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7章 安西都护府的势力版

    在薛绍出征归来三个月后,逻些城的农业开垦工作已经趋于成熟。

    清晨,薛绍坐在布达拉宫的山巅,他正在静坐冥思,调养生息。

    三个月前那场远征,漫长的连续的战争损耗了他的体力,他经过休养生息,感到体力逐渐恢复。

    宋璟急匆匆赶上前来,他捧着一捧泥土。

    宋璟喊道:大都护!

    薛绍身边的护卫示意宋璟噤声,大都护每天早上的静坐冥思是不让别人打扰的。

    宋璟在一旁等候了良久,待薛绍睁开眼,他连忙上前来,说道:大都护!你瞧瞧,这是什么!

    薛绍看看宋璟手上捧着的东西,只见那肥沃的黑泥上面是几颗番薯。

    这番薯个头有拳头大,虽说不属于个头最大的番薯,但这大小也非常不错了。

    宋璟说道:大都护,这是新收成的番薯!第一季种下去的作物有收成了!

    薛绍抓起那番薯,端详着。

    宋璟招招手,说道:速速打一盆清水来!

    旁边的卫士立即拿起一个铜盆,薛绍将番薯放在盆里洗干净了,咬掉皮,就着咬了一口。

    薛绍咀嚼之下,尝着番薯特有的涩味和甜味。

    这番薯虽然个头不如伊犁河谷种出来的番薯大,但是味道却更甜一些。

    看来是因为这吐蕃高原上的土壤更加肥沃,毕竟这片土地千百年来都是处子地,积累了厚实的动物粪便、枯枝败叶等肥料。

    薛绍问道:产量有多少?

    宋璟答道:这一次的收成,总计收成十五万斤粮食!按照这个收成的势头,我们的口粮会得到非常有效的补充!

    薛绍说道:很好。粮食生产仍然是重中之重,必须全力夯实。

    经过三个月的种植,第一批长势最好的番薯和土豆已经可以收成。

    这着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粮食仍然是命脉。

    尤其对于薛绍后续的谋划来说,粮食生产必须有最有力的保障。

    薛绍问道:唐人入援的商队的数量仍在增多?

    宋璟说道:回禀大都护,仍然有源源不绝的商队出玉门关而来,数量仍然在增长。

    薛绍说道:很好。将全部新来的唐人编入屯垦队伍之中,首先保证粮食生产。

    宋璟答道:臣等明白!

    宋璟退下了。

    薛绍站在布达拉宫的山巅,望着辽阔的北方。

    西域,吐蕃高原。

    华夏帝国广阔的西境,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下。

    必须将安西都护府对西域和吐蕃高原的掌控进一步加强。

    伊犁的安西城将是安西都护府的核心首府。

    吐蕃高原上的逻些城将是安西都护府的陪都。

    这两座都城将联动两大地域,维护安西都护府的统治,构成安西都护府的强大力量。

    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当然是进一步夯实安西都护府的实力。

    如何夯实安西都护府的实力?

    屯垦,粮食生产。

    铁器、武备生产。

    商贸,物资流通。

    这些都是必须的。

    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陆上丝绸之路。

    必须将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得更加兴盛,必须推动陆上丝绸之路走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盛。

    事实上,西域对于大汉、大唐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陆上丝绸之路。

    在大航海时代还未开始前,大唐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是华夏王朝与世界沟通的最主要渠道。

    所以从西汉开始就有张骞通西域的故事。

    所以,陆上丝绸之路是西域最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起来,西域的核心价值将得到发挥。

    乃至于,西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富庶。

    换句话说,西域能够富庶到什么程度,这取决于安西都护府能够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到什么程度。

    首先,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兴盛,能够带来大量的人口,会有更多的大唐商旅西出玉门关,加入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

    其次,陆上丝绸之路会带来大量的物资和金钱。

    这个时代正是中亚的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候。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被大唐成为大食。

    阿拉伯帝国的立国时间比大唐稍早。

    在世界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是与大唐帝国并称的第7、8世纪世界上的两大帝国。

    在领土版图、人口规模、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上,阿拉伯帝国并不逊色于大唐。

    甚至因为阿拉伯帝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间,这个强大的帝国对于整片欧亚大陆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大唐。

