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8章 扩展大唐的商贸力量

    薛绍知道宋璟说的是目前西域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实际情况。

    陆上丝绸之路被阿拉伯人、粟特人掌控着。

    乃至到大唐西域,陆上丝绸之路依然被阿拉伯人和粟特人的势力掌控。

    阿拉伯商人、粟特商人的商帮掌控着大唐西域的贸易特权,这导致唐人虽然在行政和军事上控制西域,但是贸易的主动权却是掌握在阿拉伯人和粟特人之手。

    薛绍说道: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这个状况。大唐西域的贸易主动权必须掌握在唐人自己之手。

    宋璟说道:大都护的意思是,我们派出兵力进军西域商道?

    薛绍说道:派兵维持西域商道的秩序,这只是其中一步。更重要的是,夯实唐人的商贸势力。我们要引导西出玉门关的唐人商旅走上陆上丝绸之路,首先,派出兵力为他们维持秩序,让他们不会受到马贼、或者是阿拉伯商帮、粟特商帮的侵扰,其次,给他们免除税赋,他们在西域营商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再次,我们在安西城和逻些城要提供足够的商贸货物,让他们的生意能够做得起来。

    薛绍说罢,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说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措施。我们必须给这些商帮一些武装护送的保护,保护他们离开西域,直至他们进入大食国境内。而且我们要给这些商帮发放部分轻武器,让他们拥有武装自卫的能力,他们有适当的武装能力,才能够保证他们能够在陆上丝绸之路扩张势力。

    姚崇说道:我等明白大都护的考量。的确在西域建立起商贸力量,才能够让西域更加富庶,让大唐西境更加强大。而且,我们既然在西域展开扩张,难免要与大食国碰撞,与大食人的较量迟早会到来。我们预期等待大食人动手,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先用商帮的力量试试大食人的深浅。

    薛绍说道:正是。商帮的力量可以代表大唐的力量,先行与大食人做一番碰撞。

    薛绍看向韦新田,说道:韦新田。你可听明白安西都护府的意思?

    韦新田叩首,说道:韦某明白!大都护的目标是在西域振兴唐人营商之事,我等大唐商人得到用武之地,必是感激涕零,愿誓死为大都护效力!

    薛绍说道:很好。我便任命你为太府令,掌管西域营商之事。你需着力召唤大唐商人,吸引大唐商人前往西域营商。

    韦新田再次叩首,说道:韦某明白!韦某本就是商人出身,愿竭尽全力,以自身为表率,号召大唐商人前往西域行商贸之事,并且韦某会建立规矩制度,为大唐商人建立商帮!

    薛绍点头,说道:很好。你们便议个方案出来,就如何振兴大唐在西域的商贸,如何夯实大唐在陆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势力,要做出一个完善的案子。

    姚崇和宋璟、韦新田等齐声:臣等明白!

    ~

    薛绍继续在逻些城处理着诸多事务。

    三天之后,姚崇、宋璟和韦新田带着他们新议好的案子前来面见薛绍。

    姚崇说道:禀大都护,这是我等议定的关于夯实西域唐人商贸势力的方案,请大都护过目。

    薛绍接过案子细细看着。

    只见方案写得详实,包括如何加强西域的武备,掌控西域秩序。

    包括如何建立新的赋税制度,减免来到西域营商的唐人商客的压力,给他们更多的商贸利润,吸引更多唐人商客前来营商。

    包括如何引导唐人商客建立商帮,在西域建立强大的唐人商贸势力。

    薛绍说道:这方案基本完整了。还有一个要留意,就是我们的商帮势力如何与大食国的商帮抗衡,大食国的商帮在不同的城池建设有据点,我们也需要在西域设置我们大唐商帮的据点,让我们大唐商帮能够集中形成对抗大食人的力量。

    姚崇说道:臣等明白!我等这便着手去办。

    姚崇和宋璟、韦新田分头前去办理西域的商贸事宜。

    随着逻些城的第二季农作物成熟,安西城的粮食供给越发夯实。

    另外,从安西城传来的消息,安西城的农作物轮番丰收,农业收成十分可观。

    随着安西城和逻些城的粮食收成都达到十分丰富的程度。

    薛绍觉得可以彻底放开手,去经营西域的商业了。

    姚崇和宋璟经过规划,在西域丝绸之路沿线设置了一系列的商贸重镇。

    包括焉耆、龟兹、疏勒,直到安西城等。

    安西都护府将派出扎实的兵力,在这些商贸重镇内实现屯兵。

    在这些商贸重镇的屯兵将保证大唐对陆上丝绸之路强力的武装掌控。

    同时,在这些商贸重镇设置唐人商贸据点。

    毕竟西域是在安西都护府的管理之下,安西都护府对于这些商贸重镇如何管理,内部如何排布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在这里商贸重镇里面设置据点,将让大唐的商旅得到一个天然的能够设置商帮的地方。

