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七三章 捷报

    说是等,也真是等了。

    自接到南征深入安南境的奏报以后,朝堂就没有再接到广南东路,以及荆楚路关于供应大军粮草的奏报了。

    这也让朝堂轻松了很多,切切实实的等奏报就行了。

    虽然度日如年,赵祯也别无他法。

    他很想再遣禁军南征,算是接应儿子。可他也知道,这议题朝堂不会通过。

    西军不可能再抽调万人,而京师禁军、河北禁军,他也都清楚。

    真派过去,除了浪费钱粮,没什么用。

    再之,慈明宫里,不管是曹氏,还是高氏,居然没一个像他这般忧心忡忡的,好像都一点也不担心曦儿。

    曦儿是有书信给她们……战场是有意外的。想当年大辽的萧氏……这不能想,这是污蔑尊长功劳的。

    可,都就那么放心曦儿深入险地吗?

    当然不可能一点也不担心,只不过曹氏和高氏要比赵祯更了解赵曦。

    从书信的字里行间,能读懂赵曦的轻松,还有些对国朝的担忧。

    广南之乱,赵曦是亲眼所见,而禁军的素养赵曦也清楚。

    虽然书信的口气里,赵曦把这次打安南,看做是当爹的教训不听话的儿女。可也同样表达了对安南、大理觊觎国朝疆土的担忧。

    所以,深入险地是势在必行。

    这些,她们都没多想,国朝还不到让她们操心的时候。她们对赵曦所说的,将来广南会有笔大收益很关注。

    世人都说广南的烟瘴之地,是发配之处,可赵曦说广南不止是有山水,更有物产。

    她们信赵曦的,所有赵曦说过的,都会成为事实。

    这样下来,她俩相比较而言,担心就没那么严重。

    再说了,官家已经这般了,若她俩也是忧心忡忡的,恐怕官家真会有什么不适宜的举措。

    为避免搅乱心神,她俩甚至连娘家人,都拒绝进宫探望了。不为啥,毕竟娘家都是军伍,生怕娘家人的推演,会推倒她们心中的信念。

    这样,就沉浸在赵曦那轻松的语气中,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赵曦也确实轻松。在跟人磨牙这事上,余靖和孙沔比他强。他有时候会不想控制情绪……都把你打趴下了,还跟我讲价钱?

    可余靖和孙沔不怵这个。不就是磨牙吗?不就是斗嘴吗?不就是扯淡吗?这些都早在朝堂上练就了。

    关键是现在都清楚安南很急。既然对方急,那咱们就不能急。慢慢来,反正有粮草供应……

    ……

    汴梁也没有等多久,大概也就是十来天。

    赵祯已经快等不下去了。也就每天放衙后,在慈明宫能让心态放松了。

    只要在朝堂,总有不开眼的扯广南的事儿。甚至还有人叫嚣着,让朝廷赶紧派遣正旦使,前往安南化解……

    相公们不搭理,也不反驳,只留赵祯一个人头疼心烦了。

    还好,前方的奏报终于来了。是大捷报!

    “王师攻破安南高邦,阵斩五千,俘虏上万!”

    “王师攻破安南高邦,阵斩五千,俘虏上万!”

    ……

    从城门口就吼着,一路奔向宫城。

    多久了?可能汴梁城的老人们还有印象。

    自太宗以降,国朝再没有攻破过他国的城池。

    多少年了?汴梁的百姓听到最多的是王师又损失了多少军卒,赔了多少钱粮。

    这次……

    在愣神间,急递已经窜出去一里地了,人们才反应过来,这次是王师攻破了他国的城池,就是那个撺掇侬人作乱的安南。

    然后,那怕是平时一直是谦谦君子样,在这一刻也抑制不住兴奋,不由的跟着喊起来。

    然后,整个汴梁城沸腾了。

    “何事?为何如此吵闹?”

    很奇怪,最后知道消息的,偏偏是最应该知道消息的,特别是这种需要告知全民的捷报。

    赵祯每天还忧忧着,只是知道了没多大用。这些天也该干嘛干嘛了。

    这时候正在延福宫批阅奏折,本来就挺烦躁了,却又听到宫墙外似乎是全城的百姓都在乱。

    “陛下…陛下……是捷报!是捷报呀!”

    有内侍跌跌撞撞的跑进来,感觉跑了很远,还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

    “什么?”

    “陛下,王师攻破安南高邦,阵斩五千,俘虏一万!”

    “啊……”

    赵祯愣了一下,一时居然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就站起来,一手握拳,不停的拍打另一个手掌,不停的在地上踱步。

    他都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像怎样做都无法表达自己那份激动。

    就这样来回的踱步……

    “官家…官家,相公们来了……”

    “哦,大伴,吾该设宴……对,设宴!”

    这后半晌的,不辰不节的,可赵祯就是觉得该设宴。

    正好,相公们来了,一同庆贺一番。

    相公们是来庆贺的,更是来商谈下一步怎么办的,并不是来饮宴的。

    可这档口,官家的心情大伙也能理解,也就这么着了。

    唉……

    自广南混乱开始,朝堂上已经把整个广南的地形了解清楚了,也就知道,过了广源和永平寨,就是一马平川。

    如今王师即便攻破高邦,那也是一块飞地,国朝不可能占领……没用,图耗钱粮!

    这是朝堂共识!

    找官家,是为了尽快拿出个决策来,也好给前方提供意见……

    {以高邦没用作为基准,这样的意见拿不拿!}

    急递中是有详细战报的,是余靖经多方问询后,据实把太子殿下与狄青,率领万数军卒,转战安南境内的详情,做了奏报。

    这时候官家的饮宴也不是一点用没有,最起码大伙能在一起探讨一下太子殿下的战术。

    “这就是万尹山的放大!”

    “非也。太子殿下此战术,揣度人心比军卒勇武更重要。”

    “安南之地形适宜。此乃因地制宜。”

    “若非huǒ yào弹这新创,若取这般大胜也不易!”

    ………

    随便说,这是事后,谁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唯有真正知兵事,或者说跟太子殿下接触过的,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髓。

    比如富弼和文彦博。

    万尹山和安南北部是两个概念,取得这样的胜利,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或缺,关键是,得有太子殿下那天马行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