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钦陵这辈子身经百战,指挥过吞并吐谷浑的灭国级大战,也击败过薛仁贵等大唐名将,他从未曾打过这般憋屈的战争,他率领着绝对优势的兵力,硬生生给看似弱小的敌军逼到悬崖边上了。
眼下的局势对于噶尔钦陵来说又是一次艰难的抉择。
眼下的吐蕃大军已经显出混乱的迹象,他的中军已经有一半脱离他的掌控,除他中军之外的两万军队更是大半已经难以被他的军令号令。
更棘手的是这非中军的两万军队,这些人马原本被他作为雁形阵的两翼派去南边围剿安西军,眼下这两万人马正从南边冲上来,这批人马的情绪比噶尔钦陵中军的将士更加恶劣,他们已经忍受不住安西军的挑衅。
对于南边这两万人马的心态,噶尔钦陵是能够理解也能够预料的,毕竟连他也已经被安西军折腾得怒火中烧,他手下这些非嫡系将士必定更是愤恨难耐,他们更加是不会听从噶尔钦陵的命令的。
局面就要稳不住了。
而且噶尔钦陵面对的是老辣如安西军这样的军队,他如果稳不住军队,军队陷入乱局之中,那是无异于将大军如同肥肉送上安西军的狼口。
噶尔钦陵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悬崖边上。
已经是绝境了。
即是绝境了,噶尔钦陵能做的选择倒是简单了。
唐人还有一个词,叫背水一战。
噶尔钦陵只能一搏了。
他束紧了胸甲,抽出长剑,喝道:诸君听令!平灭贼兵,光复帝国,就在今日!全军出击!随本将杀敌!
噶尔钦陵喝罢,他策马而上,做出亲自出击的架势。
噶尔钦陵的亲卫军团听见噶尔钦陵的号令,他们顿时士气大振,大论的号令正是符合此时军中各级将士的所想,他们都已经憋不住了,都渴望与唐军一决生死,特别是噶尔钦陵千人之众的亲卫军团,更是愤恨难耐,他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是这支大军中最忠诚于吐蕃王朝的人,他们恨不得拿一命与唐人换一命。
噶尔钦陵的众亲卫立即整理阵型,随着噶尔钦陵拍马而上,噶尔钦陵的千人亲卫大军跟随大论冲去,冲向北边安西军的方向。
在噶尔钦陵的亲自带动之下,整支吐蕃大军更是士气大振,原本已经擅自前冲的中军大军立即回归了噶尔钦陵的号令,他们眼看噶尔钦陵身先士卒地冲向敌军,他们纷纷怒吼着跟随主帅向敌军冲去。
噶尔钦陵的这个决断使得大军重新回到他的掌握之中,他顺应了大军的势头,大军自然听从他的号令,当然大军的势头和心态不一定是对的,任由兵势蔓延,往往会带来非常糟糕的后果。
但是对噶尔钦陵来说局面已经濒临失控,他如果不及时重新掌握住军队,局面只会更糟,而眼下他要重新掌握住军队,唯一的办法就是身先士卒,顺应军队的士气所向。
如此重新收拢人心,重新起到带动作用,利用军队的冲劲,才有可能取得胜机。
至于军队会陷入混乱?眼下的局面军队的混乱恐怕已经不可避免,乱就乱吧,这已经没有办法,只能全力一搏以求胜机。
所以噶尔钦陵已经豁出去了,付出再多的牺牲,也得拿下这一战。
此时薛绍正率领安西军疾奔向北面,众安西军的将士看着后面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吐蕃人,他们都惊出冷汗,他们感到惊诧的不是吐蕃人的人数,毕竟他们知道吐蕃大军的人数优势,他们惊诧的是吐蕃人的士气,还有那种誓死要击破他们的决心。
显然,他们已经在吐蕃人心中种下深仇大恨,这些吐蕃将士恨不得将他们剥皮啖肉。
这样的仇恨安西军倒是没有的,毕竟他们是入侵者,但众安西军将士不难理解众吐蕃将士的恨意。
在这样的仇恨和士气的推动之下,这些吐蕃人恨不得与他们死战到底,不吝于与他们以命换命,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被吐蕃人逮到,陷入吐蕃大军的围攻,那安西军有三头六臂也逃脱不得。
安西军的骑兵阵继续朝前方狂奔,试图摆脱吐蕃人的追击,但是吐蕃军队在后面紧咬着。
此前吐蕃大军守着稳定的阵型,守备极为稳固,安西军是奈何不得吐蕃军队的,但是吐蕃大军的机动性也被牺牲了,眼下吐蕃大军是放弃了稳固的阵型,以庞大的士气朝安西军攻来,如此一来,吐蕃大军的机动性得到巨大的提升,眼下安西军在前方奔驰,后方三万多吐蕃大军紧紧地咬着安西军的尾巴。
密集的弩箭朝安西军袭来,在箭雨的攻击之下,安西军不断发生折损。
薛绍看着后方的浓浓尘烟,他知道吐蕃大军已经进入半混乱的状态,这个状态下的吐蕃大军士气虽然壮盛,但是已经保证不了军队的秩序,噶尔钦陵看来是试图利用这壮盛士气,一鼓作气歼灭安西军,但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于这支已经半混乱的吐蕃军队来说更是如此。
再坚持下去,安西军必定会有破敌的机会!
