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卖衣服(上)

    王主任办公室,门正敞开着,这个年代办公室布置大多千篇一律,一张暗红色木桌,一个书架,再配个白色的陶瓷茶缸。

    钟鱼在门口敲了敲门。

    王主任,叫王满仓,今年四十出头,听见敲门声,才把手里的晨报纸放下了,慈眉善目,脸圆圆的,长得很喜庆,未说话先是一张笑脸。也没有什么架子,看见钟鱼,笑着问,“小姑娘什么事儿。”

    钟鱼很是客气叫了,“王主任,我是钟鱼。”说着就把布袋子往前一递,“是有点儿小事要麻烦王主任。”

    王满仓笑眯着眼,作为职场老油条,没有立即接,先招呼钟鱼坐下,心里一直回忆自己家有没有姓钟的亲戚。

    这几年为了工作来找他的人,数不胜数,国棉厂是效益不错,可那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能说招个人就招个人的,而且王满仓在厂子里职位也是不上不下的,手里就一点儿小权。家里七大姑八大姨,这得多少个孩子。尤其是返乡回城这两年,王满仓听见亲戚都犯怵。

    “先说说什么事儿,我能帮忙肯定不推辞。”

    钟鱼也就开门见山,“我听说棉纺厂有一批,积压的衣服,我想能不能买一部分。”

    王满仓听见这个话,眼睛都亮了,这哪里是让他帮忙的,这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这批衣服既占地方,还不好处理。有人买走是最好不过的,到时候再用这笔钱给工人买点儿肉和油,简直再好不过了。

    王满仓也没有抬杠,“这批衣服确实是积压的,但是也是厂子的资产,至少得卖个成本价,太低了肯定是不行的。”

    钟鱼知道王主任领会错意了,“主任,肯定是买,肯定不能让厂里吃亏,只是价钱希望能够优惠一些。而且我一开始资金有限,拿不了太多,只能一批一批的来。”

    王满仓听到钟鱼拿不了太多,也没有太失落,就这么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小姑娘,也没有指望她一次性能拿出几千块钱来。

    主要是她提供的解决办法,而且能走点儿,算点儿。总比干着急强。钟鱼拿了一整条烟,王满仓也不会在这些小事儿上为难她。就让钟鱼稍坐,他出去一会儿叫进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是这个小鱼,想买我们北的2仓库那批服装,你按照成本价给她。”

    钟鱼心里落下一大块石头,来的路上还想自己年轻,还怕不卖给她。没想到这么顺利,看来这批货是很愁人。

    钟鱼去看衣服的路上,就打听到,年轻男人叫陈大勇,主要负责仓库管库房。钟鱼很是客气叫陈大哥。还递过去一包烟,说自己生意小,来的次数多,到时候少不得要麻烦。

    陈大勇,接了烟,很是受宠若惊,很是热情,一口一个小鱼的叫着。

    仓库就在后门附近。钟鱼进了仓库,才发现,之前方城没有夸张,旧衣服就是黑,蓝,绿,三种颜色。

    陈大勇也不好意思的,摸了摸手,“这批货,厂里面能找的百货楼都找过了,都是看一眼就走,价格再低他们都不要。”

    百货楼能这批货,放在商场里,不是自己砸招牌么。这种就只能往县里镇上卖。

    最后价格以裤子1块,衣服1.2元。钟鱼每拿十套送一套的价格给的,钟鱼心里也算了一下,棉布的价格。这个价格几乎就是成本价了。

    钟鱼没什么可挑的,就尽量找没有折痕的,现在也没地方熨烫。中码和大码多拿,小码拿了几件。

    算了算自己身上的钱。也只能拿19套,数完货。陈大勇带着钟鱼去领了个条子。没这条子,她带着东西,还不好出门。

    钟鱼找了一根绳子打好包,提了一下还挺沉,陈大勇正愁拿了人家烟,没出上力。现在正好,一定要帮着钟鱼扛到门口。

    门口碰见李大爷。钟鱼试探的问道,“大爷,你看我把这东西先放你这儿,等会儿再来搬,可以不。”

    李大爷连连点头,“放心吧,我肯定给你看好了。”

