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3章 游弋扰乱

    随着安西军的奋力冲击,吐蕃侧翼军队的阻截很快被冲破,毕竟这些阻击的吐蕃军人是侧翼的偏师,而且在阻击战中立足未稳,他们自是难以挡住安西军骑兵阵的冲击。

    王海宾率领骑兵阵突出重围,他迅速观察局势,吐蕃大军以雁形阵试图包抄围剿他们,而此时这雁形阵的一面侧翼已经被他们击穿,他们的身后是追击他们的另一面侧翼。

    所以眼下吐蕃大军的阵容像一只试图用双翼捕捉猎物的大雁,只是这只大雁断了一翼,同时,这只大雁的另一片侧翼正飞快地收拢,继续扑向目标。

    游弋!

    王海宾脑海中闪出这两个指令。

    眼下的局面已经开始趋于乱战,安西军突围之后重新寻找冲击的方向,吐蕃大军更是经历了两次混乱,第一次是吐谷浑大军溃逃,第二次是试图包抄夹击的侧翼被击破,所以吐蕃大军此时的阵型也已经趋于混乱。

    这个局面就看哪一方能够稳得住了,稳不住阵型,先陷入混乱的那一方必定会失败。

    王海宾想清楚,这个情况,他必须率领安西军快速移动,毕竟他们的优势在于骑兵的速度机动性,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有序的移动,并不断实施威胁与佯攻,这就是对敌军最好的扰乱。

    于是王海宾带领安西军朝着吐蕃大军的东侧开始游弋奔袭,并用箭发式白磷弹对敌军做远程攻击。

    薛绍坚守在中军阵中守着中军大旗,他看着前锋王海宾的疾奔,这是个正确的选择,不能与敌军大军正面碰撞,这次面对的是噶尔钦陵的精锐亲兵,这支军队由噶尔钦陵军队中的精华部分组成,面对这支大军,不能像以前一样试图用简单直接的击溃战解决战事。

    而且眼前这支安西军骑兵军团的优势就在于清一色由经验老辣的老兵组成,这支精锐军队能够实施最为极致的战术,如果是一般的骑兵军队,是不敢实施这样的突围游弋袭击的,因为执行这样的战术的难度实在太大,首先是突围之后还要保持阵型继续游弋,这个难度太大,骑兵军队在高速的移动之中很难稳定住队伍的形态,很容易发生队伍断裂,首尾难以相顾的状况。

    还有,就算是队伍能够保持住阵型继续游弋,还需要寻找机会进行突袭,这对于军队的素质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一般的军队压根就不敢执行这样的战术,因为一般的军队不敢保证自己在游弋周旋之中还能保持着阵型不乱。

    就像后世的蒙古骑兵,之所以能够纵横天下无敌手,其在战术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军队核心的蒙古骑兵的战斗素养极高,能够执行各种超常规的、寻常军队难以想象的游弋干扰战术。

    蒙古骑兵最常见的战术也无非是突袭,然后靠骑兵的高机动性对敌军进行游弋骚扰,蒙古骑兵一般会与敌军保持距离,用威力强大的蒙古短弓作远程射击,保持对敌军的杀伤和干扰,让敌军追不上,战又不得,退又不得,如果敌军试图撤走避战,蒙古骑兵就会反过来作追击,这样使得敌军更加容易陷入崩溃的境地,所以迫使敌军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蒙古骑兵就靠这样的游弋骚扰消耗敌军,让敌军陷入混乱,最终不得不露出破绽,蒙古骑兵将可以抓住敌军的破绽,一举击溃之。

    薛绍率领的这支安西军是有能力执行蒙古骑兵类似的游弋骚扰战术的。

    此前王方翼和王海宾率领军队演练过游弋骚扰的战术,但在大规模的作战上使用这套战术,这还是第一次。

    只见王海宾率领六千安西骑兵向着北侧游弋,与吐蕃大军保持着五十米开外的距离,众骑兵一边游弋着,一边用白磷弹射击。

    随着安西军游弋着掠过吐蕃大军的整个军阵西线,吐蕃军队开始显出骚动。

    噶尔钦陵镇在吐蕃大军的中军大旗之下,看着安西军的战术,脸色冰寒。

    噶尔钦陵原本看着安西军朝着他的中军方向攻来,他是心下大喜的,攻他的中军,刺穿他们大军的阵型,这是安西军素来惯用的战术伎俩,如果这一次战役安西军仍是用这样的战术,那就正中噶尔钦陵下怀了,他的中军集中了他的亲卫精锐,安西军想要攻破可不容易,同时他的大军已经对安西军实行包抄围剿,安西军如果攻过来,就会彻底陷入他的口袋阵中。

