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阴阳两隔

    长安殿,钟太医将四十余枚针扎入皇身体的各个穴位,用食指和拇指逐一捻了数十下。w w . V  m)</p>

    “师父,血已备好。”楚秋儿看师父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妥当。</p>

    钟太医回过头看着脸色沉重的楚秋儿问道,“秋儿,换血疗法虽早被记载在医书,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为师从医四十余载,也不曾使用过此疗法。首次使用竟用在当今圣的龙体……”</p>

    楚秋儿看出了师父的担忧和不安,万一失手,不但自己的性命难保,还会连累家人亲眷,还有……黎贵妃……</p>

    “秋儿相信师父,医书所载,换血疗法最重要的为采穴位,而师父的采穴位之准整个太医院无人能,更何况,皇所之毒和病症,还有要给皇服下的血,都足以支撑师父换血一定能成功。”楚秋儿说着,转身从身旁的案端来一碗血,递到了钟太医的手。</p>

    钟太医看着对自己笃信不移的徒弟点了点头……</p>

    一碗又一碗的暗红色的血水一口一口地被皇饮下了……</p>

    两个时辰过去了,看着皇将血水都服下,期间并没有出现突然呕血的现象,师徒二人的心都放了下来,知道皇算得救了。</p>

    楚秋儿看了一眼案的六只白玉碗空空如也,知道此刻,黎贵妃已经魂归故里,不由得暗自神伤起来。</p>

    钟太医额的汗珠掉落到袖口,他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出神的徒弟,“秋儿。”</p>

    楚秋儿回过神来,赶忙拿帕子帮师父拭去额的汗水。</p>

    钟太医小心地捻着皇身的镵针,每捻完一根,猛地将它拔下来。还剩下一根扎在鼻子下方人穴的镵针没有拔下来了。</p>

    换血疗法最重要的是采准穴位,确保从口服下的血能够经由穴位的引导进入体内虚寒之处,进而激发整个身体的运化功能。而最关键的便是拔出最后一根扎入人穴的镵针,拔出后,非醒即亡。</p>

    钟太医和徒弟楚秋儿对视着,二人都知道此刻意味着什么。</p>

    钟太医的手颤颤巍巍地朝皇的鼻前伸去……</p>

    整个寝殿里的空气似乎都凝住了。</p>

    “嗖!”</p>

    随着镵针被猛得拔出来,皇的嘴巴和眼睛霎那间睁开,嘴巴长出了一口气,眼睛转动着,直到将目光停在了钟太医脸。</p>

    “皇……”</p>

    钟太医跪下来,老泪纵横,喜极而泣。</p>

    小安子和小桂子都在殿外候着,听到殿内的喊声都匆匆地赶进来。</p>

    看到皇醒了过来,欣喜若狂,跪倒在地,高喊着,“皇,皇,您可算醒过来了。”</p>

    “皇,奴才这去告诉太后娘娘和各宫的娘娘去……”小安子一边抹着脸的泪一边爬起来连站都没顾得,直接猫着腰朝殿门跑去。</p>

    皇如同深深地睡了一觉初醒,浑身松快,并没有大病初愈的乏力感,他伸了伸手,小桂子连忙过去,扶着皇慢慢地坐起来。</p>

    “朕睡了多久了?钟太医,你们在这里做什么?”</p>

    “回皇,您已沉睡十日有余,微臣在这里为您诊治。”钟太医答道。</p>

    皇听了,皱紧了眉头,眼神充满了疑惑和愤怒,“朕因何病而沉睡如此之久?”</p>

    看跪在地的钟太医战战兢兢,欲言又止,皇脸色有些难看,“钟本和!”</p>

    钟太医从来没有听过皇直呼他的名字,皇还幼年时,他便在太医院里当值,皇对老臣都礼遇有加,而对钟太医更是倍加体恤。今日,是皇第一次对他发怒。</p>

    钟太医看了看左右,皇知道了他的顾忌,便命小桂子退下。</p>

    董太后,温皇后和各宫的嫔妃们赶到长安殿时,正遇钟太医和楚秋儿从殿里出来。</p>

    “钟太医,虽哀家进来。”</p>

    董太后来到皇的寝殿时,看到皇正要从榻下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小安子去长乐宫禀报皇已经醒来时,董太后本想着皇虽已醒来,定需好好调理才能下榻,没想到竟能自己起身下榻了。</p>

    董太后一把抱住皇哭起来,皇丝毫没有被母亲的怀抱而感怀,而是挣脱出来,用手扶在董太后的双肩轻轻地拍了两下,说,“母后,儿臣身体已无大碍,让母后担忧了。”</p>

    皇一眼朝众位嫔妃们扫去,有的喜极而泣,有的笑脸盈盈,有的乖巧地喊着皇……最后皇把目光落在了温皇后的身。</p>

    如果不仔细看,皇根本不会看出温皇后的泪带悲和笑里藏刀。</p>

    “来人,”皇轻喊了一声,“彻查朕久睡不醒的原因,查封芙……”</p>

    这时,小安子从殿外失了魂一般,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趴倒在地,“皇……皇……黎贵妃薨了……”</p>

