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苏桐见他说不出来, 很是体谅的开口,“不用报恩,也不用负责,真的, 我都理解, 你……”

    苏桐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 董志帆就打断了她,“不是, 都不是,我是喜欢你!”

    他说完这句话, 似乎比苏桐还要害羞, 脸红的和苏桐的头巾都差不多了。

    苏桐这才惊讶了, “啊?”

    还真的喜欢她?

    不是吧?

    没感觉啊!

    完全没有。

    她简直目瞪口呆, 好在董志帆说出这句话后, 就好像打破了一直以来的禁锢一般,说话顺畅了不少,“苏桐, 我认真的, 我喜欢你,喜欢你很久了。”

    苏桐顿时明白了。

    董志帆喜欢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那个原本的苏桐。

    果然董志帆继续说了下去,“我……我当初想让我爸去你家提亲的,可是钱家先去了。我……我比不过钱安达, 家里也拿不出那么多的彩礼……”

    苏桐听董志帆这么说, 心里叹了口气,“事情都过去了。”

    “后来……后来钱家换人,我又想让我爸去, 可裴珏平随后去了你家,我、我更比不过裴珏平。”

    后来裴珏平去世了,董志帆无比后悔。

    早知道苏桐会变成寡妇,还不如……还不如当初自己娶了她呢。

    不过就算苏桐变成了寡妇,他也是不嫌弃的,“我本来想安生安生,就让我爸去提亲……只是不想让你被人议论,而且我是说什么都不会退缩了的。”

    可谁料到,苏桐自己就立起来了,他也这才知道,其实苏桐和裴珏平之间的感情那么深,他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不过裴珏平现在已经去世半年了……

    董志帆咬咬牙,“我是真心喜欢你,我、我想娶你,对你好,苏桐,你相信我,只要你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对你和裴盛……”

    他给自己增加筹码,“我爸妈也喜欢你,你嫁到我们家,肯定不会吃亏的,我、我虽然赚的少,但我一定会努力,我……”

    他说的激动,上前一步,想要握住苏桐的手,“我知道你对我还没有感情,我只是希望,你能给我个机会……”

    董志帆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苏桐后退来了一步,躲开了她的手。

    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颓丧起来,连连对苏桐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就是……”

    苏桐笑了笑,“我知道。”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苏桐的心里也挺复杂的,她甚至来不及思索怎么办,只能下意识的发给对方一张好人卡,“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合适。”

    董志帆失落的站在那,垂着头看着自己的鞋面,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苏桐叹了口气,“你回去吧,我也要回去了,我还没吃饭呢。”

    说完苏桐转过身,真的就走了。

    她没回头看董志帆。

    反正她也不可能接受对方,还是不要做出迟疑暧昧的态度来比较好。

    更何况,苏桐也听出来了,董志帆喜欢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以前的那个苏桐。

    只能说世事弄人……钱安达根本就是个人渣,如果董志帆不是那么自卑,董建国真的去苏家提亲……哪怕董家拿不出二百块的彩礼,但董建国是生产队队长,苏家肯定会同意,而以原身的性格,肯定能和董志帆活的好好的。

    也许他们会生下和裴盛一样可爱的孩子,能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生同衾死同穴,让儿女怀念。