    钟鱼谢过陈大勇,才出了国棉三厂,几乎是跑着去之前看过的那家委托店。钟鱼想把这批衣服拉运到周边县城上卖,只要翻一倍,一趟下来也不比皮尔给得少。

    委托店老板看见钟鱼就笑,“没新货,还只是那两辆自行车。”

    钟鱼指了指那条凤凰牌,旧一些的自行车,“老板再便宜点儿吧,你看我都来了几次了,这自行车都在,说明也不是很好出手,有钱的,加上一点儿,就买全新的,没钱的也用不上。”

    老板哈哈笑,“最低60,再少就没了。”

    钟鱼仔细检查了一下,车身没有太大问题,刹车也是好的,就是掉漆厉害,铃铛不响,座垫像是重新安装过。但这是她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选择。就爽快给了钱。

    钟鱼出来还给自行车买了两个木制的筐,后座上一边放一个。这样不仅平衡还装得多。这么两个筐,一趟下来一百多套随便装。

    出来的时候,钟鱼摸了摸身上就,几毛钱了,买了三个馒头。

    就骑着车往棉纺厂去。心里有的是干劲儿,果然还是赚钱快乐。

    这包烟是真管用,李大爷还帮忙把衣服都装进自行车里。钟鱼一路骑行,路过城市街道,穿过麦田,就是越往后面骑,路不平,钟鱼有些不适应,觉得屁股都要分成两半了。

    她看见人就吆喝,没人理她也不泄气,这衣服质量,很是适合关注价格和质量的农民,钟鱼还是很有信心的。

    钟鱼就是车技不熟悉,路上为了让一头牛,差点儿栽进田里,后面的路程,就放慢了一些。钟鱼估摸着自己骑行有二十多公里,得骑了快三个钟头,才在一个镇子停下,钟鱼怕离京市太近了,这老旧的款式,不好卖。

    镇子不大,现在人们流行赶早集市。钟鱼到的时候,卖货的都不多了,大多是挑着扁担的老汉,多是自产的农产品,干货、扫帚、竹筐之类的。

    钟鱼停在一个卖鸡鸭的大娘旁边。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问后面做面条的老板,来一碗汤面。就拿出一块布铺在地上,把衣服拿了出来。

    旁边的大娘好奇伸过头,这年头这种加工产品还真不多。

    大娘明显来了兴致,看了几件摸了摸,“小姑娘,你这个怎么卖呀。”

    “一件衬衫2.5元,一条裤子2元。一套四块二。”

    “大娘你摸摸,这都是纯棉布,再看着针脚,这都是京市国棉厂的做工,就是京市上档次的商场供货,也都是这个质量。你去供销社扯一块布,也得好几毛,还要收票,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只鸡也就吃一顿,一件衣服,这种质量,能穿上好几年。走亲访友的看着也体面啊。”

    大妈还有些犹豫,“我拿鸡和你换成不,一只鸡还一件衬衫。”

    钟鱼可没有犹豫,这衬衫带回去也卖不出去,鸡在京市可好出售得多。

    这样钟鱼的开门生意,是隔壁的大妈用一只鸡换的。

    看着有人买,渐渐的也有人围上来了,全是农产品的地方,买衣服还挺新鲜的。还有人问钟鱼鸡蛋换不换钟鱼想了想摇摇头,这路上太颠簸了,鸡蛋还没到城里,全都碎了。

    和周围的大妈们,稍微熟悉了钟鱼才知道现在赶集市也分时间,这个镇子一般三天一次,今天当集,但是钟鱼来的太晚了。

    钟鱼今天来的晚,等到下午,才把衣服全部卖完,还收了两只鸡鸭。摸了摸口袋里八十几块钱,才有些踏实的感觉。80年代的个体户的确赚钱,难怪说80年的个体户,90年的股票,20年的房地产。

    钟鱼也不敢耽搁,怕回去晚了,鸡出不了手,还得找地方养着。又打听了一下,下一个县城,离这儿多远。

    钟鱼就往京市赶,回到京市时,两个腿肚子都在打抖。现在的自行车是二八大杠,钟鱼瘦,个子也不高,骑着很费劲。

    两只鸡,钟鱼在骑回四合院的路上时候,就卖出去了,鸡比钟鱼想象的更畅销。现在买肉,需要肉票,钟鱼的鸡,不需要票,价格也合理,每只鸡赚5毛,很是抢手,一个没买到的大妈还问钟鱼下次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