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章 安西军在逻些城的贸易

    薛绍相当笃定,因为日后的历史已经证明,茶叶是吐蕃人最主要的刚需品之一。

    吐蕃人接触茶叶,是从五十年前文成公主进藏开始,文成公主进藏将茶叶带给了吐蕃人民,但是茶叶只在吐蕃的顶级贵族中间流传,因为吐蕃高原自身不产茶,所以茶叶在吐蕃民族之中的流通非常的慢,直到这个时代,大部分吐蕃人还没有接触过茶叶。

    但是茶叶仍是在吐蕃民族中间渐渐流传开来,吐蕃人民饮用了茶叶之后,就再也离不开这种饮料了,因为茶叶符合吐蕃民族的饮食刚需。

    吐蕃地处高原,氧气稀薄,茶叶能够缓解高原反应,还有提神效果,能让吐蕃人感到身体舒适。

    另外,吐蕃高原青菜产量很少,吐蕃人平日饮食主要是各种油腻食物,摄入脂肪多,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少,茶叶能够消解油腻,替代青菜补充维生素等身体必需元素。

    所以茶叶对于吐蕃人民来说是生存的刚需。

    加之吐蕃高原不产茶,所以茶叶成为吐蕃王朝向中原王朝进口的生活刚需品。

    后世的宋王朝就是运用茶马互市,向吐蕃出口茶叶,用这样的贸易手段进行对吐蕃王朝的抑制。

    所以眼下薛绍很笃定,目前吐蕃人对茶叶不感冒,但是随着安西军大规模地将茶叶运输进来,并通过贸易的手段播撒开去,很快吐蕃人就会发现他们对茶叶的需求和依赖。

    在日后安西都护府与吐蕃王朝的贸易中,茶叶必定会扮演主要的角色,所以不怕吐蕃人眼下看似对茶叶不怎么感冒,很快吐蕃人就会发现他们对茶叶的依赖。

    以薛绍估计,日后安西都护府对吐蕃的茶叶出口将超过棉布和粮食,茶叶将成为安西都护府销往吐蕃高原的最大宗商品。

    薛绍看着逻些城内的贸易很快形成了规模,他问道:城外对吐蕃平民的贸易呢?

    宋璟答道:回大都护,今日将城内的贸易秩序建立了,明日我们便会在城南搭建集市,对周边的百姓展开贸易。

    薛绍:很好。加紧操办,对奴隶阶层的贸易比城内的贸易更加重要。

    宋璟答道:臣等明白!

    这一天从天亮直到暮色降临,逻些城内一直是一派烈火烹油般的景象,布达拉宫南边的集市更是人头涌动,逻些城内的贵族倾尽钱财抢购货物。

    尽管逻些城内的贵族拿出了家底钱财,想要大批量地抢购货物,但是按照安西军的规矩,所有的家族一视同仁,只能购买定量的商货,只要已经购买了规定数量的货物,哪怕你拿出再多的钱财,也不能购买更多的货物。

    逻些城的贵族当然知道眼下安西军售卖的货物的价钱远比市场价格低,他们当然想要囤积更多的这些低价货物,但是不论他们使出什么手段,他们都无法获得更多的货物,他们试图收买安西军的军人,但安西军军纪严明,不会给他们收买贿赂的机会,他们试图拿出更高的购买价格,这安西军更是不买账。

    经过一天烈火烹油般的贸易,逻些城一半以上的家族都买到了规定数量的商货。

    此时,安西军运来的货物已经消耗了四分之一。

    随即,姚崇和宋璟按照原定的计划,将剩下的一半以上的货物连夜运到逻些城的城南,城南已经事先搭建好了集市,安西军将货物囤聚完备,准备迎接第二天对逻些城周边的吐蕃平民的贸易。

    第二天的贸易如期展开,逻些城内的贸易依然如同烈火烹油一般,还没有买到规定量商货的吐蕃家族继续拼命地抢购商货,已经买到商货的那些大家族则无孔不入地变着法子想要买到更多货物。

    同时,城南集市的贸易却是出乎意料的冷清,这个集市是不面向任何逻些城内的吐蕃家族的,这个集市的商货只卖给逻些城外的吐蕃平民,也就是奴隶阶层。

    但是吐蕃的奴隶阶层素来对唐人更加缺乏信任,他们信息闭塞,不愿意与唐人接触,更不愿意接近这些占领了逻些城的唐军。

    一整天下来,逻些城南的集市只迎来几十个吐蕃平民,这些平民到集市上看了看货物,对于棉布和粮食,他们是感兴趣的,毕竟这些平民百姓吃饱和穿暖都是成问题的。

    这些平民百姓普遍还是满怀戒备,但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唐军运来贩卖的这些货物价格非常低廉,这些吐蕃平民普遍没有货币,但是按照唐军给他们的价钱,他们一头牦牛可以值八千唐钱,而八千唐钱可以买四千斤唐人运来的粮食。