    虽然如果真的那样的话,自己未必能够穿到这来……

    苏桐也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思考这样的问题,于是干脆不想了,沉默的走了回去。

    到家的时候,苏兰佳虽然没问她到底和董志帆说了什么,但看苏桐的表情,就知道这事儿没戏。

    于是她也没有多嘴,只是帮苏桐往下脱衣服鞋子。

    苏桐穿的鞋子是村里女人做的大棉鞋,虽然丑的厉害,比供销社卖那些,多少还是暖和一点儿的,而且苏桐让人帮她把鞋帮做的高了点儿,护住了脚脖子。

    但这种鞋一旦沾了雪水,就很容易湿,所以总要放在火墙上烤。

    好在苏桐家里的火墙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热着的。

    苏桐洗了洗手和脸,没有继续想董志帆的事儿,苏兰佳也没多问,三个人一起坐在饭桌前,大快朵颐起来。

    两大一小在家吃吃喝喝了一天,就连小裴盛的肚皮都变得圆鼓鼓的,和个西瓜一样,简直比预计的还要快乐。

    而且董志帆是个脸皮薄的,被苏桐拒绝了

    之后,就没再纠缠她。

    苏桐看董建国和王桂花对她的样子,估摸着他们俩并不知道董志帆找过自己,对她的态度和以前是一样的。

    虽然有点不地道,但苏桐还是松了口气的。

    董建国和王桂花是她穿进来之后,除了刘山花之外,最早对她表现出善意的人,她真的不想和他们疏远。

    而在这一场雪之后,河面终于彻底的结了冰,乡间的小路和山路上的雪也被踏平,光滑的几乎和镜面一般。

    就在这个时候,小河村的男人们,组织起来,开始上山了。

    这季节山上已经没有什么山货了,而且村里人都是种地为生的,都不怎么会打猎。

    何凯这时候山上的大部分动物一般也和人一样,躲起来猫冬了,村里人顶多下个套子,看能不能瞎猫碰到死耗子的逮着个兔子啊、狍子什么的。

    所以他们上山是为了砍柴。

    这年头没有什么封山育林的规定,除了苏桐这种不差钱、还算有点儿关系的能买煤回来,村里人家为了省钱,取暖和做饭,用的都是秸秆和山上的树木。

    苏桐虽然知道保护森林环境的重要性,但此一时彼一时,她不能靠讲大道理,就让村民们能扛得住这三九严寒的冷。

    就算她愿意给村民家买点儿煤,也买不着那么多,国家现状就是这样的……就算作者写的再宽松,也宽松不到那种程度。

    她也不是那种有大本事的人,只能暂时随波逐流。

    只是没过几天,苏桐就发现,这些男人从山上砍回来的树木,和往年是不一样的。

    今年他们好像经过了特殊的挑选,弄回来的所有树木,粗细大小都差不离。

    而且木头弄回来之后,也没被拉到各家的院子里去锯断劈成柴火,而是只把枝桠拿了回去,树干放到了现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码的整整齐齐的。

    苏桐还以为这是董建国要卖木头,好给学校的老师发工资,于是她直接去找人,“董叔。”

    董建国也和大伙儿一起干着活,大冬天的,苏桐里里外外裹了好几层还觉得冷,他的额头却直冒汗,用块棉布擦着。

    见到苏桐,董建国笑了起来,大白牙露出了上下两排,“来来来,快来看看这些木头。”

    他

    懂得发红的大手摸在那些树干上,眼睛里的喜悦溢出来,简直要将脸上的沟壑都给填满了。

    苏桐知道小河村穷,村委会就穷,而这年头乡村教师是没有编制的,工资不归教育局发,所以董建国为了那几个老师发工资,头发都愁白了不少。

    更何况还不止工资,黑板、粉笔、教学用具以及冬天取暖的柴火和煤……等等等等,都要村子自己出。

    这些木头要是真的卖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至少燃眉之急是可以的。

    可苏桐虽然不是圣母,但她能来到这里,以后也要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如果没办法的时候就算了——比如她不能提供足够的煤炭,供全村人取暖,就只能看着村民去砍柴。

    但如果可以拿出钱,就结局问题的话,她还是愿意和这个世界,结下一份善缘的。

    可她刚想说自己的打算,就听董建国开口,“有了这些木头,明年就可以把电给接进小河村了。”

    董建国笑的嘴丫子都要裂到耳朵根了,“哈哈哈,一听说村里要接电,这些人甭提多积极了,我说要给劳务费,他们都不要,说这也算是给自己家干活,要钱算什么事儿啊。”

    苏桐听他这么说都惊呆了,“这……这是要弄电线杆?”

