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9章 皇帝反省

    但爱情与年齿无关,年齿再大的男人,在自己所爱的女人面前,也会时而显露出孩童的顽劣之气。

    而杨贵妃嘴上虽是嗔骂,行动上却并没有懈怠,亲自端过玉碗,手拿银匙,偎在皇帝身边,一边喂皇帝喝药,一边还哄孩童似地哄劝着他。

    李隆基很享受这种感觉,这让他感觉自己还很年轻,杨贵妃笑问道:“陛下,药好喝么?”

    “药岂会好喝呢?”

    李隆基抬头看了贵妃一眼,摇了摇头说道。

    谢阿蛮在边上掩嘴切切哧笑,提醒道:“陛下,这汤药可是娘娘亲手煎的呢!”

    李隆基闻言微怔,旋即腆着老脸笑道:“好喝!朕的意思是说——天下的药没有好喝的,唯独贵妃煎的药最好喝!”

    贵妃娘娘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扭头扫了一眼玉架的书,“陛下还没回答臣妾呢,此书可是云郎的茶谱?”

    “不错,正是那猴子所著的茶谱。”

    李隆基笑着点点头。

    “有趣么?”

    贵妃问道。

    “这个嘛,”李隆基摇头晃脑地说道,“对于有识之士,此书尚堪一阅,而对于无识之士,却未必喜欢。”

    “何出此言?”

    贵妃眨眨眼睛问道。

    “择书如择友,同气相求,”李隆基笑笑道,“不论是道合志同,还是狼狈为奸,无不是同气相求使然。

    择书亦不过如此。”

    “哦?

    此论到是新鲜,”贵妃娘娘笑说道,“如此说来,陛下同云郎也是道合志同啰?”

    “那是自然……”话音未落,皇帝老儿忽然意识到自己落入了贵妃的圈套,贵妃不仅识字,还颇通经史,岂会不知道他所览的乃是云郎的《茶谱》?

    贵妃是有意将话题引到此处,皇帝老儿知道自己中计,然而却是为时已晚。

    “可臣妾不明白了,”喂皇帝老儿喝完了药,贵妃娘娘随手将药碗搁在谢阿蛮端着的漆盘上,挥挥手示意侍女出去,“这天底下,岂会有明知朋友无罪,却要千方百计折磨他的道理?”

    “贵妃,朕没有折磨那猴子!”

    皇帝老儿替自己辩解道,“朕这么做是有苦心的……”“是苦心,还是酷刑?”

    贵妃娘娘轻哼一声,扭过身去,“臣妾听闻那可是结结实实的二十大板,狄大人可是没留情呐!臣妾又听闻狄大人似乎对云郎颇为赏识,今日他为何会下毒手呢?”

    这话显然是明知故问,正是因为得了皇帝老儿的口谕,狄大人不敢留情啊!“贵妃,”皇帝老儿伸手拿起杨玉环的手,“朕心中自然晓得云郎不会犯上作乱,他若真有此心,朕怕是死了多少回了是不是?

    你以为打那猴子的板子,朕心中好受么?

    可没别的法子,朕若是不做出这副要秉公办理的态度,满朝文武岂会相信朕是要真的对云郎下手了!”

    “若是不把云郎打压到尘埃里去,贼人岂会上钩?”

    “贼人?”

    杨玉环摆过脸来看向皇帝,眉头微蹙,“贼人是指何人?”

    “你说呢?”

    李隆基笑着问道。

    “莫非是他?”

    贵妃娘娘似有所悟。

    “不错!”

    李隆基点点头,叹口气道,“朕是真的老糊涂了!这些年竟然对他深信不疑,若非前几日便装去长安街头闲逛了一日,朕到现在恐怕还蒙在鼓里,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天平盛世幻想中,李林甫阻塞言路,蒙蔽圣听,误我大唐社稷久矣!”

    “既然李林甫误国殃民,陛下何不下旨罢了他的官,莫非做皇帝的连这点权利都没有么?”

    杨玉环颇为天真地说道。

    “贵妃有所不知,”皇帝老儿伸出书,温柔地轻抚着杨玉环的面颊,目光怜爱,“朝堂之事,岂会有你想的那么轻易?”

    “先不说李林甫多年为相,树大根深,若是突然连根拔起,势必会造成政局不稳。

    此为其一,其二,若仅仅是罢去李林甫的相位,又不足以解朕心头之恨,须得寻一个里头,务必让李林甫再无翻身之可能,而满朝文武,尤其是他的那些党羽,都无话可说,如此方为妥当!”

    “贵妃,皇帝岂有那么好当?

    若是做个想杀就杀的暴君,倒是容易,但朕若是个暴君,恐怕也不会开创开元天宝之盛世了!”

    “原来如此,”贵妃娘娘点点头,蓦地握住李隆基的手,问道,“那云郎何时可化险为夷?

    难道陛下还要打他的板子么?”

    “打!要狠狠的打,朕忍他很久了,如今终于得着机会,岂会轻易放过他?”

    李隆基一把将贵妃揽入怀中,仰头哈哈一笑道。

    “讨厌啦,陛下!”

    贵妃娘娘扬起粉拳捶打着皇帝的胸膛,“你若再敢打云郎的板子,臣妾就打陛下的板子!”

    次日的早朝上,虽然皇帝老儿卧病在床,不能视朝,但高力士却是按时出现兴庆殿。

    并且宣布一道诏书,罢黜唐云的千牛卫中郎将,查封唐云在京师的三家店铺,收回皇家庄园乐游山庄,限唐云家眷于三日内搬出乐游山庄。

    高力士宣布完诏书,群臣噗通噗通跪了一地,山呼万岁。

    当然,下跪的臣工大都是依附杨国忠和李林甫的党羽。

    杨国忠和李林甫在朝中的势力极大,朝堂之上,几乎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此二人的党羽,可谓是势力极大。

    高力士尚未走出兴庆殿,就已有人驰马飞报李林甫,实际上,李林甫早已得知了此事。

    大唐的诏书,诏书是李白据李隆基的意思拟写的,尔后转到门下省,门下省无异议后,再转入中书省。

    中书省负责执行诏书,李林甫为相多年,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哪个部门没有他的人?

    可谓是无孔不入。

    一有风吹草动,消息就会传到相国府。

    李林甫打发走了送信之人,在厅上来回踱步,不止是因为精神为之亢奋,他还在谋划着一件更大的事。

    简言之,那便是趁机杀掉唐云。

    既然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都有他的爪牙,大理寺自然也有,他早年安插在大理寺中的两名掌固,如今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且始终对李林甫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