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争暗斗

    尽管意识到光复朝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战局不妙,但是豪格一点儿向多尔衮求援的想法都没有。

    明军大兵压境大清国前景不妙,对于豪格来说反倒是一个提升自己地位和威望的机会,只要兵权在手,那些对多尔衮看不顺眼以及怀恨在心的王公大臣和将领都会向他靠拢。

    另一方面,豪格好不容易从死牢里面逃出来,再也不想给多尔衮抓到把柄让自己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他知道顺天府除了多尔衮两白旗的心腹威慑部队之外已经所剩无几,在西有姜瓖大同墙头草降兵,东有虎视眈眈、桀骜不驯的吴三桂关宁军的现实情况下,任谁也不会再带兵离开京畿,那简直是作死。

    豪格与鳌拜都不知道,张献忠部和明军顺利挺进汉中北上陕西的消息传到顺天府,够资格的王公大臣和将领随即赶到多尔衮府上再次吵成一锅粥。

    平常一直跟随着多尔衮低调附和的辅政王济尔哈朗此刻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说目前大清国面临明军东西两路大军夹击、情况危急,他要求多尔衮再次下达招兵令。

    多尔衮的面色顿时变得铁青,他冷冷地地盯着济尔哈朗久久没有开口,碰上这种情况换了其他时候下面的人早就坐立不安想开溜了,可是这会儿竟然有一群人跳出来嚷嚷,说必须集兵有辅政王统带应对危局,为摄政王分忧云云。

    ‘这厮终于忍不住跳出来夺权了。’多尔衮心里恨恨道。

    话说北直隶还有最后一支兵马,那就是各位王公大臣以及将领们留下看家护院的戈什哈与包衣奴才,除了城内在北直隶周边数量庞大的庄子里还有些人手,拼拼凑凑能够召集一些人马,且有一定的战斗力。

    只是,这是多尔衮最后的预备队了,一旦战局失利后果不可想象,老弱以及妇孺将失去最后的保护,如此满清再花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够恢复元气。

    此时济尔哈朗盯上这股人马简直就是与多尔衮摊牌,不过群情汹汹多尔衮不敢翻脸,这会儿他要多后悔有多后悔,实在不该把豪格放出去,离开笼子枷锁的老虎是可怕的对手。

    豪格此刻正统帅着西路大军,尽管有背叛了豪格的何洛会在那牵制,但是多尔衮明白,一旦豪格下定决心联合济尔哈朗夺权,何洛会根本无法掌控局面。

    豪格凭借大阿哥的头衔只要振臂一呼,何洛会麾下的将领能保持中立那就算不错了,再加上济尔哈朗一派的忽悠,豪格全盘掌控西路大军只在翻掌间。

    狐狼哪会是老虎的对手。

    失策的苦果只得自己咽下,多尔衮沉默了一阵问济尔哈朗:“若是辅政王领兵,将去东路还是西路?”

    “摄政王。眼下东西两路大军压力重重,咱们最后的预备队此刻不能轻举妄动,”

    济尔哈朗表示单靠召集的这些人马战斗力有限,前去支援不一定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此刻咱们应该放弃各种成见和恩怨,团结一心应对困局。

    他主张把召集的兵马与多尔衮的预备队混编,再从中抽调人马组成支援队,一旦情况有变立刻行动,尽最大可能保住大清国的元气。

    “啪。绝对不行…………”

    多尔衮再也忍不住了气得摔杯子,堂下的戈什哈一听顿时举着刀枪冲上大堂,多尔衮冷冷地看了济尔哈朗与众人一眼喝令兵卒们退下。

    多尔衮是一个极有城府、非常能够忍耐的人物,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他为什么会情绪失控发大火?

    刚才济尔哈朗的最后一句话,旗帜鲜明地点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多尔衮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容忍的。

    所谓的保住元气无非就是接应败退的兵马退出北直隶回到关外冰天雪地的老家,把富饶的顺天府以及山东、山西让给朱慈炯兄弟,后金儿郎们退到与明军在关外缠斗的艰苦日子。

    也就是说多尔衮的入关政策完败,抢来的金银财帛根本抵不上损失巨大的各旗战兵损耗,到了那个时候,总清算的日子就在眼前啊。

    “摄政王。两军混编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这一点其实摄政王比谁都清楚,眼下局势危妙咱们当放弃成见当以大局为重啊。”

    等了一会见多尔衮脸上的怒气消退了,济尔哈朗再次劝说,这一回多尔衮并没有用发火,只是漠然地盯着大堂外面。

    “诸位。两军混编本摄政并没有不同意见,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千万儿郎用鲜血性命换来的江山,再回到关外过茹毛饮血的日子,这是要灭族的。”

    多尔衮主张一旦阿济格和勒克德浑统帅的东路大军在河南、山东地区作战不利,那就退回北直隶与京畿援军汇合,与明军决一死战。

    此战若胜,大清国至少能够保住大河以北地区与南明隔河而治,万一作战失利,大军利用骑军的机动能力也能摆脱明军的纠缠退回顺天府,到时是守是退可看具体情况再予以定夺。

    参与商议的王公大臣除了个别一贯主张不出关的角色,其余无论是多尔衮派系的人还是其他派系,其实内心都舍不得扔下已经到手的花花世界再回到冰天雪地的关外熬日子,因此多尔衮的这个主张赢得了一部份人的支持,就连豪格派系的索尼也觉得大兵必须与明军决战,否则就这样灰溜溜退回关外简直无颜见列祖列宗。

    他倒不是临阵变节从背后捅济尔哈朗一刀,这完全是一个常胜厮杀武将的自尊体现,济尔哈朗当然明白这一点因此并没有翻脸反驳。

    济尔哈朗本来就没有与多尔衮彻底撕破脸、大举夺权的打算,之所以抛出保持元气的说法,一是提醒多尔衮不要把本钱拼个精光,二是本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心态和谈判战术,他真正想要的就是兵权,直接带兵的大权。

    眼下东西两路大军都处在北伐明军的压力之下,对方战斗力之顽强令济尔哈朗等人深深忌惮,如此还有什么比兵权更重要的东西。

    济尔哈朗不反对在北直隶地区与明军决战,自然大部份聚拢到他身旁的派系也不会跳出来唱反调,大家默认了这个战略。

    接下来众人准备喝茶等两人商议分派兵权,结果老奸巨猾的多尔衮抢先一步,首先声明在大清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自己有义务承担起最重要责任,他要亲自带兵到通州、天津一带接应阿济格和勒克德浑。

    济尔哈朗一听傻眼了,你个混蛋大庭广众之下咱们才谈得好好地,怎么眨眼间所有的权力都被你捞去了,真当老子是应声虫不成。

    就在济尔哈朗涨红了脸想要再度争执的时候,多尔衮接下来的一席话让他没了半点脾气,只能承认自己的政治手腕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

    多尔衮表示光复朝明军两路大军北伐,肯定不会是外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一旦东路明军在真定、天津等地与阿济格部对峙、纠缠,而把主攻方向放在了山陕,准备复制李闯短时间成功夺取天下的例子,如此东路大军有可能会被西路明军包围在北直隶南部地区,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京畿地区混编的人马必须一分为二,主力南下和阿济格部汇合、与明军主力决战,另一路西进山陕交界地区,万一陕西战局不利必须统帅豪格和何洛会部守住山西,至少在东路军分出胜负之前不能让明军拿下太原。

    太原若失,西路明军往东可以通过阳泉、井陉进入河北与东路大军汇合,往北可以过宁武关直驱大同、宣化,无论哪种情况局面都将不可收拾。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