    董建国点头,“是啊,电线杆,我已经去县里问过了,等明年开春就会有工程师来,指点我们在那挖坑,你不也一直想要接电的么,要是有了电,就不用天天去老李校长家给电瓶充电了。”

    这是真的,虽然每天都是老王叔赶着牛车往返取送,并不用苏桐自己费力,但真的挺折腾的。

    就算苏桐把老李校长家的电也给包了,但她也挺不好意思的。

    更何况电瓶充电电量终究有限,经常会出现还没干完活,电已经没了的情况。

    而且要是把电灯接近厂房,光线明亮了,能干活的时间也会增加。

    苏桐就算不是黑心资本家,也是喜欢多赚钱的么。

    于是苏桐立刻也高兴的不得了。

    董建国见到她的表情还和她说,“你也别觉得大家伙是为了你,才弄这些的,毕竟谁都想生活的好一点儿,虽然电费会比蜡烛贵一点儿,但他们不是从你这赚钱了么。”

    要是董建

    国不说这句话,苏桐可能真的觉得,是大家都想要有电的生活。

    可董建国特意安慰了她这么一句,她反倒明白,大家伙这都是为了她着想。

    至少大部分是为了她。

    这么想,苏桐就更高兴了,虽然穿越过来,她遇到了不少极品,但拥有了健康的身体、乖巧的儿子,还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董家人、苏兰佳,大部分的村民对她充满了善意,就算现在的生活条件远远不如几十年后,她也满足的不得了。

    于是她开开心心的对董建国开口,“那董叔,等电进了村之后,我再请大家伙吃顿饭。”

    董建国就教育她,“别总瞎花钱,你现在虽然赚的多了,但总得为以后考虑……”

    他本来想说万一有点儿什么事儿呢,但又觉得这句话不吉利,于是给憋了回去。

    苏桐就嘻嘻笑,“董叔你放心吧,我以后赚的钱更多,大家也会赚更多钱的。”

    她之后要把服装厂也弄起来,养猪场也要——这个是因为她太想顿顿都能吃到肉了。

    苏兰佳的粉条做的不错,也许还可以开个粉条厂。

    等回头改革开放了,她还可以进县城去开店……总之,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现在她钱不够,只能暂时用木头做电线杆,等她回头赚了钱,就把电线杆都换成水泥的,还要给小河村修路、买车、让村里所有踏实肯干的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她能量不大,做不到利国利民,但有一份力量,出一份力量,带动自己身边的小部分人,她也是高兴的。

    苏桐这样想着,一溜烟的跑了。

    她要回去继续努力读书,多读书,就能懂的更多,也许就可以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这让苏桐觉得快乐。

    而董建国看着苏桐那欢快的背影,忍不住也笑了。

    实在是从苏桐立起来之后,不光她的日子过好了,村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怎么说呢。

    小河村之前实在是太穷了,就算天天数着米下锅,到春天的时候还要闹春荒呢。

    大家都活的苦哈哈的,自然没有余力去关心别人,甚至还会见不得别人家比自家过的好。

    没看那时候山上长出来野菜,就算村民自家吃不了,也要抢着揪回

    去么,喂鸡喂猪,都不会留给别人么。

    可这样的日子过下去,真是一天比一天没意思,一天比一天的死气沉沉。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村民之前那么爱看热闹的原因。

    因为只有听着那些东家长、西家短,见到别人全武行,日子才能不那么像一滩死水,才能有那么一点点的活力。

    只是热闹看过就看过了,大家似乎只是短暂的清醒那么一下,很快就重新的回到原本的生活轨迹中去,照旧是浑浑噩噩的。

    但自从苏桐从苏家出来,她做了不少的事情,让小河村的村民们认识到,原来日子还可以这么过。

    原来除了仇视和漠视别人之外,也可以和别人好好的相处。

    甚至有时候交往起来,不用那么的看重利益。

    就比如村民们给苏桐盖房子的时候,明明苏桐已经给了工钱了,可她还是三天两头的往过送吃的喝的,更别说她请大家伙吃的那顿开业饭,谁提起来不得说,自己之前就没吃过那么好的席面!