此时王海宾在前方疾驰,他看着后方全军运动起来的吐蕃大军,再看着密集的弩箭袭向安西军后方,他心中捏了一把冷汗。
这般凶险的战局,他征战半生还从未遇到。
一般来说,军队一旦放弃阵型,转向用乱战的架势猛攻,这样的情况下这支军队离崩溃就不远了,但是眼下这支吐蕃军队的状态又打破了王海宾的认知,只见这支三万多人的大军在混乱中激发出了庞大的战斗力,这样凶狠的架势,安西军稍有不慎,就得被他们吞没。
王海宾看着后面吐蕃大军的紧咬,他看着前方的方向,向左是娘池河谷的山口,那里还有一些吐蕃残兵,但是不足为惧,安西军冲向那边,可以逃出山谷,如果战局不利可以撤退。
向右是娘池河谷的更深处,那里是吐蕃大军的庞大的营阵的所在地,眼下吐蕃大军的营阵应该是空出来了,毕竟所有的将士都已经出击迎战安西军,但是那里毕竟是吐蕃人经营的地盘,不宜深入。
应该向左边突围,冲向河谷的山口,占下一个进可攻退可撤的主动局面。
就在王海宾决定率领前锋向左侧转向之际,他听见后方中军传来号角声,随即大都护的亲卫飞奔上来传令,亲卫喊道:传令!转向东侧!攻击敌军营寨!
王海宾闻言一愣,东侧就是右侧,就是吐蕃人的营帐深处。
大都护的决定,是深入吐蕃人的地盘,放弃了向西边娘池河谷山口寻求撤退的机会。
王海宾心中犹豫,但是他在行动上没有犹豫,他立即调转马首,转向右侧东面,同时喝道:全军向东侧深入!
王海宾率领安西军前锋飞速转向,大军奔腾向右侧东面,深入娘池河谷深处。
王海宾飞奔了数百米,他很快明白大都护的考量,只见深入娘池河谷之后,地势明显地变高,也就是娘池河谷深处是一片较高的坡地。
随着安西军六千将士奔上坡地,这支骑兵占据了高处,如此一来,后面追击的吐蕃人的弩箭射击不得不变成朝上设计,因此射中安西军的概率就大大地降低了。
眼下吐蕃大军的来势虽然凶猛,但是毕竟吐蕃大军大部分是步兵,步兵追击骑兵追得再快再凶,也没法一下子撵上,所以眼下吐蕃大军追击安西军的主要手段还是靠弩箭。
随着吐蕃大军的弩箭攻击力大减,安西军面临的追击压力也减少了许多。
至于大都护是如何知道转向东面之后地势会变高,这是薛绍凭经验判断的,一般而言在河谷中安营扎寨,最怕的是遇江河泛滥,遇天降大雨造成水淹,所以大军在河谷中安营扎寨都会选择地势高的地形。
薛绍此前已经得到斥候的情报,进入河谷往东半里地之内就是吐蕃大军的营地,薛绍再结合自己实地看到的情况,他判断,既然往东去就是吐蕃的营地,那么那里的地势必定是一片高地。
而且按照眼下的战况,吐蕃大军为了对付他们已经豁出了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吐蕃军队不太可能在营地中留有战斗力,而且鉴于是在营地半里地之内作战,吐蕃大军也没有必要在营地内留下防守的兵力,所以薛绍判断,眼下吐蕃人的营地里面是一片空虚的。
再加上,吐蕃大军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而且他们是在境内作战,周边没有敌人,所以他们的营地不会排布防御工事,所以安西军可以放心地朝空虚的营地进攻。
王海宾带领安西军奔上高地之后就看到一片平坦的平原,这里果然是一片驻军的好地方,高地平原上气候干燥,地势高企,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四周,在不远处就是吐蕃大军的营地。
如同薛绍所料,此时吐蕃大军的营地一片空虚,没有防御的驻军,也基本没有用于防御的工事。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