可以撑多一个月,不用发愁了。

    诸葛诞好武,以前是除了徐盛之外,苦于没有武将在旁相伴,这下诸葛亮不但到来,解决了粮草之急,居然又发现诸葛亮新收了二个猛将,且看起来武力不弱,诸葛诞见猎心奇,也就主动折节相交,和张飞、朱桓他们混在一起,互相切磋武艺。

    事实上,诸葛诞不太喜欢那些文官事务,只爱带领打仗,可是独领一军,这些却是无法避免的,一开始就不胜其烦,好在郭嘉分担了不少,可诸葛诞和郭嘉虽有交情,但还是彼此有些生分和距离,总感觉聊不到一块,郭嘉是有心通过胸中抱负,取得一些功名,入仕为官的。

    这点诸葛诞也是心知肚明,但诸葛诞还是觉得男儿顶天立地,功名只在马上,战场厮杀,大获战功,才是最爽快的,因此诸葛诞佩服郭嘉,却是难以与郭嘉形成真正的交情,相知莫逆,知己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