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五十三章 空城计

    马秀从容的说到:“诸位,放公孙瓒入城并无不可,难道诸位便不想一劳永逸,将公孙瓒留在阴馆城中么?”

    葛五听后冷哼一声:“哼!说的轻巧!如何能把公孙瓒留在此处?”

    马秀面不改色的说到:“我等在城中布下埋伏,再多做些陷阱,待公孙瓒入城之后立即关上城门,对其进行合围,保准叫他公孙瓒命丧于此!此计叫作‘关门打狗’,诸位觉得如何?”

    随后马秀详细了介绍了一番这个“关门打狗”之计,听的葛五和郑三目瞪口呆。

    二人听后都是拍手叫好,对马秀的计策赞叹不已。

    看着前倨后恭的葛五和郑三,马义不屑的撇了撇嘴。

    接下来马秀便开始布置作战任务:

    首先,马秀从三家兵马中抽调了一批神箭手,专门负责狙击公孙瓒。

    其次,马秀派人在离城门不远处挖了不少陷坑,里面放上削尖的木头。

    最后,马秀将三家兵马布置在合适的地点,准备射杀公孙瓒后再行出击。

    马秀的计策倒是还过得去,可有两点致命伤。

    第一,阴馆城门大敞四开,公孙瓒又不是傻子,就这么率兵进入?在这唱空城计呢?

    ……

    既然说到了空城计,那就不得不谈谈卧龙和冢虎的爱恨情仇了。

    空城计梗概如下:曹魏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不敢贸然进城,引兵退去。

    儿时读三国,几乎所有人都对空城计津津乐道,称赞孔明的聪明才智和过人胆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孔明一比,司马懿直接便成了孔明的背景板。

    司马懿的胆小和犹豫不决,更是被人笑话了许多年。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在空城计发生之前,曹老板就已经逝世了,曹丕继位。

    曹老板临终前交待曹丕,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启用司马懿,更不得给他兵权,此人野心太重,不得不防。

    虽然曹丕和司马懿一向交好,但面对父亲“既用之,又防之”的临终遗言,曹丕不得不听。

    故此司马懿一直都没有机会掌握兵权,直到诸葛亮挥师北伐,横扫曹魏诸将,无人能与之抗衡。

    无奈之下,曹丕只得启用司马懿,任命他为大将军,出兵抗击诸葛亮。

    当时蜀国的粮草运输队需要经过的一个地点,叫作街亭。

    除此之外,街亭还是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

    而看守街亭的守将,叫作马谡,没错,就是让孔明哭着给砍了的那个。

    守将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违背了诸葛亮的吩咐,不听从部下王平的正确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结果被魏国大将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以司马懿的手段和能力,又怎么会不清楚街亭的重要性?

    街亭之战后,司马懿在原本防守空虚的西线部署了很多的兵力,使蜀汉从此失去了奇袭魏地的机会。

    诸葛亮一看粮草没了,街亭也丢了,这仗打不打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下令全军撤退。

    而撤退的代价,便是南安、安定、天水三城。

    马谡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经过千难万险回到营地后,他的性命还是没有保住。

    战后,诸葛亮为了申明法度,挥泪斩马谡,并自贬三级,行丞相事。

    随后诸葛亮便带着蜀国的残兵败将开始了逃亡之旅,司马懿则是带着曹魏的虎狼之师追赶蜀军扩大战果,你逃我追好不热闹。

    蜀国的军队也不少,一时半会想撤完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你不能空手走吧?粮草军械辎重是不是都得一齐带走?

    扔了?啥家庭啊说扔就都给扔了?蜀国穷的叮当的,还在这扔东西玩呢?

    无巧不成书,这么一耽搁,诸葛亮正好让司马懿带着十五万大军给堵在了西城。

    当时诸葛亮身边并无大将,连士兵也只有五千,这其中还有一半多是运送粮草的士兵以及老弱病残,完全没什么战斗力。

    诸葛亮想了想,便使出了空城计,将西城所以城门全部打开,吩咐老兵扮作百姓,拿着扫把装作打扫街道。

    而诸葛亮则是尽显β王风范,戴着头巾,披着鹤氅,带着两个童子走上了城楼,开始喝酒弹琴。

    没过多久,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赶到,却见到诸葛亮在城楼上怡然自得的喝酒弹琴。

    见西城四面城门大开,蜀军毫无防备,司马懿沉思片刻后道:“诸葛亮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此人一向是小心谨慎,如今西城四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不进入还则罢了,若是进入,定是死伤惨重。”

    于是司马懿便带着魏国的十五万大军后退四十余里,诸葛亮成功的躲过了一劫。

    但仔细想想,其实空城计一事存在很多疑点。

    当时的背景是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辛辛苦苦建立的北伐防线全部瓦解,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走投无路的诸葛亮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如果不能保全蜀汉大部队安全撤退,以后的蜀汉政权也就算是废了。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选择以身犯险,为大部队的撤退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在此等危如累卵的情况下,诸葛亮还敢使用空城计,是因为他笃定司马懿会上当么?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他俩对彼此的实力都心知肚明。

    在当时,如果司马懿选择攻城,结果自然是为国大获全胜,一生宿敌诸葛亮也会被司马懿生擒活捉。

    大多数人都认为司马懿太过谨慎而选择离开,白白错失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但是这个说法完全没有说服性,道理很简单,西城才多大点地方?

    就算有埋伏,又能埋伏多少兵马?

    要知道司马懿可是足足带了十五万大军前来!在此等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即便是诸葛亮布下埋伏,也压根就没法改变结局。

    司马懿还没到西城,诸葛亮就提前得到了消息。

    换位思考,以曹魏的情报系统,司马懿又怎么会不清楚西城的底细?

    作为三军主帅的司马懿,自然会对西城的兵力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再退一步讲,司马懿完全可以派小小股部队进入西城前去打探,就算司马懿再小心谨慎,派些斥候进去总不过分吧?

    但司马懿却是直接选择了撤退,丝毫没有探听虚实的打算。

    道理很简单,诸葛亮就是在赌,拿着啊的性命和司马懿对赌。

    为了蜀汉的未来,诸葛亮不得不倾尽所有去和司马懿赌命。

    诸葛亮用自己的性命赌他不敢生擒自己,这可谓是一场豪赌。

    他俩做了这么久的对手,对彼此的处境都是心知肚明。

    一旦司马懿擒住了诸葛亮,那司马懿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去。

    别说加官进爵了,连好好活着都会成为一个奢望。

    所以说司马懿不动声色掉头便走,并不是他看不出诸葛亮的计策,恰恰是因为他太聪明了。

    司马懿知道,他和诸葛亮虽是敌人,但二人的关系却很微妙。

    二人可谓是相辅相成,既能互相牵制,还得互相依赖。

    如果诸葛亮这个一生宿敌不在了,司马懿也就离死期不远了。

    若不是曹魏诸将对付不了诸葛亮,恐怕司马懿永远也不会有熬出头的那天。

    司马懿做事压根不会在乎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他一贯奉行“放长线钓大鱼”的方针。

    故此司马懿不动声色的放了诸葛亮一马,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司马懿也明白,日后此事传来了,他必定会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司马懿在乎这些么?

    如果司马懿在乎名声,在乎这些虚无缥缈之事,那就不会有“三家归晋”的结局了。

    有句话说的好:傻与不傻,就看你会不会装傻。

    司马懿的装傻充楞,在三国中都是排的上号的。

    在西城城门前,司马懿装傻放走了诸葛亮,同时保全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真正的空城计,真正的高手过招,您get到了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