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宾在最前线,他听见薛绍的军令,他愣了愣,问道:大都护在中军!如何随大都护而去?
薛绍的亲卫答道:大都护已经策马前去,看来大都护是要亲任先锋!
王海宾:如何使得!大都护身边尽是残兵!
此时安西军虽然还保持着将近六千的人马,但是已经有半数人马失去战斗力,军队中保持着战斗力的大部分在王海宾掌控的先锋,薛绍的中军只剩下数百人还保持有完整的战斗力。
薛绍的亲卫说道:将军听令行事!战事不得犹豫!听大都护号令,令王将军率领先锋伺机冲击敌军!
王海宾喝道:末将明白!
王海宾呼喝一声:随本将断后!看本将的号令,准备冲击!
王海宾率领先锋的两千人马跟随在大军的后方,从先锋军队变成断后部分。
薛绍一马当先奔在前方,眼下的战局和战术中,他是从中军统帅变成了迎敌的先锋。
他此时手上掌握的兵力是中军的将士,其中能用的兵将不多,战斗力完好而且强劲的,不过他的亲卫五六百人而已,所以他这般做是相当危险的。
但他之所以做出这般抉择,一是因为此时军队要杀个回马枪,最重要的是行动要快,战机稍纵即逝,必须不顾一切地抓住机会,所以他没法让军队做好调整再启动军事行动,眼下他的中军身在后方,正是处在迎击吐蕃军队最近的位置,所以就干脆由他的中军变作前锋,前去迎战。
二是他这样的战术调整有一个好处,他作为前锋冒险做出突袭,能够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随即王海宾率领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先锋赶到,能够做出第二轮冲击,如此形成双板斧,攻击效果会更好。
胜败在此一搏了!
薛绍果断地率军奔去。
薛绍领兵在黑暗中奔驰,他估摸着他们这支安西军距离噶尔钦陵的亲卫军队距离在一里地之内,他领兵朝南游弋,避免正面撞上噶尔钦陵的大军。
此时,噶尔钦陵的亲卫军队已经越过吐蕃大军的营地,直朝安西军的方向奔来。
在薛绍的视线中,随着噶尔钦陵的亲卫军队离开吐蕃大军的营地方位,吐蕃大军营地那猛烈燃烧着的火光已经照不见噶尔钦陵的亲卫军队的方位,所以薛绍也看不见目标敌军的方位了。
王海宾知道大都护的目标是那支正朝他们的方向扑来的敌军,他看着敌军消失在黑暗中,他不禁捏一把汗,如此如何捕捉敌军?
如果捕捉不准,在黑暗中与敌军陷入乱战,这对于人数少的安西军是不利的。
随着看不见噶尔钦陵的亲卫军队的方位,薛绍策马而上,一马当先奔在军队最前方,他冷静地看着黑暗中的局势,心中用直觉感受着敌军的方位。
敌军正直线朝我们方才的方向奔来,我们游弋出一个弧度,大约在这里,可以切入!
薛绍直觉地感受着两军动态前进的方位,他感觉目标敌军差不多与他将擦身而过了,他当机立断地策马右转,径直冲向北面。
黑暗中薛绍的能见度不足十米,他策马疾奔,同时右手抽出新唐刀,左手握着鹰角弓。
随着大都护的转向和疾奔,安西军也随之迅速调转方向,疾奔起来。
整支安西军五千多将士如同幽灵在黑暗中疾行,整支骑兵军团除了马蹄疾奔,没有人发出声响。
薛绍一边疾奔,一边心中估算。
应该快撞上敌军了!
快了就在前方
薛绍看着黑暗,却没看到敌军出现。
他心中不禁泛出一股凉意,如若扑空,该如何是好?
敌军已经冲到他们前面去了?或者敌军还没来到他们切入突袭的方位?
薛绍心中飞速地盘算,可就在这时,他听见前方传来骚动的马蹄声,他心中一惊,定睛看去,瞥见暗淡的月色下有一伙奔驰的骑士的踪迹。
抓住了!敌军!
