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一章 《沂蒙飞虎》开拍

    徐敏山,《沂蒙飞虎》主角高山的原型。

    他生于1905年,沂南的岸堤村人。

    少时,家境贫苦,地无一分,屋无半间,父亲是个剃头匠。

    从小就跟着父亲沿街叫卖,父子俩辛辛苦苦地劳动,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当了牛倌。

    岸堤一带是山区,富裕一点的人家,都养牛。

    他们合伙雇一个放牛的,除了农忙之外,长年由牛倌赶着牛在山上放牧。

    徐敏山一直当了18年牛倌。

    1939年,徐敏山光荣加入中国,并担任村长。

    1940年起,先后担任岸堤区区长、官庄分区高官、沂南的县大队队长。

    1941年11月,日军大举“扫荡”沂蒙山区,徐敏山带领民兵与敌作战72次,打死打伤20多个日伪军。

    并及时处决了怙恶不悛的塘子村伪村长张学聪,被鲁中区党委、鲁中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45年2月,徐敏山任沂南的副县长。

    1947年6月带领民兵在蒙山、汪沟一带拔除了几个国民党乡公所。

    之后又长途奔袭临沂双湖,狠狠打击了地主还乡团,荣立特等功一次。

    1947年11月,徐敏山先后任五莲的县长、凫山的县高官等职。

    1957年4月,任济宁地区行署副专员。

    7月,该地区连降暴雨,白马河等河水暴涨。

    他冲破各种阻力,果断地决定在济宁的长沟破堤泄洪。

    将洪水导入京杭大运河,避免了洪水泛滥,保障了济宁及附近几个县的安全。

    在抗洪斗争中,他曾亲自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和群众一起打桩护堤。

    徐敏山一向艰苦朴素。

    外出检查工作,短途步行,长途坐班车,无特殊情况从来不坐小汽车。

    到水利工地检查指导工作时,和民工同吃同住。

    下乡工作,天黑了就近在一个村庄住下。

    1966年2月离休。

    之后因病在省立医院医治,病床上写出3000多字的治理南四湖的意见,提供地委参考。

    弥留之际,嘱托妻子孔宪玉。

    “我是放牛娃出身,死后只做一身劳动布衣服就行了,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通过这些资料,龙浩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的革命家大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

    自从《亮剑》和《士兵突击》被很多电视台轮番播放后,抗战类和军旅类的优秀作品再也没有超过它们。

    再过不久,抗战神剧四起,轮番给观众喂毒奶,挑战网友们的智商,这种风气不能蔓延。

    所以,龙浩选择这本三观非常正的小说来改编,目的就是为了让国民重新审视那个神州沉沦暗无天日的时代。

    让他们重新了解我党的先辈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才换来神州大陆的解放,人民摆脱各种奴役枷锁。

    为此,龙浩他们走访了沂蒙革命老区,获取了更多第一手的资料。

    随后,他们又拜访的刘老师的后人,获取《沂蒙飞虎》的剧本改编授权。

    6月上旬,《仙剑三》强势播出,胡哥哥一人分饰三角,挑战演技极限。

    其他三位花旦终于也收获了至高荣誉,成为片商剧组的追捧对象。

    6月20日,《沂蒙飞虎》正式开机,主编龙浩,导演邱长鸿。

    主演胡哥哥,邱丰毅老师,杨狐狸,李幼斌老师等。

    其他龙套群演无数,为了演出日军的军事素养,他们还特意对青年群演进行培训,最后成立了第一支专业鬼子队,接了很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在群演圈内的口碑不错。

    胡哥哥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居然写了5万字的人物小传,他把各个时期的高山性格都进行了揣摩。

    他在4月份进入沂蒙山区,跟着农民伯伯放牛赶牛,每天吃煎饼,就着一碗豆沫子。

    那时候的牛倌,每天都要翻山越岭,穿鞋很容易磨破。

    所以,他们都赤着脚,走在棱角锋利的石子路上。

    时间一长,牛倌们都变成铁脚板,脚底都有一层厚厚的茧子,可以有效的防护双脚。

    于是,胡哥哥也赤着脚赶牛放牛,脚流出血就喝医疗药剂,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蓝天白云,思考如何代入高山这个角色。

    ......

