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彩云说了一声,原本彩云还想说不准,但见刘双喜可怜巴巴的模样,想着她这些时候闷在铺子里,街都很少去,也是憋闷坏了,便勉为其难地答应她出城的请求。
可她一个人出门彩云不放心,店里又忙的脱不开身,彩云就去隔壁找郑三娘,如今两家最闲的就是郑三娘和刘双喜,若是郑三娘愿意陪刘双喜走一趟,她也能安心看着铺子了。
郑三娘这些时候除了同刘双喜在门外摆摊卖凉饮,就是整日盯着自己的三娘美味坊,虽然生意忙也忙不到她的头上,但总在店里困着也确实板身子,听彩云说让陪刘双喜到城外走走,郑三娘便欣然应允,同刘双喜一起坐了张达成的马车,与刘四喜一道出了城。
一路上刘四喜不住地叮嘱刘双喜,“虽说肚子还没怎么见大,但今时不同往日,你可当心着点儿,也莫要与人争执,大不了记下来,回头我替你出气去!”
知道刘四喜是怕她在地里惹了闲气,刘双喜一个劲儿地点头答应,好不容易把刘四喜送到青山学堂,刘双喜才感到耳根子清静了些,对郑三娘苦笑,“你看我这是弟弟吗?整个一事儿精。”
郑三娘笑得无比自豪,“你就知足吧,有个人关心不好吗?我们四喜就是懂事,换了旁的孩子,哪知道操心这些?”
刘双喜也不得不承认刘四喜一天脑子里想得多,大概也与他自幼没了亲娘有关,难免心思多些,既然无伤大雅,人家干娘也喜欢,她操什么心呢?
张达成见刘双喜和郑三娘都没有要下车的意思,显然不是为了送刘四喜来上学,便问道:“小姐,您要回城了,还是要到别处去?”
刘双喜才想到光顾着和郑三娘、刘四喜说话,忘了告诉张达成她要去地里,呵呵笑了两声,“麻烦张大叔送我们去地里瞧瞧,好些日子没过去看了,总是不太放心。”
张达成一听便皱起了眉,“小姐,前些时候不是从勇山县来了不少灾民嘛,陈大人把他们就安置在那边了,虽说没闹出什么乱子,可毕竟人多环境也乱,要不您今儿就先别过去了,等灾民们都走了再去不迟。”
刘双喜倒是知道勇山县的灾民被安置到了别处,不然也不能让他们一直堵在城门口,出城入城也不方便,却没想到是被安置在这边。
虽说一直没听说灾民们闹事,可张达成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刘双喜就有些犹豫,虽说她一身力气还在,可也不同以往,能不惹事最好还是不惹事为妙。
刘双喜就点头,刚想让张达成把马车赶回去,就听有人唤她:“可不是双喜在车里吗?”
刘双喜从车里探出头,就看到白夫人和她身后跟着的两个丫鬟,丫鬟的手里各提着一只篮子,上面盖着一块蓝布,却还是能看到从下面露出的一个药瓶和上面红色的软塞子。
“夫人这是要去哪里?”
白夫人笑道:“这不是勇山县的百姓被安置在那边,我每日都过去瞧瞧,顺便看看谁是否有个头疼脑热的,双喜你这是要去哪里?若是无事也同我走一趟吧,那些百姓这些日子一直念叨着你呢,若不是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城,他们都说想要过去亲自给你道谢,若不是你这次慷慨解囊,他们这次肯定是要挨饿了。”
刘双喜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过去好吗?”
“有什么不好?你既无事就同我走一趟吧,看看那些百姓,也知道自己做了多么伟大的事情。”白夫人笑得很爽朗,说的刘双喜也很想去看看。虽说不是为了居功,但真正看到自己帮了多少人,和听说却是两回事儿。
白夫人说动刘双喜,便上了的张达成的马车,知道刘双喜为那些灾民捐了一千两银子后,张达成觉得他是多好运才跟了这样一个东家。
马车一路朝着灾民聚集处驶去,白夫人知道刘双喜这次出城是为了看她家的田地,竟然不知刘双喜除了卖吃食,竟然还懂得种地,和刘双喜相约,等看过灾民之后,也一并去地里看看。
虽然如今青山学堂的学生很多都吃双喜快餐的外卖,但总有些家境一般的,学堂既然供应免费的饭菜,他们就在学堂里吃了,这些学生也不少,每日用的菜量也很可观,若是刘双喜家的地里有菜,没得再去别人家买。
刘双喜就想着地里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菜,可当初刘双喜没想过卖快餐,也就没让女人们种太多菜,如今卖了快餐,再种菜也来不及,就想着明年多种些菜,自家的快餐总是要做到自产自销,虽然卖菜赚不了几个钱,但与白夫人打好关系的机会却不能错过了。
只可惜云珞离开了,她这样子也不能满山追着山鸡野兔跑,不然打些野味给白夫人带着也好。
很快,马车就到了灾民们聚集之处,张达成把马车停好,白夫人的两个丫鬟就跳下马车,先把白夫人扶下马车,又扶着刘双喜下车,郑三娘则麻利地从另一边自己跳了下来,身手矫健又优美的让白夫人刮目相看,“三娘可学过舞?”
郑三娘笑了笑,“未出阁时学过几日,嫁了人之后就忙于生计,倒是荒废了。”
白夫人点头,她年轻时也是好舞之人,嫁给白山长这些年,又是忙着操劳青山学堂,又为做善事而奔波,平日还要照顾孩子,哪里还有心思练舞?不过,同样的喜好却让她对郑三娘多了几分亲近。
说着话,有人见白夫人到了,大喊一声,原本空旷之处便涌来了许多人,离着白夫人五尺远围成一个圈,纷纷同白夫人打招呼,白夫人笑着把刘双喜推到眼前,道:“你们看我把谁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