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 大臣们的看法(跪求鲜花评价票!)

    赶上一个勤奋勤政的皇帝,大臣的日子不好过。

    朱元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这就意味着大臣要起得更早。

    太监去传旨,原内阁首辅的办公房中,几位臣子领命,整理衣冠仪表之后,快步而来。

    大殿里,朱元璋坐在御案后面沉思着。

    众人都不知道皇帝叫他们什么事情,心中多少有点谨慎。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

    “行了,天天万岁万岁,耳朵都听出茧子了。”龙椅上的朱元璋笑了笑,意味着心情很好:“都是人,谁能活到万岁,扯淡!”

    随后,朱元璋对着几人说道:

    “我先前听说了一个事情,你们听听看,可不可行,照实说,不用考虑其他。”

    随后,朱元璋将朱棡说过的话,缓缓道来。

    臣子们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是大明的中流砥柱,自然也能听出朱元璋的话里所说的意思、

    可是这其中有利也有弊,甚至还有许多天真妄想之处。

    “臣斗胆,敢问陛下,这是何人所言?”刘伯温率先开口道。

    朱元璋笑道:“你们别管是谁,说说看法。”

    刘伯温沉吟了一下:

    “臣以为,这样不行,驿站是朝廷重器,用于传递军国大事,怎么能对百姓开放!一旦开放,官民不分,臣只怕会酿出事端!”

    这倒也不是刘伯温无的放矢,驿站用于传递公文、接待官员。

    要是开放给了,同时让百姓使用,用来传递百姓的物件,万一弄错了公文,耽误了军国大事,那事情就大条了。

    “户部,你说说。”朱元璋在龙椅上开口问道。

    “臣倒是以为,这方法有些可取之处,立意不错。”户部尚书傅有文笑道。

    “哦?说说,哪里可取?哪里不错?”朱元璋又笑道。

    傅有文斟酌了一下,开口道:

    “其中有一点,臣以为可取。”

    “大明供养驿站,其中的车辆马匹,以及驿站的工作人员,还要负责修缮房屋,提供住处给过往的官员,若是有人用还好,但其实大部分的驿站,都是常年空置,每年耗损国家钱粮之巨!”

    “如果驿站闲置的地方,能够开放给百姓,并且收取费用,那么驿站不但不用国家花钱补贴,说不定还能有结余!”

    “你是说,开放给民间使用,会给朝廷带来收入?”朱元璋又问道。

    “开放的话,一定会有的。”傅有文说道:“户部每年都要耗费大笔钱粮,发放给各地驿站”

    “如果驿站能够自行赚钱的话,那么朝廷不说赚多少,之前每年能省下一大笔银子了。”

    “以去年为例,光是供给长江以南的驿站,就高达银一百六十八万两之巨,其余之物不算。”

    此时,朱元璋接话道:“再加上地方官吏层层克扣,最后到驿站手里的反而没多少了。”

    老朱的一句话,令众人冷汗顿时下来了。

    有官的地方就有贪,偏偏这位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立国以来,多少官员,因为贪腐二字,抄家灭族。

    甚至有的官员因为贪污赈灾银子,直接被皇帝点了天灯,扒皮给百姓做了鸣冤鼓。

    可就算是这么杀,依旧还是有不长眼的继续贪。

    今日老朱忽然说道克扣二字,可是有哪里冒出了贪污安,老朱要杀人了?

    想到此处,几位大臣冷汗连连。

    也实在是被这位铁血皇帝给整怕了,他老人家动起刀子来,那可真是人头滚滚啊!

    谁知,朱元璋一下就没了下文了,反而继续问道:

    “胡惟庸,你怎么看?”

    胡惟庸赶紧道:“臣以为此举有利也有弊,陛下圣心独断,臣不敢多加妄言。”

    这话让朱元璋顿时大感心累,真是听君一席话,浪费十分钟啊。

    他这皇帝是真的累,这些个大臣们,老油子了,都怕担责任,事事都要他做主。

    无声叹息,朱元璋也没发作。

    对黄狗儿说道,“去,传晋王过来!”

    晋王?

    下面几个臣子对视了一眼,这事和晋王有什么关系?

    那不是刚封的明威将军,一个武将么?

    喊他来做什么?

    “这话就是我家老三说道。”朱元璋的话音响起,似乎带着骄傲的味道:“既是他说的,咱也让他来说道说道!”

    晋王提出的?

    臣子们顿时有些目瞪口呆。

    尽管这话里有许多不切实际之处,但其中所言之处,多有可取啊,能说出这么一番话的人,应该是一个当值已久的官吏。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晋王!

    晋王!

    那不是个粗鄙的武夫吗?

    竟然还有这样的政治手段!

    胡惟庸脑子立刻运转了起来,他本就是个擅长揣摩人心的人,一向都能猜出皇帝的心意。

    这时,他抬头一看御案,顿时心中一横。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法子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