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时候不能再自乱阵脚——连地方官都敢一手遮天,不拿人命当回事,如果驻军过去,恐怕南疆就不仅仅是外患那么简单了。
这些南蛮命硬得很,只要有一口气在,他们就能越过瘴气密布的山来这边制造骚乱。他们不过活,百姓们却要过日子,长长久久骚乱、动不动就来打家劫舍,他们也惹不起,只得纷纷退避,南诏便白得了一块地。这块地越来越大,皇帝一开始还抱着“反正那地寸草不生,没什么用”的想法任他们来去,等到后来他们踏过零星的村庄到正经的城门下,他才终于忍不了了。
他派军去镇压,南蛮便闻风而逃,等军队走了,他们又卷土重来,一来二去将附近的百姓折磨得苦不堪言,宁愿走过千山万水来帝都请愿。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他们宁愿在皇城脚下当一只乞讨的狗,说什么也不愿回南疆去。
眼看着难民一茬又一茬就要捐给帝都的城墙,皇帝终于坐不住了。饥饿和颠沛往往带着瘟神,他们换个地方死,刘显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可以把责任都推给没有及时上谏的地方官,杀一茬再提拔一茬就能换个安稳,然而他们死在这里,说不定连皇亲国戚都染上瘟疫,万万个生民不及十个权贵,他们闹起来可不是好玩的,动辄就会天下大乱,刘显就派了个倒霉将军前去镇压,等南疆彻底平稳,再将他们遣送回去。
这倒霉将军打过仗,却没当过元帅,在他老爹遮天蔽日的荫蔽下显得格外不中用。他拜别了皇帝和爹娘,于城楼上痛饮三杯酒,大笑离去。
首战告捷。捷报传到京城,雪花似的糊了皇帝一案,皇帝大喜,人还未班师回朝就给了他一大堆封赏。他毫无愧怍地将难民谴回南疆——那地方太平了,他们也就没有别的借口再死赖在这里。
倒霉的将军所向无前,将南蛮一直打到了大昭边境,就在那里插下了将旗。皇帝一道道催命似的诏书随后便至:斩草除根,万不能放虎归山。
这位倒霉将军就是晏熹。
晏熹坐没坐相地在营帐中看着皇帝的野心,心想:去他娘的。
他觉得将南蛮赶出大昭,那是天理,但若单刀直入,顺便令南诏六国覆灭,那有些不太厚道。
况且,晏叙来从未教过他这样。
然而刘显的圣旨上写的不是这么一回事,他恨不得把“屠城”明明白白地写在上面,冠冕堂皇地让他“一个蛮子都不要放过”。
晏熹前所未有地犯了难。这边的湿热让他几乎透不过气,成天穿着重甲在身上,更是磨出了一连串的水泡。他身上奇痒无比,又归心似箭,忍不住妥协了。
因为晏叙来教他,万事以忠君为先。
他想:行吧,把南诏管事的都抓起来控制住,至于百姓,等他回了朝再行求情,虽说难了些,但他觉得天下所有人都乐得太平,不至于反抗到只剩一兵一卒。
十八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军,轻敌是必然的,但他也没有太过。为了不让手下将士多数折在瘴气上,他没敢像南诏那些冒失的蛮子一样从山上过去,只好绕道走了另一边。行军慢下来,这一来二去,耳根子软的刘显便被人撺掇着暴跳如雷,心里已经相信他根本就是存心抗旨。
这撺掇的人,当然有一大半是受了文璋指使。他们勠力同心,执意要把晏叙来这个战神从神坛上拉下来,便要在他儿子身上下手。
而晏熹领着区区一万兵,便向蛊虫肆虐、信仰诡异的南疆六诏而去。皇帝给了他一群玩似的乌合之众,意外被他治得妥帖,打退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流氓地痞,便一心认为南诏都是些这样的东西。
南诏百姓以别开生面的异样热情欢迎了他。
中原的战场上,再厉害的秘术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因为无论是什么都得日积月累。他们每每都是抢了就跑,自然没什么地方给他们施展神通,南诏王也不太在意他们这些流氓的死活,甚至都不怎么关心那些土地,便随他们去了。
然而晏熹踏上了他的国土,扣了他的城门,他不能再装聋作哑随便他放肆,于是派出了精锐的兵力阻截。晏熹一开始吃了个败仗,却没能及时悬崖勒马,几乎是一路跳了下去。他越挫越勇,丝毫没有退意。
南诏王一开始没将这小东西放在心上,但看他找死找得这么有诚意,没再给他们退路,直接给了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晏熹全军覆没,战场在南诏一片不容易看到的平原上,他被那个骑着白马的女人捡了回去。
从此以后,他仿佛忘了大昭这块肥肉,忘了消息还没传回京城前他们还能一举攻下数座城池,反而约束起自己的子民,勒令他们不许过界。大昭就这么换了两年安稳,到现在都没意识到为什么。
刘显为晏熹主持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皇室宗亲都没这种排场。然而死去的晏熹没能回到这里来,给他立的碑后都不知道埋些什么。
晏叙来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他有一段时间甚至提不起剑来。然而这段时间也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晏家屠刀悬颈,已经没多少时间摇摇欲坠了。
皇帝在众多朝臣的挑唆和暗探言之凿凿的证据面前终于死了心。晏熹带去的全军覆灭,南蛮好好的竟然不再过界,他摇摆着摇摆着就相信了那个曲折的因果:通敌。
然而晏熹已经死了,再追责已然没什么可追,连鞭尸都只能鞭衣冠冢里那些他穿过的盔甲。还没等他下令将晏熹的衣冠冢刨开扔到乱葬岗去,晏叙来紧接着就下了水,紧锣密鼓的一阵审问以后,他将晏家上下一并塞到午门去了。
看来无论君臣还是兄弟,都不能陪着他在那个位置上寿昌,他注定是这天下唯一的孤家寡人。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