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上皇让船厂正在仿制我奕州的海船,如今造出了不足十艘,每番一两艘,只是出海试航极为不顺,听闻前几次每番试航都有海船倾覆,”
谈及至此,众人一阵轻笑,颇为幸灾乐祸。
“只是最后两批,勉强可以在近海航行,远海行走还是不成,遇到大的风浪行走不稳,属下估摸,倭国水师直驱奕州怕是不易,但是攻伐左渡岛倒是可能的,”
郑全脸上笑意倒是不多,他对倭人的攻略还是很警醒的。
在他看来,虽然远海行驶不佳,但是产出后攻击离着不过一百来里的左渡岛是绰绰有余了。
而那里如今是奕州重要的财源,万不能有失。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这个上皇倒也疯狂,”
秦延摇头道,果然是历史上有名气的疯子天皇,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呢。
‘主公,倭国天皇如此处心积虑,我奕州不可轻忽,此时主公应当返回奕州坐镇才是,万不可大意,’
李升林拱手建言道。
他对秦延对大宋这个故国过分的流连有些不解了,河东还有托辞,毕竟哪里算是中原根基,秦延襄助倒也说的过去。
但是广南西路那里是什么地界,怎么可能和奕州相比,秦延就该辞官不就,返回奕州统领一切才是。
“右丞拳拳之心,某知晓了,”
秦延温言笑道,不管怎么说李升林是为奕州前程建言,也说出了奕州一些官员军卒的想法,只能鼓励,不能打击。
“只是,某去往广南西路,自有考量,广南西路荒僻,需要引入宋人开拓,才能巩固边地,而离着广南西路最近的人口繁盛之地就是福建路,向广南西路调集丁口之时,可以偷偷向流求引流,对流求开拓大有裨益,”
秦延如此说,众人恍然大悟,确实如此。
奕州如果最大的短处,还是丁口不足。
流求是奕州最大的希望所在,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
只是由于引入丁口不易,因此大大制约了流求的开拓。
实在没法,大规模的引入丁口,官府必定追查,到时候流求开拓必然暴露。
要暗地里好生发展来说,只能暂时慢慢引入,不要引起福建路官府的关注。
只是如此一来,就让流求丁口流入缓慢,大大拖延了开拓的进度。
如果利用广南西路引入丁口的机会分流,即使规模不小,但是在秦延一体主持下,谁会在意呢,以为流向了广西南路而已,那么秦延主政广西南路数年,可能就是流求大开拓的数年时光。
“还是主公谋略长远,臣下远远不及了,”
李升林钦佩道。
李升林没法不佩服,秦延执政奕州以来,向北开拓左渡,向南占据流求,财源广进,拓地千里,和以往耽罗国王高氏远远不及。
“某居于奕州执政高位,当然要总揽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世,”
秦延一笑,在这个世界上如论谈及大势,他恐怕是当世第一人了,他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战略眼光一点点的落在实处,
“此番倭国上皇行止表明,倭人亡我奕州之心不死,”
秦延笑道,
“只是,他们想要追上奕州水师的战力没有数十年之功没有可能,”
他制造的风帆战舰作弊无数,从长宽比例,到内里的格局,各个关键部件,很多都是他点出的,只是靠曲森等人的摸索,怕是现今的风帆战舰也还是只能在近海出入呢。
这样数百年的跨越,足以让倭人船匠忙昏头。
“当然,现如今火炮乃是关键,千万不可放松对铁厂和炮场的监控,一有异动,宁杀错勿放过,”
秦延杀气腾腾道。
哪怕如今极为蹩脚的倭人风帆船加上了火炮还是对奕州战船有了一定威胁,最起码在近海是如此。
但是火炮的制造越发的不易,那可是历经数百年,万千次的研制才出来的结果。
秦延带来的就是这般的智慧,可以指引他麾下的工匠跨越数百年的时光,抵达最可能突破的抵近距离上。
而倭人工匠想要在数年内突破这一层真是难比登天,基础科学的突破没有捷径,只有从无数失败中找寻可能的那个成功。
所以秦延不看好倭人自研火炮,怕就怕奕州自家工匠被收买有了内鬼。
‘臣下已然步下天罗地网,多次抓获了倭人的细作,’
郑全急忙道,也正因为多次抓获细作和内鬼,郑全倒也是信心很足。
‘万不可大意,虽然奕州匠人收益很高,但是人心不足,当千贯万贯银钱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能坚守住,’
秦延提点郑全,
“因此这个防微杜渐是长期的,永远不可大意失荆州,千防万防,有一次疏忽,就可能将秘辛泄漏出去,”
郑全急忙躬身应了,经过秦延一说,他越发的明白,防护奕州船厂和炮场、铁厂的事儿可能将会伴随他终生,没有个尽头了,谁让奕州的巨炮如今名闻高丽、倭国呢。
“只是左渡岛那里情势不妙,毕竟那里离着越后等处太近,怕是有被倭人战舰突袭的危险呢,”
宗泽忧虑道。
是,左渡岛布防了三十艘大大小小的战舰,但是倭人可以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偷袭左渡岛的,如今有了仿制的战船后,倭人舰队对左渡岛还是极有威胁的。
秦延想了想,
“将左渡岛的战兵营和奕州的战兵营轮换,让其有奕州战阵的威力,”
奕州军的古斯塔夫方阵已然大成,这个阵势已然被命名为奕州战阵。
熟练掌控奕州战阵的奕州军战力提升一大截,这个阵势不但对骑军有一战之力,对步军更是有致命的打击力。
毕竟到了后世的十八十九世纪,这个阵势养成的步骑军都是欧洲战事的主力,何况在现在这个时代。
这也是秦延为左渡岛装上的保险,万一倭国步骑军偷渡上岛,守军也有致命杀招。
“以后,左渡、流求的守军和奕州军轮流戍守此为成例,”
秦延也是借此开始轮换部队,在他看来战兵在一处待得久了不是好事,不利于保持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