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章能省则省

    陆绍吩咐诸人今早直接各自去学堂,徐业明带韩学铨、郭秋元等县学的成员先去布置会场,中午大伙到县学礼堂集合,可是他遗漏了一人,结果早上还是被吵醒了。

    吕素文学妹来了。

    陆会长。不好意思,一早来打搅你。

    没关系,里面请。

    吕素文没说昨晚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从挎包里掏出四卷整整一百大洋交给陆绍,陆绍看着沉甸甸的大洋犯愁了,联合商号还没有成立,大家都把投资的大洋交给他,银票倒也摆了,这是这大洋,总不能满大街背着走啊。

    去钱庄兑换,有花费啊,过一两天就要去订货,根本犯不着。

    吕素文离开前陆绍请她帮个忙,让吕老大给黄镇长和柳家大嫂传个话,就说商谈的事有眉目了,请柳家大嫂和黄成业立刻来府城。

    吕学妹。等一下。吕素文走到大门口,陆绍想起吕老大的事赶紧追出去。

    吕素文听了有些为难,她说爹爹本来有意过来做事,如今投了整整一百个大洋,就怕吊死在一棵树上,还是决定做跑船的差事,好歹有个保证。

    ‘吕老大是有些见识的人物,他尚且如此别人可想而知,看来这一百大洋对于家境一般的成员来说已经是个大负担,这般患得患失可做不好事,晚上得透露一点给他们吃颗定心丸。’某人寻思着。

    长洲县衙来的工匠叫老潘,陈淑蓉介绍来的叫老魏,两人辰时几乎同时来到钓鱼学社大门口,抬头看见对方微微一笑,都是老相识。

    二十块大洋的工钱,工期一个月结束,这报酬的确诱人。

    既然是梅梓和陈淑蓉找来的人,陆绍也不客气,寒暄过后直接把自己的大致规划告诉他俩,等老魏和老潘脑子里有了概念再把图纸拿出来。

    南大街,每十步竖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填满泥土种树,两只大缸之间竖三根一人一搭手高的木柱子,柱子之间竖两层芦苇席子,席子上糊泥巴权当泥墙。

    陆会长。木柱子即便燎过火,可要是插地里的话,不出三年就得蛀烂了,不划算,省钱的法子倒是有,隔离街面只要垒上泥墙就成,省钱省工时。老潘听了陆绍的介绍首先开口提意见。

    陆绍摇摇头:老潘。问题是衙门不允许在南大街筑墙啊。

    这两人算是明白了,就是搭个路面屏风,这简单嘛。

    签约就是三年,陆绍岂会花大钱做百年工程,到时候都是谈判的筹码,再说如今就这么点资金,得先把架子搭起来开门做生意。

    松木柱子十二大洋一根,请店家燎火花费一个大洋,其余辅料三个大洋,再加芦苇席子和人工,仅仅隔离十步街面就得花费四十五个大洋,再加四口大缸,南大街隔离要了陆绍六百个大洋。

    两位老工匠把花费算给陆绍听,他们有专门的渠道买材料,比徐业明询问的价格要便宜一些,可陆绍还准备在城墙根街面搭建简易屋子用作铺子,这钱哪够花啊?

    两位工匠听了陆绍的打算皱起了眉头,再简易的屋子也比搭路面屏风耗费多,单单木料就得用二十大洋一根的,一个铺面光这笔钱就得花费近两百大洋。

    怎么要用这么多木料?陆绍听的糊涂。

    陆会长。这铺子可不是南大街的隔离墙,木料少了怕撑不住,冬季大风一刮只怕会出事。老魏担心道。

    老魏。难道就不能用砖块、泥块代替?

    啊?老潘、老魏一听也糊涂了。

    三人接着说了一通才明白误会了,城墙根街面因为不是主要通道,可以用砖石泥块搭建铺子,这就省钱多了。

    底下垒三层砖防水,上面砌泥砖,只需在左右两墙的中间各立一根木柱子,再加一根小号的大梁,而且柱子还可以与隔壁的铺子合用,算下来省了一大笔钱。

    每个铺面五步进深五步宽,一共才二十间铺面,这是陆绍的人情,都是为关系户准备的,不用说,余家甜点铺子肯定是打西第一间;当然,铺面给你你不要,过后可没有后悔药,反正陆绍的人情到了。

    陆会长。你们学社的这个项目恐怕与吴县也有点儿关系吧?算完修建屋子的费用后老潘迟疑着问。

    三个月之内免费,往后减半收取税费,县衙拿大头,当然有关系咯。

    老潘听了一拍大腿说:这就好办了,打泥砖和力气活都可以交给黑衣人干,能省下一大笔钱。一旁老魏听了连连点头,陆绍眼睛一亮忙问缘故。

    老潘说县衙都有一支黑衣人劳工队,如今应该在城外挖沟渠、通河道,既然这工程县衙有好处,理所当然得让他们差遣黑衣人前来干活,陆绍只要负责他们的口粮就成。

    有这样的好事?