    皇一把抓住趴在地的小安子的脖领,青筋爆出,失声地问道,“你说什么?黎贵妃怎么了?”</p>

    “薨……薨了……”小安子被勒得头脸涨红,“冷宫的侍卫蒙北传来的消息,说是黎贵妃薨了。”说着小安子痛哭起来。</p>

    皇冲着殿门跑去,黄色的睡袍被奔跑而带起的风吹得凌乱。</p>

    “皇帝!”董太后大喊一声,皇并没有停下来。</p>

    身后的嫔妃们各个都想拉住皇,可都被皇激动地推开了。</p>

    小安子和小桂子紧跟着皇跑了出去。</p>

    “母后,皇大病初愈,听说一个冷宫的贵妃娘娘薨了便这般不顾及自己的龙体。”</p>

    “是啊,只怕会伤及皇的龙体啊。”</p>

    “皇为了一个冷宫的女人竟这样不疼惜自己的龙体。”</p>

    “……”</p>

    虽然在场的嫔妃们都是第一时间才听说了黎贵妃的薨逝,但都没有感到惊,一个冷宫的女人最终能有什么好下场呢?非死即疯。</p>

    “你们都给哀家闭口!夏嬷嬷,快去传步辇去追皇。”董太后眼里含着泪花。</p>

    夏嬷嬷应了一声,便出去了。</p>

    “哀家年事已高,本已无心再过问后宫之事。但如今是多事之秋,哀家先把话放在这里,后宫之人,无论皇后还是妃嫔,若敢在宫做出不轨之事,哀家即便豁出性命也要将她揪出来,令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p>

    一股寒气从董太后的身散发出来,让殿内七嘴八舌的妃嫔们立刻安静了下来。</p>

    “彭千,黎贵妃已薨,她虽被打入冷宫,但她生前皇并没有降了她的位份,她的葬礼依旧按照贵妃的仪制办。”董太后吩咐着站在一旁的宫老太监彭千。</p>

    “是,太后娘娘。”彭千应着。</p>

    “都退下,回自己的宫里吧。”董太后说道。</p>

    众位妃嫔们除了温皇后都行礼,退了出去。</p>

    “母后,臣妾送您回长乐宫吧。”温皇后一副温婉贤淑的样子,说着用手轻轻地搀扶了董太后的胳膊。</p>

    董太后不屑地看了她一眼,道,“哀家刚才的训话,皇后是没有听见吗?”</p>

    温皇后本来挂着笑容的脸僵住了,有些尴尬地行了礼说,“臣妾告退。”</p>

    董太后望着温皇后离开后背的眼睛似能射出利剑一般来,看她出了长安殿,才将目光收回,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钟太医和楚秋儿。</p>

    皇到了冷宫时,只听房哭声阵阵。</p>

    见到皇前来,宫女蔷薇和苏晴苏朗稍稍欣慰地暂息了哭声。</p>

    皇看着一动不动的林曼,屏住呼吸,慢慢地走过去……</p>

    惨白的脸挂着安详的笑容,如同一朵雪莲。</p>

    手,虽是冰凉的,但没有一点儿僵硬,柔软得如同刚出生的婴儿。</p>

    皇坐在榻边,扶着林曼坐起来,靠在了自己的怀里,泪水像泉涌般肆意地流下来,无声的……</p>

    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回过头来,看到跪在地哭泣的太监宫女们,丝毫没有了高高在的君王的样子,低沉地说道,“蔷薇,是黎贵妃的贴身宫女,苏朗苏晴,是跟在朕身边的。朕信你们。告诉朕,到底发生了什么?”</p>

    三个宫人痛哭了一会儿,抬起头来,把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皇。</p>

    皇紧紧地拥着林曼,“朕何德何能遇到了曼儿,和曼儿的性命相,朕的又能算得了什么。”</p>

    皇坐在榻抱着林曼,一直到了晚。</p>

    “皇,黎贵妃的灵堂已经布置好了,接黎贵妃过去的宫人们已经在宫外候着了。”在房外踌躇了半天的小安子,还是硬着头皮进了房去向皇禀告了。</p>

    皇低下头,用手轻轻梳理着林曼额前被自己的泪水浸湿的头发。</p>

    “曼儿,朕抱你过去。”</p>

    说着,皇弯腰抱起了林曼,慢慢地走出房去。</p>

    门外一个负责引领到灵堂的太监,见到皇亲自抱着黎贵妃的遗体,赶忙跪了下来。</p>

    “皇,亲自抱逝者遗体恐不合礼仪,还是交由奴才们吧……”</p>

    “让开!”皇厉言道。</p>

    那个太监跪在地赶忙往后挪动了身体,给皇让出了一个通道。</p>

    小安子了解皇的心思,不敢给皇任何提议,只由着皇自己来。</p>

    冷宫门候着接黎贵妃遗体的宫人们看到皇自己抱着出来,又看到了皇身后大气都不敢出的引领太监,都不敢妄动,只列着队,缓步跟在皇身后。</p>

    /html/book/41/4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