    这些商旅即是有能够设置商帮的据点,商帮自然而然就会形成。

    等到商贸自然繁荣,大唐的商帮逐渐成长壮大,自然就会反过来对阿拉伯人的商帮形成反压迫之势。

    薛绍带领着姚崇、宋璟、韦新田执行和看管着西域商贸管理的进展。

    逻些城经过数个月的管控,秩序已经十分扎实。

    于是,第一批前去西域建立秩序的安西军被调离逻些城,他们被调到焉耆城、龟兹城、疏勒城。

    并在这里商贸重镇里面进行军屯。

    同时,薛绍以安西大都护府的身份发布命令:

    但凡唐人商旅,手持大唐官府所颁发之度牒,进入西域营商,一律免除商业税赋。

    这条免除税赋的政策仅对唐人有效。

    对于阿拉伯、粟特等外域商人,安西都护府仍然收取原定的赋税,甚至在原定的赋税之上,堵住了一些原本可以逃避赋税的漏洞。

    也就是说,在西域营商的外域商人从此以后在大唐西域营商必须缴纳比此前更高的税赋。

    这将使得大唐商人在西域营商具有比阿拉伯、粟特商人更大的优势。

    这些优势在一开始不会太明显,但是随着商贸体量的增长,大唐商人对异域商人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随着安西都护府一系列措施的颁布,诸多从大唐境内西出玉门关,打算登上吐蕃高原,前往逻些城的大唐人民纷纷调转方向,转而前往焉耆、龟兹、疏勒等城市,转而进行贸易之事。

    于是,在西域进行商贸之事的大唐人民的数量迅速增多。

    华夏帝国素来重农抑商,对于商贸之事不重视,这导致华夏的商贸力量素来薄弱。

    大唐虽说是华夏历史上最开放、最外向的朝代,但是哪怕是大唐一朝,在商贸上面,大唐子民依然说不上擅长,大唐的商贸势力更说不上强大。

    所以大唐的商贸力量一直被中亚的阿拉伯、粟特商人压制。

    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宋代。

    到宋朝的时候,阿拉伯商人的商贸势力已经径直侵入华夏帝国境内,乃至于泉州、扬州等大唐境内的商贸里面尽是阿拉伯人的势力。

    薛绍不能让这个情况继续演化。

    他要开创一个不同的大唐王朝,这个大唐王朝必须更加强盛,疆域要达到前所未有的辽阔。

    而大唐王朝要更加强盛,就必须发展商业。

    毕竟农业是帝国强盛的基础,要推动帝国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实现帝国资源更便捷的交换,进而实现帝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而实现这些资源交换效率的提升的手段,就是商贸。

    所以薛绍必须推动商贸的发展。

    在逻些城着手推动西域商贸发展的两个月后,按照安西都护府统计的数据,到西域营商的唐人数量迅速提升,已经达到十万人之众。

    而在安西都护府推进商贸发展之前,这个数字只有不足一万。

    十万唐人商客,已经足以组成一支可观的武装力量了。

    薛绍在逻些城每天关注着西域商贸的发展。

    随着唐人在西域的商贸力量逐渐增长,他觉得是时候了。

    薛绍在经略吐蕃高原一年之后,他离开逻些城,准备离开吐蕃高原,前往西域巡视商贸工作的进展。

    薛绍将姚崇和宋璟留在逻些城镇守,他们都是得力的老将,从在岭南就跟随薛绍至今,有他们镇守逻些城,薛绍可以放心。

    薛绍带上王海宾和韦新田,还有两千精锐兵马,走下吐蕃高原,前往西域。

    因为安西都护府已经完全占领西域和吐蕃高原,他们这次离开吐蕃高原前往西域的路线要顺畅得多。

    薛绍带领军队从吐蕃高原东线、也就是川蜀一带南下,进入西域。

    他们首先抵达焉耆。

    焉耆小城原本只有四万人口,但是随着安西都护府推进商贸,焉耆的人口迅速增长,如今已经达到十二万之众。

    焉耆的城池也得到大规模的扩建,城池的面积扩大了一倍有余。

    在城池的西边,是专供给唐人商旅使用的地界,唐人商旅已经在这里建立起商帮。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