    四千斤粮食,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三年的口粮了。

    也就是说,一个五口人的家庭,只要养出一头牦牛,就能够解决一家人三年的吃饭问题。

    这些吐蕃平民听见唐人的解释,他们的反应仍然是不相信的,他们常年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遇到严冬时节,冻死饿死的人更是数量众多。

    以往养一头牦牛,能够满足一家人半年的生计就不错了,而如今唐人说养一头牦牛就能换来全家三年的口粮,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真有这样的好事,这儿岂不是变成天府之地了?

    吐蕃平民普遍仍是不相信唐人的,毕竟这些人是侵略他们土地的异族,对于异族不战争就不错了,如何还能与异族做生意?

    但是仍然有些吐蕃人对于唐人开出来的丰厚条件而心动,于是在这天傍晚,就在集市即将关闭的时候,有两户吐蕃平民拉着他们的牦牛来了。

    对于这些吐蕃平民家族来说,牦牛普遍是这些家族最主要的财产,他们拿出牦牛来贩卖,着实是动了他们家庭的根本。

    这两户家族满怀忐忑地将牦牛交给唐军,他们惊恐犹豫,不知道将家庭几乎唯一的财产交给唐人,会换来什么,如果唐人继续欺压他们,吞没他们的财产,那么他们的家族可能万劫不复。

    守在逻些城南集市的唐军等了一整天,宋璟负责着这里的商贸之事,他看着一整天下来没有做成一单贸易,他也是心急如焚,这般下去该如何交代?

    完不成任务,将耽误整个安西军的战略部署。

    眼下看着集市临近结束时,总算有两户吐蕃人前来贸易,安西军众军人连忙操办贸易之事,他们迅速分别对两头牦牛进行估价,然后按照价格分别将三千五百斤和三千八百斤番薯土豆交易给这两户吐蕃人。

    这两户吐蕃人原本还在犹豫纠结着,直到他们看到唐人给他们送上小山一般的粮食,他们感到简直是在做梦一般,一头牦牛,就能换得这般巨量的粮食,这么多的粮食,要运回去都要花好几天的时间,他们家中还得找地方才能存放这么多的粮食。

    这两户吐蕃人如梦方醒般将这些巨量的粮食运回家中。

    对于守在逻些城南集市的安西军来说,他们仍然心急如焚,比起逻些城内一天就将商货售出一半,生怕商货被无序抢购,面向逻些城外平民阶层的售卖却是如此艰难,一天才卖出两户人家的商货,这样下去,这贩卖商货之事能办得成吗?

    宋璟更是心急得一夜未眠,他睁着眼睛直到第二天天明之际,他看见一伙人马从远处赶来。

    只见那些人马都牵着牦牛、马匹、羊,甚至还有刚猎杀的羚羊等货物,朝着安西军的集市赶来。

    这些吐蕃人来到集市前,用吐蕃语,问着,用一匹牲畜就能换得小山一般的粮食,这是不是真的?

    原来昨天傍晚换了粮食回去之后,他们带回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夜之间传出大片的地域。

    吐蕃人民听说拿出牲畜可以换回一家三年的口粮,他们都大为惊诧。

    吐蕃人以放牧为生,如果一头牲畜可以换三年的粮食,他们大可以将牲畜换掉,然后再养一批牲畜,一头牦牛三年就长成,羊、马更是一年到两年就长成,他们可以用换得的粮食养出成批的牲畜,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富裕了。

    这样的账这些吐蕃人是算得清楚的,所以第二天一早,这些吐蕃人就牵着牲畜来了。

    宋璟和众安西军的将士看着大量的人涌上门来,他们如梦方醒,他们连忙接待这些吐蕃人,按照流程给他们带来的货物估价,然后将能够换取的粮食、棉布的数量告诉他们。

    这些吐蕃人不识字,甚至算不清数字,安西军的将士带着他们看粮食和棉布的实物,比划着告诉他们能够换取的粮食和棉布的数量,这些吐蕃人仍然将信将疑,觉得这等的好事着实是有些难以相信。

    这些吐蕃人于是与安西军完成交易,他们换得许诺的小山一般的粮食。

    这些吐蕃人自是欢天喜地的,他们才知道世上真有这般的好事,他们于是将粮食轮番运回去,又将消息继续散播开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