    比如在陆上丝绸之路所发挥的作用上,阿拉伯帝国的作用就大于大唐。

    阿拉伯帝国在陆上丝绸之路的势力比大唐帝国更强。

    陆上丝绸之路最著名的贸易民族是粟特人。

    粟特人就在阿拉伯帝国的管控之下。

    这个年代,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

    他们从欧洲运送货物,经过长途跋涉,运到大唐西域,运入唐帝国。

    他们又从唐帝国运出丝绸、绢帛、瓷器等商品,将这些商品运出玉门关,进入西域,再运入中亚,通过阿拉伯帝国广袤的领土,运到欧洲。

    所以阿拉伯商人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角。

    如果安西都护府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得更加完善,就能看到有更多的中亚商人在西域往来,会有更多的来自中亚、欧洲的财富涌入西域,进入大唐。

    也就是说,薛绍率领安西都护府将陆上丝绸之路经营得更好,就会给安西都护府带来更多的财富。

    同时,随着陆上丝绸之路更加富庶繁荣,大唐的影响力也会更加扩张。

    大唐的力量会随着商贸的力量进入西域,进入阿拉伯帝国,安西都护府将带领着大唐的商人侵入阿拉伯帝国,从阿拉伯帝国分享得更多的财富。

    从更大的历史格局看,薛绍要推动大唐走向更加强盛,要推动安西都护府的发展,就避免不了抢夺阿拉伯帝国的资源,就免不了与阿拉伯帝国有一番碰撞。

    所以,薛绍经略西域,经略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已经计划好进军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范围。

    这个进军阿拉伯帝国的计划的第一步,应该是推动大唐的西域贸易更加繁盛,推动大唐商人走向中亚。

    所以要首先夯实西域陆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力量,推动更多的大唐商人来到西域,并结成势力更加强大的商帮。

    一个月后。

    宋璟每天都会送上新出产的番薯和土豆等农作物给薛绍。

    农作物的产量在稳定增收。

    随着第一季的农作物的完全成熟,预计从第二季开始,逻些城将可以在粮食上自给自足。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飞跃。

    逻些城的粮食自给自足,薛绍觉得他可以推进下一步了。

    薛绍召见姚崇、宋璟和韦新田。

    姚崇和宋璟汇报了最新的人口进入吐蕃高原的情况,从大唐出玉门关,来到吐蕃高原的商旅数量还在增长。

    薛绍:很好。韦新田,你觉得这些涌入吐蕃高原的商旅的成色如何?

    韦新田如实答道:在此前进入吐蕃高原的商旅普遍是大唐的有志之士,怀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心态而来,这些有志之士的成色更高,毕竟都是怀有理想之辈。而如今进入西域的后来者,大部分是觉得吐蕃高原有土地,有发财的门路,或者有可以获利的机会,他们都是怀着投机取财的心理而来,这些人的成色自然是不如之前来的人。

    薛绍说道:但是敢于出玉门关,来到这里的,想必也不是平庸之徒。

    韦新田说道:大都护说的是,敢于出玉门关,来到这里的,至少都是勇悍之辈,至少能好勇斗狠,不是怂包货色。

    薛绍说道:很好。那我们就得给他们出路。

    韦新田问道:大都护的意思是?

    薛绍说道:这些人既然好投机,好勇斗狠,那就让他们去能发挥他们能耐的地方。我宣布一个政策,从即日开始,新进入吐蕃高原的商旅不必全部进行屯垦,他们可以选择进行营商,只是他们营商的收入所得必须上交部分给安西都护府作为赋税。当然,他们如果愿意进行屯垦,我们当然也十分欢迎,屯恳者,达到一定年限,并且上交足够的粮食作为赋税,他们可以获得相应的土地,也就是说,可以获得属于他们的田地。但是他们给这些新来的唐人一个新的选择,就是可以选择进行营商,只是需要配合安西都护府的行动进退,并且上交一定的赋税。

    姚崇说道:回禀大都护,眼下屯垦工作已经推进到相当的程度,的确可以适当放宽管控,可以允许部分人马前去营商,毕竟这也有利于活跃西域的经济,推动西域的发展。

    薛绍点头说道:正是这个目的,眼下陆上丝绸之路上面依然是粟特人和阿拉伯人最多?

    宋璟说道:这是当然,粟特人和阿拉伯人仍然是占了丝绸之路上的商帮的绝大部分。虽说西域是我们的唐人的地盘,但是在西域营商的唐人数量反而少得很。这是主要是因为粟特人、阿拉伯人在西域的势力十分强大,这些商帮自从隋朝开始就已经盘踞在这里,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的势力世代相传,强大得很,咱们唐人反而难以与他们争锋。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