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笙提出的户籍改革也不复杂。
无非是将原有户籍分为农户和非农两大类。
所有土地先由官府收归,再按照人口进行重新分配。
“大人的意思,像我们这种居住于县城,又不会种地的人,以后便无土地了吗?”
“是。”
“不过非农户,官府一样会提供其他方面的政策补贴。”
“比如,税赋的减免,开店的扶持等等。”
“相比于普通农户,非农户百姓可得到的好处更明显。”
杨盼儿听后连连点头。
她反正又没田产,以后只能靠着公差俸银过日子。
刘青山哭丧着脸,心里不是滋味。
那三十亩田虽说不多,每年也是一笔收入。
再就是祖上传下来的,从他手里丢失。
他肯定不太情愿。
“堂尊,那像我们这种非农户,如果想保留祖产难道不行吗?”
“当然可以。”
“那就把你的户籍性质变更。”
“亲自下地当个农户。”
“变更后本官给你安排个好去处落户。”
这个……。
刘青山大事糊涂,小事精明。
让他放弃城中的财产,迁移到小乡村当农户自然更不乐意。
“刘县令如果没什么补充,那就草拟告示。”
“户籍变更时间可以长一些。”
“给他们半个月时间,逾期者就按原户籍处置。”
经过前面连番折腾,告示贴出后反而很平静。
财产和田产是个不难做的选择。
再加上新的惠民政策推广,很多人纷纷自愿到县衙进行登记。
陈平笙只负责大局掌控,繁琐的事尽数交给杨盼儿和刘青山全权处理。
这天他刚要乘车去雁岭看土地分配的情况。
从樊城送来一份急函。
看到上面的消息后,陈平笙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徐老,出事了。”
徐渭预感到是件大事。
如果只是樊城的公务,以陈平笙的定力不会如此。
“李清乐半路被杀了。”
“还有一起押送他的人,尸体刚送回府衙。”
“什么!”
徐渭惊得差点跳起来。
李清乐属于朝廷要犯。
那些衙役更代表着朝廷出公差。
如今却被人截杀在半道这还了得。
“回去。”
“咱现在就得回去。”
他本想把杨盼儿暂时留在登城辅助刘青山。
最后还是决定让刘青山独挑大梁。
假如这次刘县令还把事情搞砸了。
那只能重新考虑登城县令的位置谁做更合适。
几人坐上马车,从灵泉峡的路线返回县城。
杨盼儿趴在窗前一直眺望着樊城的风景。
虽说两县只有一山之隔,她还是头次到樊城。
以前总听说樊城穷,樊城乱。
她看到的却是一派新气象。
“大人,那里就是矿场纪念馆吧!”
“嗯。”
“等到了府衙,让铃铛陪你四处走走。”
“先不急着工作,等找到喜欢的再说。”
杨盼儿点了点头。
她其实想快些投入工作。
自己现在无家无业,又不能一直靠陈平笙养着。
总要找点具体的事做,然后才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活下来。
老侯把杨盼儿和李铃铛送回县衙后,拉着他们来到停尸处。
萧玉若和荀国都在,看到陈平笙心头的大石才算放下。
虽然陈平笙到登城也就一个多月。
对于他们却像过去了许久。
“你可算回来了。”
“再不回我和荀大人就该去登城寻你。”
萧玉若看他瘦了许多,脸色也没有以前红润。
想必在登城也不顺利。
“在那里发生的意外。”
“尸体是何人送来的?”
“沙县。”
荀国介绍道:“我们的暗桩听到风声就去查看。”
“确定是自己人,他们便连夜把尸体送了回来。”
“大人,这是杀人灭口呀!”
他这次派的衙役,都是些经历过血战的精锐。
本想押解李清乐到京城,应该不会遇到麻烦。
还是自己低估了那些幕后之人的狠辣。
李清乐做登城县令多年。
又跟金矿和天理教都有关系。
这样的官员送回京都审查,肯定会钓出不少大鱼。
“先把兄弟们好好安葬。”
“这两天我就带人去沙县。“
萧玉若等陈平笙离开后,才跟徐渭来到一家茶馆。
李清乐半路被杀,他们比陈平笙更为震惊。
这是公然对朝廷的挑衅。
“徐老,你说会是王平做的吗?”
“如果李清乐被押解到京城。”
“首先王平便脱不了干系,他想半道解决了李清乐这个麻烦。”
“在青州地界当然最为合适。”
徐渭心中早做过同样的设想。
但又不能确定是王平所为。
越是表面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越容易引人走进盲区。
换成他是王平,想杀李清乐灭口。
青州境内反而最不合适。
因为很容易就能查到自己身上。
王平岂会如此没脑子。
“公主想过没有,或许咱们都小瞧李清乐了。”
“他知道的秘密远不止青州境内。”
“可能还有其他大人物。”
大人物?
萧玉若对这个推测不以为然。
都城真正掌权的大臣就那么几个。
如果说大人物,徐老头首先是最值得怀疑的对象。
但怀疑谁,她也不可能怀疑徐渭。
除了徐渭外,就是自己的几个叔叔。
他们应该不至于跟青州一个小县令有某些瓜葛吧!
“公主也别猜了。”
“此事陈平笙绝不会善罢甘休。”
“咱还是看他如何处置为好。”
他?
萧玉若摇头道:“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