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章 魂归故里,岂曰无衣(新书求收藏)

    牧场。

    一向自诩高贵的吐蕃骑兵竟被贱民们争先杀得肝胆俱裂,死伤遍地。

    少年抹了抹脸上的血迹,拾起被他杀死的吐蕃士兵的长刀,回到了战场。

    这里的吐蕃士兵已经所剩无几了,正被汉人牧民们团团围住,露出惊恐无比的表情,正欲找寻突围的机会。

    但李恪和杨思汉可不打算给他们机会,带头冲了过去,汉人牧民们也争先恐后地扑了上去,少年挥舞着长刀也跟着人群冲锋........

    当最后一名吐蕃士兵被杨思汉一刀两断之后,牧场的周围横七竖八,躺着近千具吐蕃人的残躯。

    汉人牧民们的体力都已经透支殆尽,纷纷喘着粗气,席地而坐,每个人仿佛才从狂热的状态下回到现实。

    他们意识到,他们竟然全歼了这支没了战马的骑兵,曾经的他们是多么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啊,自己在他们面前就像蝼蚁一般,微不足道。

    李恪卸掉了【乾坤软猬甲】,露出了面庞,老汉杨泉和杨思汉、阿萍都奔了过来。

    满脸鲜血的杨思汉给了李恪一个拥抱,“虽然看不起你的脸,但我们都知道,就是你!就是你!谢谢你,我的好兄弟!”

    阿萍的泪珠刷刷地往下掉,双手捂着脸,不就刚才,她们差点就被吐蕃人给杀了,此时却成为胜利者的一方,这都亏了李恪的出现。

    老泪纵横的杨泉不断地点着头,拍着李恪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你果然不是一般人.......”

    汉人的牧民一共死伤了一百余人,众人将他们都葬在牧场的附近,又拾取了吐蕃士兵的武器和部分铠甲等装备。

    众人将牧场中所有能够带走的食物都拿了出来,包括牛羊、骆驼等等都驱赶到了一块。

    那些吐蕃骑兵的马匹都没有跑远,也成为了牧民们的坐骑。

    杨氏父子又带头烧了自家的房子,于是众人纷纷效仿,誓不把牧场留给吐蕃人,一时间整个牧场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600人左右跟着李恪离开了牧场。他们铁了心要追随李恪,因为他们相信李恪能够带他们回到故乡。

    就在出发之前,那名单独击杀吐蕃士兵的少年,亲手点燃了自家的茅草屋,对着家门泣拜,手里拿着招魂幡,良久才起身上马。

    李恪不识此物,便问道:“小兄弟,你这是?”

    少年答道:“父母临终之前,曾对我说,有朝一日,我若能回到故国,勿忘用招魂幡一路念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平,这样他们的灵魂就能跟着我,魂归故里了。”

    据说招魂幡,又称为灵旗,乃是道教的法器之一,是引导亡魂的时候用的。

    他的一席话听得李恪和众人一阵感慨,众人让少年路上走在队伍的正中间,他们要护住他不受到袭击。

    因为大家也要借着少年手中的招魂幡,为他们逝去的亲人招魂,愿他们能结伴而行,跟着他们一起回到故乡。

    李恪问了少年的名字,方才得知他叫做王忠嗣,年仅十二岁,这就是在玄宗朝名震天下的名将啊,命运又将他提前安排送到了李恪的身边。

    一行人启程了,李恪骑着白龙马在最前面,他纵情高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众人也跟着唱着..........这是大多数汉人牧民们生平第一次听到这首《诗经·秦风·无衣》

    听来却无比的亲切,或许这就是血脉相连的感觉吧。

    PS:您的一丝鼓励就是我每一份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