    只要县尊大人不反对,一般都没问题。

    陆绍心想董师爷欠着自己两个人情,这种动动嘴皮子的事,又不要他们拿一个铜板出来,想来没问题。

    老潘趁热打铁,说自己有个徒弟专门负责打泥砖的,只要给他人手,半个月保证把晒干的泥砖整好,陆绍只要租一些大车把泥砖运进城即可。

    你请他来,十个大洋工钱。另外若工程如期完工、质量合格,你们三位每人五个大洋的赏钱。

    谢谢东家。

    两块空地,外面那块给府城的流动小摊贩,一个摊位两步宽,一晚只收两个铜钱的租金,里面那块给街坊们调剂,陆绍只需要在每个摊位垒一个半人高的马灯座子,同时也作为摊位的分界线,一举两得。

    最后东西两头栅栏一竖,大功告成,就等开张大吉。

    谈完事情陆绍请他们三人明天正式上工,自己把大门一关径直往吴县县衙而去,兵贵神速,想必董师爷不会拖后腿。

    县衙可不是想进去就能走进去的。

    皂班老曹见了陆绍挺客气,马上派副役跑进去通报,不一会老刘出来请陆绍入内,这规格,可是有头有脸人物的待遇。

    ‘同流合污果然办事比较上道。’

    董师爷也在等陆绍的回音,得到通报马上去会客室等候,这回见面两人不再绕圈子,没那个必要,陆绍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表示有黑衣人干活的话,工期大概能提前十天左右。

    这倒不是问题,只是县衙也有疏通河道沟渠的任务,做到一半撤下来只怕有闲话。

    董师爷。吴县又不是不疏通,只不过工期向后推二十来天而已,又不耽搁什么事,先办要紧事务嘛。

    嗯。一会我问问顾县尊。董师爷点点头。

    陆绍喝了一口茶对董师爷说起钓鱼学社成员自发成立联合商号的事,表示学社成员觉悟高,决定大伙出资承担风险,不拖累钓鱼学社、不花街坊们的善款。

    他们这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

    董师爷听了连连摇头,明明能用善款抵押风险,年轻人就是冲动;他知道钓鱼学社有梅姑娘、陈姑娘这样家财万贯的成员,估计其他人员出不了几个钱,剩余的大概有她俩包办了。

    陆绍他们联合在一起,董师爷当然不愿意参与,只是如此一来,他要的那间铺子就突兀出来了,过户的时候瞒不了人。

    陆绍给董师爷出了两个主意。

    以支持南门开发的名义不痛不痒吆喝衙役们参与投资,就当做善事,这不是摊派,想来没几个角色愿意参与,最后董师爷独得一份。

    第二是老老实实去时书吏那里过户,眼下虽然没什么,往后升值了、赚了钱可能会有闲话,这事得董师爷自己考虑。

    时书吏口紧,这事就交给他办,你那边得亲自办理,绝对不要让第二个人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明是支持开发的善举,可是传出去的流言,哪会有什么好话。

    董师爷请放心。这事就咱们三人了。陆绍拍拍胸脯保证。

    谈得投机,董师爷让陆绍稍后,自己进去找顾县尊商量黑衣人的事,不是原则问题,仅仅一盏茶的工夫董师爷就出来告诉陆绍,明天县衙派一个监工,在南门外的荒地上打泥砖,口粮也有县衙自己承担。

    董师爷的美意陆绍铭记在心。

    好说好说。

    经典的灰色地带,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处,任谁去告发也没用。

    对于这种事,人们只能用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来判断事情、人物的好坏,律法在这里不管用,即便那律法还算公正。

    陆绍做一件有利于自己的善事都是这个样子,其他的灰色交易有多黑,可以发挥想象。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