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乃是所有唐人的忌讳。
当年隋朝何等强盛,炀帝杨广,正是征用数百万丁夫,一心要修大运河,结果耗空了国力,致使民怨沸腾,天下凶凶。
大运河才修到一半,隋朝便烟尘四起,李家才能趁势举事,一举颠覆隋朝。
新朝建立,李渊君臣皆以前朝为教训,不敢擅自征用民力兴建土木。
李渊登基三年,连一座亭子都没敢修建,更何况是重拾杨广留下的残局,重修大运河这等史无前例的大工程。
现下,李玄烈却公然提出,要重修大运河,李渊岂能不震惊。
“父皇,儿臣反对!”
一片震惊中,李世民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瞪着李玄烈,大义凛然道:“重修大运河,必定要征用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服役,定会使民怨沸腾,我大唐岂不是要重蹈前隋覆辙,三弟,你这进言居心何在!”
“儿臣也反对!”
李建成不甘落后,一声大吼,也跳了出来。
“大唐初立,各州正休养生息,恢复民力不说,朝廷更是国库空虚,哪有那么多的钱来重修大运河!”
二王一带头,众朝臣们纷纷进言,极力的反对李玄烈提议。
就连裴寂,陈叔达这等老臣,也委婉的表示,重修大运河不妥。
李玄烈神情平静,一言不发,任由众臣群起反对。
李渊重重咳了几声。
众臣这才收敛,大殿重新安静下来。
李渊道:“玄烈啊,修建大运河,江南的粮赋就可走水路,畅通无阻的直达洛阳,这其中的好处,朕何尝不知。”
话锋一转,李渊又叹道:“只是前隋覆没,皆是炀帝强修运河开端,这血的教训历历在目,朕不能不有所顾虑呀。”
李玄烈一拱手:“父皇小看儿臣了,前隋覆没的教训,儿臣岂能不记得,儿臣既然敢提出重修大运河,必然有办法,不会令我大唐重蹈覆辙。”
此言一出,李渊眼眸中,立时闪过一道精光。
不重蹈隋覆辙,又能修好大运河,这等天大的好事,岂能不令他兴奋。
“修运河就要征用百姓服役,一征用百姓,势必会掀起滔天民怨,三弟,这鱼与熊掌,可不能兼得啊。”
李建成冷笑着瞟向李玄烈,言辞语气流转着讽刺。
李渊对李建成的态度不悦,但对他的话却持赞同,眼神重新狐疑起来。
李渊却冷笑道:“晋王忘了吗,我大唐除了本土,还有西域,波斯,还有罗马!”
李建成一怔,瞬息间没转过弯来。
李玄烈目光看向李渊,一指西面:“波斯罗马诸都护府,丁口加起来何止五千余万,用他们来修大运河,父皇还会担心我唐民怨沸腾吗?”
李渊苍老脸上,涌起无限惊喜,眼前豁然开朗。
李建成和李世民,乃至朝堂众臣,亢奋激烈的表情,顷刻间也被压制了下去。
他们的格局,终究远逊于李玄烈,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解决之策。
这一刻,他们终于开始体会到,李玄烈西征波斯罗马,所带来的巨大回报了。
“好好好,玄烈的办法,稳妥周全,甚合朕意。”
李渊笑的合不拢口,对李玄烈是赞不绝口。
这时,李世民却又道:“话虽如此,但波斯罗马离我大唐万里之遥,中间又隔千山万水,道路极为不便,想要征用数百万西方人,前来大唐修建大运河,其中难度三弟可曾想过?”
“秦王多虑了,你都能想到的事,我岂会想不到。”
李玄烈一声冷笑,目光再看向李渊。
“启禀父皇,儿臣在归唐之前,就已下令留守各都护府,强征波斯罗马人,修筑西起地中海东岸,东至长安的驰道。
这条驰道修成,绵延万里,西方的劳力和财富,便能畅通无阻,源源不断的送往我唐。
那时,我大唐再修大运河,乃至一切工程,都将无需花一文钱,更无需征一名我唐子民服役!”
李世民哑然,再也说不出半个反对之词,黯然的退了下去。
众臣也哑口无言,一双双惊叹的目光,仰望向李玄烈身上。
修筑贯穿东西,绵延数万里的驰道,这是何等开天辟地般的奇思妙想!
如此格局,纵然是当年的秦始皇,亦要逊色三分。
眼前少年靠山王,竟能有如此匪夷所思的格局,岂能不叫众臣震撼。
不仅是震撼,更令他们黯然惭愧,自叹不如。
“玄烈深谋远虑,古今罕见,我李渊能有这样的儿子,当真是天赐的恩泽呀.....”
龙座上,李渊望着李玄烈,微微点头,心中感慨万千。
便在这时,御林卫入殿。
“启禀陛下,突厥联合高句丽,分兵两路入境,幽州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