    蒙阴山区的夏天郁郁葱葱,晚风吹拂林间的树叶飒飒作响。

    山谷的溪流如同一条玉带,映着蓝蓝的天空,奔向沂水。

    山坡上,牛群在低头吃草,不远处传来悠扬的低声。

    走进一听,这不是李逍遥吹的笛子吗?

    喂,走错片场了!

    高山(胡哥哥饰)带着破毡笠,身披破麻衣,赤着脚坐在草地上,捏着短笛遥望远方。

    山村的上空飘起阵阵炊烟,农妇们站在门口喊自家娃子回家吃饭。

    这时,有人轻拍高山的肩膀,他并没有回头,伸手抓住旁边的粗棍,返身向身后抡去。

    只听见一声“嗷呜”的惨叫,一头野狼的前爪被高山敲断,正准备瘸腿逃离。

    不想高山欺身上前,又对它抡起了粗棍,重重地打断另一条前肢,终结它逃跑的可能。

    山里人经常这样形容野狼,铜头铁骨,豆腐腰麻杆腿。

    如果碰到野狼,腰部和腿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瞅准时机,快稳准的下手,可以做到反杀。

    由于山区的狼很少成群结队的出现,这就给高山单独击杀的机会。

    恰巧,这头野狼就是来送经验的。

    高山在打断它的腿后,并没有近身上前,而是找了一块碗口大的鹅卵石,狠狠地投掷过去。

    石块发出破空的声音,将狼腰砸断。

    这时,高山慢步走上前,给野狼做最后的了结。

    山区里的狼在与人类斗争的历程中,进化出了鬼叼的手段。

    它会轻轻走到坐在地上人的身后,搭起一只爪,拍打人的肩膀。

    只要人一回头看,狼嘴立马张开,扑向人的脖子,把喉咙咬断,没有经验的人总会这样中招。

    不知经过多少血的教训,在野外放牛的牛倌总会准备一根粗棍。

    只要身后搭肩膀的人不说话,直接朝身后抡去,一打一个准。

    高山就地搓了一捆麻绳,拴住死狼的脖子和四肢,对头牛吹起口哨,让它带队回村子。

    晚上,他在农人家里吃完晚饭,提着死狼回到自己的家。

    高家的房子是用山上的碎石垒砌的,屋子只有两间。

    院子没有石块垒砌,只是一圈篱笆扎起来,

    房顶是砍的树支起的棚子,最上面铺着茅草。

    每当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

    高山的父亲(李幼斌老师饰)因为年纪大了,淋了雨总是感冒发烧,没钱医治就向地主家借钱,结果利钱越滚越高。

    母亲也因为营养不良,在生完高山后不久就去世了。

    高山有个姐姐叫秀秀,年纪不大就去村里的地主家里当丫鬟,算是打工还钱。

    因为高山在长个,家里的饭总是吃不饱,姐姐就把自己的饭省下来,留给他吃。

    等姐姐到了结婚的年龄,她就嫁给了和高山一起放牛的陈哥。

    几年前,姐姐怀孕了。

    陈哥养活不了他们娘俩,就带着姐姐投奔几百里外城里的亲戚,家里只剩下父子两人。

    高山把死狼放下,跟父亲打个招呼,就带着这头狼去村里的地主家。

    打算把狼皮剥下来,给老妇人披在椅子上防冻。

    大管家冷眼瞧了瞧他,向老妇人禀报完,就把高山打发走。

    送出门口,大管家对高山说了,他送来的这头狼不值几个钱!

    老妇人心慈悲,就免了高家2个大洋的利息。

    剩下的25块大洋,希望他们早点还上。

    高山张嘴想说什么,一想到还欠的钱,只能低下头颅。

    对大管家说,感谢老夫人的慈悲!

    他背在身后的拳头,攥起来又松下,始终没能屈服。

    大管家抬腿踢了一下他的身子,说声快滚了,便把大门关上。

    一双带有怒火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豪华大院,扭身离去。

    ....

    “咔!这条过了,拍得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