    谁知安西军并没有中他的计策,只见噶尔钦陵的大军即将合围之际,安西军骤然调转方向,朝西侧攻去,并且一举击破他西侧侧翼的包围,击破了他的包围圈,而且摆脱了后方包围圈的追击。

    噶尔钦陵更感到被动的是,安西军打破包围圈之后,迅速地沿着他的西侧大阵展开游弋,这更让噶尔钦陵感到棘手。

    原本他还是怀有很大的胜算,就算是安西军打破他的包围圈,他仍然保有胜算,因为就算安西军突围出去,这等于双方重新站稳脚跟,继续摆开对垒的架势,而噶尔钦陵仍然握有三万多兵力的绝对优势,安西军则是经过一轮冲击,已经消耗了不少体力,对于安西军这样远程奔袭的骑兵来说,一旦停下来,或者一轮攻势不能得手,就要面临大量的消耗。

    唐人说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道理用在眼前的安西军身上再合适不过。

    所以噶尔钦陵原本是不慌不乱的,他计划的是立即重整阵型,与安西军摆开集团会战的架势,目的是将战争拖入静态,发挥出吐蕃大军的人数优势。

    但是眼下安西军不但让噶尔钦陵的包抄围剿没能得逞,而且以眼下的情势看来,连噶尔钦陵迫使局势进入两军对垒的格局的图谋,也可能被安西军打破,因为安西军突围之后没有进入静止调整的状态,这支骑兵没有停下马蹄,而是继续奔腾,立即环绕吐蕃大军的阵型开始游弋,并用远程射击进行战术扰乱。

    这样的作战方式,饶噶尔钦陵打了一辈子的仗,却是未曾见识过。

    能够实现这样的作战手段,这支安西军的能力仍是超出了噶尔钦陵的预估。

    此时,噶尔钦陵眼看安西军的兵锋已经掠过他们军阵的西侧,绕到了他们的北边,还在继续扰乱他们,噶尔钦陵脸色冰寒之中透露出掩饰不住的焦虑。

    因为吐蕃大军已经开始显出乱象,这支大军有三万余人,虽说这些将士大部分是老兵,纪律性较高,但是面对唐人这样的扰乱,仍是不免会出现部分队伍失控的现象。

    毕竟从与唐军接战开始,吐蕃大军一再失利,两万前锋被击溃,这一番接战,己方先是溃败了一轮,包抄围剿又没有成功,众多吐蕃将士早已是满腔怒火,不免心浮气躁,加上眼下看着唐军游弋骚扰,完全占据了这场战事的主动权,吐蕃军队各部不禁愤恨,开始出现有不少吐蕃军人试图擅自出击追击唐军的状况。

    对于噶尔钦陵来说,这是最糟糕的状况,因为这预示着他即将对大军失去控制,这支大军可能会陷入混乱,而这正是安西军最希望达到的效果。

    此时安西军已经游弋到吐蕃大军的北边,只见密集的白磷弹从北边袭向吐蕃大军,但是眼下吐蕃大军最为陷入混乱的还不是军阵的北边,而是军阵的南部。

    放才噶尔钦陵派去包抄围剿安西军的两翼的将士攻到吐蕃大军军阵南边去围剿安西军,但是他们没有完成围剿,只能看着安西军打破包围圈,突向西侧,又向北边游弋而去,这些包抄到军阵南边的吐蕃将士一时失去了战术目标,他们一下子不明白自己应该执行什么命令,虽说噶尔钦陵的军令马上传到,命令他们暂缓追击,整顿阵型,但是大批已经在移动作战的将士却一时无法停下动作,他们与其他吐蕃军人一样对这支安西军满怀愤恨。

    这支安西军一再陷他们于不利,不仅攻陷了他们的首都,而且敢于远途奔袭他们,还在眼前的大战中打得他们难以还手,陷入被动,吐蕃军人们的愤怒已经上涨到顶点。

    此时对这些身处吐蕃军阵南边的吐蕃军人来说,他们感到严重的挑衅,对于这些高原上的男人来说,不能忍受异族人如此的侮辱。

    因此吐蕃军阵南边出现明显的混乱,吐蕃军政南边的众多军人开始向北方追击,这些军人大约有万人之众,他们追向安西军,试图杀伤敌军。

    噶尔钦陵第一时间就看到军阵南边的乱象,他立即派出将领前去稳住南边的军人们,但是南边的混乱已经形成。

    噶尔钦陵看着安西军在北边继续游弋着,眼看动向即将袭向他的东侧,他面临艰难的抉择。

    噶尔钦陵没有时间思考,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他立即下令:精锐突向东侧,阻击敌军!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