    人心都是肉长的,捂不热的那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你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你好。

    所以这次接电,村民们才这么积极。

    他们确实是想着苏桐的厂房需要电,才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的。

    不然小河村几十年都这么过来了,就算今年在苏桐那,大家多多少少都赚了点儿钱,但也没多到非要用电灯不可的程度。

    当然还有一点,是苏桐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这不仅仅是他们在苏桐那拿到了工钱,而是他们发现,其实除了种地,还是可能有别的出路的。

    人的心气儿一旦活了,人也就活泛起来了。

    所以虽然只过了短短几个月,但董建国明显的发现,村里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这是个好兆头,就连他自己,不也对苏桐说的那个,把地分下去的提议,很是动心么。

    只是动心归动心,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董建国一边把今天弄回来的木头码好,一边想着这件事。

    其实他自己都没发现,他想的是怎么才能在最少波折的情况下,把这件事儿给做了。

    而苏桐回了家之后,就又开始刷题了。

    之前她已经把初一初二的课程给考完了,现在还

    剩初三的,她打算等寒假过完去考试。

    初三的课程对苏桐来说难度并不算大,她还是很有信心拿到初中毕业证的。

    而高中的课程,张老师之前就说了,自己可以是可以通过考试去一中念书的。

    只是她不可能真的在一中里读三年。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所以她想将所有的课程压缩到一年半完成。

    反正后来的高中,基本都是把课程压缩在两年内学完,高三的时候都是在复习和拔高。

    可苏桐知道自己并不是人中龙凤,智商也就是平均线而已,而且这年代大学还没有扩招,虽然大部分人念不到高中,但竞争还是比后来要严重的多,真的可以称得上一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但总要试试,她愿意为此全力付出……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一中允许不允许。

    于是苏桐打算过一阵去趟县里,问问张老师能不能这么做,也能顺便给熟人们送些年礼。

    唔,还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事儿,她也得去找找报纸看一看。

    虽然以她的水平来说,未必看得懂什么。

    但苏桐心里隐隐的觉得,这次会议之后,这本书里的情况,会和现实里的情况,有一些出入。

    会比现实里的的进程快得多。

    毕竟对几十年后的小年轻来说,他们可能会知道,是在这次会议之后,中国才开始改革开放,才开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这次会议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变化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在哪一年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是很难清楚的。

    哪怕她是八零年代的人,几乎是跟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但她也就知道个大概,要问她各种票儿是哪年取消的、生意是什么时候可以做的,粮食是什么时候可以随便买卖的,供销社又是怎么被鳞次比节的商场替代的……这些她都说不清楚。

    那种变化很快,可却又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润物细无声般的完成了的。

    所以苏桐猜测,书里应该会以更快的时间,贴近现实世界。

    而变化越大,其中的机会就越大,她就要更加努力的抓住……

    事实和苏桐想的差不多。

    全国各地已经在逐步的变化着了,只是长平县到底太偏远,受到的影响小了

    很多。

    但省城的闻广涛却在得到这方面的信息之后,直接给李主任打了电话,让他告诉苏桐,赶紧去把营业执照什么的办下来,以后不能以和个小作坊一样,家庭式营业了,要正正规规的开始做生意。

    李主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想去小河村找苏桐去。

    但长平县一到冬天,时不时就大雪纷飞,道路积雪清起来却没那么快,所以这客车三天两头就停发。

    他去客运站问了下,果然今天也没车。

    看来只能等老王叔用牛车送货的时候,让他转告一下了。

    不过让李主任没想到的是,苏桐这天居然跟着牛车来了。

    他笑逐颜开的开口,“嘿呦喂,也不知道这事儿怎么这么巧,每次只要我有事儿找你,你自己就会撞上来。”

