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3章 荣光激动

    朱载墐离开后,毡军还是激动了很久。

    这些人九成以上是第一次到县城以上的地方。

    百分之百是第一次进入王府这么巍峨壮丽的所在。

    此前他们见到的大人物无非就是县衙门里当差的书吏衙役,最多有举人老爷在乡里活动时,他们会远远的看一眼对方的二人抬软轿和高脚牌,除此之外,他们就没有什么机会见什么贵人,开什么眼界了。

    今天此时,他们不仅从村庄到了府城,还进了王府。

    又被亲王接见。

    这种荣光和他们感觉到的荣耀感,后世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宁思忠在激动的发抖的同时,隐隐也是感觉到荣王殿下似乎很眼熟。

    宁思忠的眼神极好,比普通人视力要好的多。

    近来他也在学射,到宁家庄训练毡军的仪卫武官感觉宁思忠是个学射的好苗子,不学射太浪费了。

    在穿着赤罗红袍的朱载墐出现之时,宁思忠感觉殿下相当眼熟,似乎是见过面的熟人。

    但脑海之中想来想去,一时却想不起来了。

    荣王接见过后,从玉熹门进了内廷。

    然后仪卫亲军们关闭了东华门和西华门,宦官们关闭了玉熹门等内廷大门,将内外廷隔开。

    暮色深沉,到处点亮了宫灯。

    宁思忠等人提着灯笼,将新来的毡军引入在外廷准备好的房舍。

    整个王府占地极广,外朝宫殿群主要是由承运殿和若干殿阁组成。

    也是有相当多的配殿和院落组成。

    毡军不过千人,王府在外也没有多少产业宅邸,各郡王府虽是陆续收回,但郡王府规模都不大,沿着王府展开,最多都是三进或四进的普通宅邸,只是各郡王府都各有一座主殿,这一点和普通的民宅不同。

    王府建立各司之后,将会陆续招募官吏充实诸司,外朝殿阁肯定不够用,陆续会启用各郡王府为办事的衙门。

    由于五郡王犯事,各王府的镇国将军,奉国将军等宗室,要么被免爵黜为平民,要么押到凤阳关押去了,对朱载墐和荣王府来说也是件好事。

    这些毡军,出于格外的考虑,就是直接安置在王府外廷中居住了。

    这其实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就算京师的大内其实也是有外官入住。

    当然是在外朝入住,比如在内阁会有轮值人员,六科也有。

    皇帝在西苑也有值房,经常半夜召严阁老或徐部堂入西苑奏对,然后就近就在西苑里住下了。

    皇城禁军也是在外朝和各城门巡逻。

    大内中都无法彻底禁绝男子入内,更不要说王府了。

    宁家庄的百余人被安置在西华门附近靠近城墙墙基的一排房舍之中。

    每间房里是总务司提前备好的架子床,桌子,柜子等物。

    外间有一排棚子,有搭好的灶台和一长溜的桌子。

    放下行李后,各人看着暮色中的重檐拱斗,金黄色的宫殿群逐渐隐没于黑暗之中。

    所有人都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感觉。

    长途跋涉后又站了军姿,跑圈训练后被殿下接见。

    所有人的精神和**都格外疲惫。

    天黑透之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大伙儿都吃饱了,粘稠的米粥加上饼子和咸菜,每个人都吃的挺满足。

    宁思忠也挺着肚子在四周散步。

    各人都有些小心翼翼的模样,很多人想用手摸红色的城墙,却是又把手放回来。

    还是感觉有些局促不安。

    好在接下来军政司的人又过来了。

    给所有人登记入册。

    问询家庭住址和亲人姓名。

    “各人在王府训练期间的俸禄,包括赏赐,都是由我们登记了,然后由王府军政司负责送到各位的家里。”

    一个军政司的吏员大声道:“这都是殿下的意思,替大伙儿想的周全,不能叫你们背着谷子回家是不是?”

    众人轰然应着,然后都笑起来。

    从进入王府至今,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无不叫这些汉子们感觉敬佩,尊敬,还有归属感。

    原本他们只算是王府外围。

    看到那些穿官袍的官吏感觉敬畏和疏离。

    对那些披甲的仪卫官兵,则是感觉和自己不同,人家是正经武官,咱们只是庄稼把式。

    到现在点滴举措,使这些毡军心里的疏离感减轻了极多。

    所有人都是在心里暗暗想着。

    原来殿下对咱们这般重视。

    咱们也是王府倚重的力量。

    不是外人,也不是假作样子哩!

    “另外啊……”军政司的官员看看四周,假做小心的道:“只要不太懈怠,好生训练,考核时是没有哪一家弄到末等去的。只要你们稍稍争口气,不说优等翻倍赏赐吧,最少也能上等,到时候除了集训的两石粮,各人最少能多得两石,四石粮带回家,想想一家子怎么个高兴模样?”

    “咱们得多谢殿下。”

    “哎,哎!”有人拍腿道:“咱这一百多斤是卖给殿下了。”

    “只要不叫咱造反,殿下叫咱干啥就干啥。”

    众人哄笑起来。

    军政司的人笑骂道:“不要胡说八道,这是犯忌的话。”

    虽是这么说,但各人都是感觉好笑。

    殿下造什么反,人家就是大明亲王。

    哄笑声中,宁思道再次找到了宁思忠等人。

    这一次宁思道已经是下值了,但他没有离宫,晚上就在值房里睡一晚。

    大伙彼此再次问好,宁思忠将宁思道母亲托自己带的一些物品取出来。

    是一些腌菜,自家纳的鞋底之类的物品。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以虽然宁思忠没离家多久,宁母却是托人带了满满一包裹东西来。

    宁思道抚着包裹,沉声道:“等再过几个月我典个宅子,会将娘亲接过来。”

    宁思道父亲早逝,是母亲将他一手带大,所以对母亲感情极深。

    “五弟考虑的是,”宁思忠点头道:“最好是赶紧娶个媳妇,好侍奉婶子。”

    这种思维在此时是相当合理的考虑,宁思道也是笑着应下来。

    宁思忠又笑道:“五弟俸禄多少,就能典房子了?”

    “月俸十石,也可以按市价折银,”宁思道笑道:“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或是要典房,娶亲,可以预支一年左右的俸禄,常德府房价不贵,二进五六间房的小院,四十两到六十两银可以典下来,我家原本有些积蓄,再预支一些俸禄银,差不多也够了。有了房舍安下家来,就能把娘亲接过来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