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北京电报。”

    “拿过来。”

    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爆发。

    一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局面太过混乱,所有人都不清楚具体情况如何,只知道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但这是没有什么保密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

    日本又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国家。

    在日本有的是外国人,有的是外国领事馆,有的是外国记者。地震刚刚爆发的时候,因为太危险,导致他们也是非常混乱。但随着最危险的情况过去,很快他们就开始掌握一些情报。

    因为他们在日本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

    陆陆续续的传出更多的消息。

    惊人。

    在关东大地震爆发之后,关东地区依旧是余震不断,两天之内再次爆发了几十次的余震。特别是9月2日,再次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伴随着大地震发生的这些余震,都不是小地震,等级很大,危害依旧是非常大。所有的人,所有的势力,都接到了更多的情报。

    如果是平常的时候,他们不会这么关注日本发生的地震。世界这么大,要处理的事情那么多,日本发生地震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但现在全世界,全球所有的列强都关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

    因为这次的地震很有可能左右目前的中日战争。而中日战争的结果同样影响着列强在远东的利益。日本和中国谁胜利,都会改变远东的局势,都会影响列强的利益。

    所有人都关注。

    前线更是如此。蒋鸿遇和商震两个人也是焦急的等待北京那边更多的情报。这段时间日军减缓了进攻的步伐,商震也没有进行反击。

    其实商震这边也好,日军那边也好,都在等待大地震进一步的消息。

    “好,太好了。”

    蒋鸿遇看着电报立马是拍了大腿,忍不住站了起来。

    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商震在前线指挥部队压力大,蒋鸿遇作为内阁特派员在东北也是压力很大。因此他才会如此的失态。

    “怎么样?”

    “你自己看看。”

    商震接过电报,看了一点点,也是大喜道:“该死的小日本,这是遭了报应。这么大的地震,日本的后勤肯定会出现问题。甚至现在日本国内哪里有精力,哪里有实力继续支持战争。难怪这两天日军在前线开始老实了。好,太好了。”

    商震非常兴奋。

    虽然现在也只是初步的统计,但光是初步的统计,日本的损失已经是非常惊人。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关东地区几乎全都受到了打击。

    不仅仅是大地震。

    大地震之后发生了很多次的余震,加上发生了大海啸,可以说此次灾害很大。在日本历史上都是数得上号的地震。

    日本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全都集中在这里,但全都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几百万人受到了灾害,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现在都这样了,日本哪里有实力继续打仗。光是东京一个地方,他们要赈灾就不知道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时间。

    整个关东地区就不用说了。

    “是啊。”

    蒋鸿遇也是非常惊讶。

    大地震。

    中国在三年前也是经历过的。不过当时中国的地震是发生在人口密度不高的甘肃宁夏一带,也是中国非常落后的地方。

    虽然伤亡也很大、财产损失也很大,但其实对于北京的影响不大。因为那个地方太穷,人口也不多。既不是中国的粮食产地,也不是中国的工业基地。

    但日本不一样。

    关东工业区。

    以东京和横滨为首的关东地区,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这里发生了这样的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打击完全可以想象。

    “静庵兄(蒋鸿遇),北京那边还有什么命令没有?特别是对于我们军队下一步的计划?”

    “北京的意思是,在尽量控制伤亡的情况之下,持续的给日军压力。日军的压力越大,对于后续的谈判越有利。”

    “好。那我要去部署新的计划了。”

    商震点头。

    明白了北京的意思。

    控制伤亡,但要给前线的日军压力。前线给日军的压力越大,内阁和日本谈判越有底气。边打边谈,战场上的形势越有利,谈判桌上就越有利。

    相辅相成的。

    “恩。”

    商震戴上了帽子,然后立马走了出去。商震已经明白自己要干什么。

    “司令。”

    “司令。”

    商震进入自己的指挥部,所有的将军都站了起来。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前线战事稍微稳定下来,所以商震召集了前线主要军官。

    准备调整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坐下。”

    “是。”