    苏桐也笑,“哈,看来就算没有电话也没事儿么,咱们爷俩也算得上是心有灵犀。”

    然后她先没问李主任有什么事儿,而是从牛车上拽下来一个大麻袋来。

    里面满满登登的装着些松子、镇子、木耳、蘑菇、干菜、酱菜什么的,死沉死沉的。

    饶是苏桐力气大,这么拽着也挺累的,于是她招呼李主任,“帮把手帮把手。”

    李主任:……

    他一肚子话要说,但也只能帮苏桐先去抬麻袋。

    李主任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得亏三不五时的去下边村屯收货,不然非得被这重量给闪了腰不可。

    就这他都憋了一口气。

    苏桐早就发现自己这身体吧,就,劲儿挺大的。

    她见状开口,“要不您松手吧,我自己扛进去就行。”

    苏桐现在虽然比刚穿过来的时候,丰盈了不少,可看起来其实也是窈窈窕窕的一个小姑娘——主要苏桐还是多少有点儿爱面子的,在村里的时候怎么穿都无所谓,但到县城么,总不能红头巾配绿大衣吧。

    她怕张华玲见了,不肯收她进高中。

    所以苏桐穿的是刘山花给她新做的小棉袄——刘山花本来选了块红色丝光的,上面是芍药花的布料,最近很流行这个料子和花样,村里有余钱的人家,都扯了一块做棉袄。

    但苏桐就……入乡随俗不了,她选了块烟灰色的,虽然上面也有花纹,但是是暗花的,苏桐觉

    得还挺好看的。

    刘山花按照她的要求,给她依旧做了掐腰的设计,不过她一边做,一边念叨着这个花色太显老了,太显老了。

    苏桐正做着几何体呢,本来就有些头疼,被她这么一念叨就更疼了,她只能开口,“我一个寡妇,男人死了还没有半年呢,哪能穿那么新鲜的衣服。”

    这说的有道理,刘山花只能噘着嘴给苏桐继续做。

    不过随着刘山花设计的东西越来越多,她的审美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她棉袄领口和肩膀镶了一圈能拆卸的兔子皮,还给苏桐做了盘扣,于是最后的成品,居然有一种略复古的美感。

    而且这颜色看着不大新鲜,可穿在身上的话,倒是显得脸很白,苏桐满意的不得了,这不今儿就特意的穿上了。

    说远了。

    总之就是苏桐看起来,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呢,穿的也溜光水滑的,李主任那能让她自己扛那么个大麻袋啊。

    要不是他估摸着自己扛不动,都想让苏桐松手。

    俩人一边往里走,直到上了二楼到了办公室,李主任才把提起来的那口气给松下来,扶着腰问苏桐,“你这是弄的什么东西啊?”

    “不是啥好东西,也不值钱。”苏桐一边说着,一边把绑麻袋的绳子松开,从里面拿出一包一包的东西来,“知道你们供销社的人不缺吃的喝的,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李主任回头你帮我给大家分了吧,过年的时候也能多把零食吃吃。”

    李主任凑过去看了看。

    他见惯了这些东西,是识货的,见松子剥的又大又干净,木耳也是整朵整朵的,一点儿也不散碎,各种菜干也一点儿水分都没有,虽然这些东西,在长平县并不算稀奇,可李主任能从中看到苏桐的用心。

    于是他直接就笑了,“那就偏了你的好东西了。”

    他心里没有什么受贿的念头,毕竟就像苏桐说的,这东西并不值钱,但难得的是苏桐的这份心意。

    而且他也知道,苏桐送他们东西,也并不是需要他们为她做什么事儿,这更像是一种礼节,长辈和晚辈间的,朋友间的。

    毕竟李主任他们也不是干吃不拿的人,这会儿办公室好几个人都打开抽屉了,“正好,这是我给裴,,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