薛绍再猛一甩马缰,骏马扬蹄疾奔,转瞬间他扑到前方黑暗中的那伙骑士面前,他前伏身体,挥刀一劈,只听得一声闷响,正在前冲的吐蕃骑士还没反应过来,只见黑暗中斜刺里冲来敌兵,横挥大刀,一刀劈中他的胸口,他还没吭气就被砍翻马下。
薛绍挥出一刀,砍倒一人,左侧立时冲来一群骑兵,那群骑兵原本正缓速前奔着,他们发现敌军来袭,一边用吐蕃语大叫着,并且在慌忙之中挥起兵刃。
薛绍眼看又一个敌人冲来,他一挥鹰角弓,刚柔兼济的弓身击中敌人的头部,敌人被击倒马下。
薛绍收回鹰角弓,右手取箭,搭箭一射,将第三个敌人射落马下。
喘息间,薛绍击杀三个敌人。
行进的吐蕃大军一边朝薛绍冲来,一边高声用吐蕃语大喊着。
眼看又是一群吐蕃兵士抽出兵刃攻向薛绍,薛绍身后安西军的精锐亲卫已经拍马赶到,做好作战准备的安西军如虎狼一般冲入敌军,一时所向披靡,迎面冲来的吐蕃军队猝不及防,被安西军杀得阵脚大乱。
薛绍看着局面,只见大量的吐蕃军人被他们截杀住,说明他们攻入的应该是吐蕃军队的阵型中央的位置,只是这个位置是吐蕃军队的阵型正中?还是偏前或偏后?
薛绍还拿不准。
眼下这支噶尔钦陵的亲卫军队基本清一色是骑兵,但他们的行进速度不快,因为在黑暗中行军,需要摸索敌军的方向,所以他们不敢起速。
他们在原本就没有提起速度的情况下,他们只听到一阵马蹄声袭来,转眼间就被安西军袭到眼前,他完全无从防备,也没有提起作为骑兵部队最重要的速度,所以面对安西军的冲杀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安西军一举杀穿了敌军的阵型。
薛绍掂量着敌军的姿态,他喝道:传令!向东面杀去!
喝罢,薛绍一马当先,转向右侧,向吐蕃大军的前军攻去。
此时吐蕃大军在阵脚大乱之下,几乎所有将士都慌了神,他们在黑暗中拿不准方位,不知道敌军在何方,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此时吐蕃大军的前军纷纷回头,将士们都讶异地观察敌军的动向,他们还未定下神来,只见敌军已经朝他们凶狠地冲杀而来。
众吐蕃将士用吐蕃语大喊着,语调中凶悍而不失慌乱,他们纷纷拿出兵器奋力试图做出抵抗,但是他们在没有阵型组织的情况下如同散沙,面对安西军的冲击只能望风披靡。
薛绍带领安西军一路疾攻,猛冲吐蕃大军的前军,他留意地看着吐蕃大军的中军大旗。
他的目标是吐蕃军队的中军大旗,方才借着吐蕃军营的火光,他清楚地看见吐蕃人的中军大旗,所以他料定那是噶尔钦陵亲自率领军队来攻,薛绍的目标是中军大旗,目标也就是噶尔钦陵,必须一举击败噶尔钦陵,这样能够最保险地结束战争。
薛绍冲击着吐蕃大军的前军,他感到吐蕃大军的前军力量较为空虚,不像是噶尔钦陵的中军力量所在。
薛绍感觉到情况或许不妙,他眼下率领冲击的军队主要是自己的六百亲卫精锐,因为他是以突袭冲杀的架势发动进攻,他六百精锐已经足以冲破措手不及的吐蕃军队的阵势。
但是眼下他们冲击之下没有找到吐蕃军队的中军大旗,这样有诸多不利的可能,最大的可能是,噶尔钦陵的主力中军在他们的后方。
薛绍赶忙勒马回头,喝道:回军迎击敌军!
在薛绍的喝令之下,他身边的亲卫纷纷勒马回头,转向军队后方。
薛绍策马启动,率领亲卫回头拼杀,他们刚刚启动没多久,只见一支吐蕃大军朝他们冲来。
薛绍心神一凛,因为他看见这支吐蕃大军组织严密,冲击迅猛,随即,他看见这支大军擎着中军大旗。
果然是噶尔钦陵的中军!
噶尔钦陵在中军阵中,他面寒如铁,手上握着长剑,策马奔腾之下他透露出掩饰不住的杀气。
他已经有多年未曾亲身参战,毕竟他年事已高,身为军队统帅,他没必要亲身上阵。
此时他想到的是,没想到今生还有亲自披挂冲锋的时候。
是眼前这支唐军将他逼到这个境地的。
没想到在自己军事生涯和政治生涯的最后阶段,会遇到这般几乎瓦解他毕生功业的对手。
他为吐蕃王朝征战了一辈子,但是他毕生的努力在这支安西军的攻击之下几乎化为乌有。
是的,如若此战不胜,他的毕生功业就切切实实化为乌有了。
毕竟亡国之祸,他连在史书上留下清名的机会都将丧失。
对于噶尔钦陵来说,这样的结局,这样的生命尾声,比杀了他更加难受。
噶尔钦陵握紧了手上的长剑,他感觉到自己依然充满力量。
他还有机会挽救大局,眼下他还能将这支安西军剿灭!
对于他来说,这很可能是他最后的重要一战。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