    “刚刚接到了北京的电报,日本地震的情况远比想象当中严重。日本军队的后勤必然是跟不上来,日本国内也没有多少精力管后勤的事情。现在北京有令,要求我们在减少伤亡的情况之下,持续的给日军部队压力。现在,我来重新部署一下。”

    “是。”

    所有的将军再次是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商震站在地图前面,道:“此次作战,以空军和炮兵部队为主。杨司令(杨仙逸)。”

    “到。”

    杨仙逸是空军副司令。

    空军作战都是杨仙逸亲自负责的。本来空军和陆军是不同的兵种。但此次东北前线的总指挥是商震,在东北的所有部队都要接受商震的指挥。

    这里面包括空军。

    “我知道这段时间空军官兵都很累。但接下来还需要仰仗空军的支持。”

    “是。”

    “赖司令(赖文辉)。”

    “到。”

    “此次战争,我把突破方向放在了大连方向。我希望赖司令把能够聚集的重炮、步兵炮都给我聚集起来,在空军的配合之下,对于日方阵地进行大规模的炮轰。我给赖司令一天的时间。”

    “是。”

    “日军此次作战本来就是准备不足,这些日子因为进攻弹药消耗也大。因此这一次我们的作战就是,尽量的消耗日军的弹药。卢焘。”

    商震看了一圈之后,目光停留在卢焘身上。

    此次作战因为第九军冲在最前面,所以伤亡最大。但商震依旧是选择了第九军,因为第九军是商震的起家部队。

    商震最信任第九军。

    “到。”

    “你担任前线总指挥,在前线给我观察。如果日军防御没有松动,那么选择进攻就谨慎一些。如果日军防守线在我们的空间和炮兵的打击之下,阵地松动,那么立马给我出击。迅速的进攻他们的阵地。这个情况你来把握。”

    “是。”

    日军情况如何,商震无法判断。

    军心?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韩信当年玩过背水一战,项羽玩过破釜沉舟,都是名留青史,被很多人推崇。可是后世不知道多少人模仿他们的做法,但结果是成功少,失败多。

    同样的计策,有些时候能用,有些人能用,但有些人用了就会失败。

    日军现在的情况商震需要了解一下。

    现在的日军是军心涣散,还是成为了哀兵,战斗意志更加强悍。这一点商震需要用一场进攻来进行试探。

    如果他们能够在大规模空军轰炸和炮兵轰炸之下,能够从容不迫,能够继续保持他们的士气,保住他们的阵地,保持他们的战斗力,那表明现在的日军不可欺。现在的日军是哀兵。

    对他们应该需要慢慢来。

    慢慢地消耗他们的弹药。

    可是日军阵地如果被空军和炮兵轰炸变的慌乱,丢失他们的阵地,那么情况就非常明显。日军被现在的大地震所影响,他们的军心受到了大影响。

    如果是这样,商震就要调整新的作战计划。

    要持续的增加打击,彻底摧毁日军的心理。

    “好,各就各位,都做好准备。”

    “是。”

    “赖司令(赖文辉)、杨司令(杨仙逸),两位留一下。”

    所有人离开之后,商震对赖文辉和杨仙逸道:“两位,目前的弹药储备如何?”

    “不算陆军部队拥有的炮弹,掌握在我们炮兵部队手中的炮弹大约有三万发左右,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赖文辉回答。

    杨仙逸在旁边也是点点头,不过还是道:“如果是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那么也就是一两次的量。到时候我们会缺乏航空油和航空炸弹。”

    “我知道了。”

    商震点头。

    对旁边的参谋道:“给军事部发电报,就说我需要更多的炮弹、航空油、航空炸弹。希望军事部能够快速解决这些东西。”

    “是。”

    “两位,不要吝啬炸弹。炸弹够不够,后勤能不能解决,那是军事部该考虑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打仗就是打仗,所以有多少炸弹就扔出多少炸弹。我要的是效果。”

    “是。”

    “一天,我给空军和炮兵部队一天准备时间。我不管你们怎么准备,一天之内必须要准备妥当。如果需要人手,现在就提出来,我和蒋特派员商量。明天这个时候,等我的命令,有多少炸弹给我扔出多少炸弹。”

    “是。”

    “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