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军剩余的部队纷纷调转马头,先行撤退了。 只余下北军的兵马还留在远处,密切地关注着李恪所在的小山丘。
此时李恪也不敢发箭了,毕竟这支部队至少也还剩下有两三千人骑兵,况且距离不远,要是一齐攻上来,自己就是有加特林恐怕也难逃一死。
但是,这支部队竟然丝毫没有要上山寻觅李恪的意思,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李恪。
李恪和白龙马此时完全和白茫茫的雪地融为一体了,他心想不如再赚他一票。反正这小山丘的后面有一条小道,待会他们要攻上来,可以乘势下山。
说干就干,李恪又举起了【开山弩】,透过【八倍镜】,瞄准了一人,“飕”的一声,直取他心脏的位置,那人应声倒地。
真是神准无比,他接连发了九箭,箭箭如流星一般,送出了九碗热乎乎的孟婆汤。
“见鬼去了,老子就不信这小山丘上还有鬼了不成。”一个粗大汉躁动怒道。
“听令!冲上山丘,看看是什么鬼怪在作祟。”心有余悸的吐蕃骑兵被他这么一喝令,不得已都纵马狂奔,往山丘上冲了上去。
“要死要死了,快走。”李恪又冲对面胡乱射了一箭,将【开山弩】装进混吞袋中,换出了【太阿剑】和【后羿神弓】,一个箭步翻到马背上。
那白龙马颇有灵性,还没等李恪驱使,径自往小山丘后的小道上奔了下去。
“驾!驾!驾!”
三千吐蕃骑兵黑压压的一片冲到山丘上,没见着人,又听到山后的小道方向有动静。
发现一身白袍的李恪骑着白马往山下去了,当即又追了下去。
不好,这个距离很容易就要被追上了,李恪一边骑着马,转过身对准追兵的方向。
一边张弓如满月,箭发如流星,一连射出十数支箭,后面的追兵接连有十数人跌落马下。
就这样且战且走,追兵也引弓射击李恪,但那白龙马似是背后长眼,总能左腾右挪,就像蛇形走位一般,速度更堪风驰电掣,巧妙地避开了密集的箭矢。
追了十几里地,追兵们发现和李恪的坐骑相比,自己的战马显然略逊一筹,渐渐被甩开了。就这样,吐蕃骑兵不再追击了,调转马头回自己的营地去了。
李恪见追兵已经离去,顿时长吁一口气,勒住马停了下来,此时的他口渴得很,没有水喝,只好吃点雪止渴。
还别说,这雪的味道还挺好,入口即化,回甘无穷,就是牙齿被冻得有些发麻。
可惜白雪虽好,却不能充饥,肚子饿得打鼓的李恪上了马,不快不慢地往南去了。
来到了一个叫洛窝的地方,当然李恪他并不知道地名。见到牛羊遍地,还有大量的牦牛和骆驼,甚至还有不少的马。
看样子这里好像是一个大型的牧场。似乎也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能够看到一些牧民在不远处驱赶着牲口。隐隐约约还能听到随风而至,悠扬的胡琴之声。
饿极了的李恪壮着胆子驱马向前,穿过牧群,来到一排木屋前,下了马。
一个长相极像汉人的女子看到了他,显得有些拘谨,从上到下打量着李恪,似乎看到这一身装扮,有一丝不解。
“姑娘,我从大唐远道而来,是来吐蕃经商的。请问这里有没有食物可以卖给我一些?”
李恪试探性地问着,一只手抓着马的缰绳,如果这里的人不欢迎他,他便要立即上马逃走。
“你是唐人?你真的是从大唐来的吗?”女子好奇地问着,脸上掩不住的兴奋。
“是,在下确实从大唐而来........”李恪话还没说完,女子便转身冲着屋子里大喊,“阿爷,有从大唐来的人,你快出来啊。”
一个身材矮胖的老汉走了出来,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到李恪,露出了微笑,“还真的是,小伙子你从大唐来的吗?你是汉人吧?”
“是的,在下是从大唐来的,是汉人。”李恪答道。
“快快快,快请进。”老汉一把拉住李恪要请他进屋。
李恪有些不知所措,这吐蕃人的汉语说得这么流利的吗?
“哎呀,小伙子,你放心吧,我们父女都是汉人。不会害你的。”老汉脱下毡帽笑眯眯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