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章 阐教首徒

    玉清境。( .)

    大罗天。

    玉虚宫。

    杨戬转眼间便来到宫外,朝里高声喊道:

    “玉鼎真人门下,阐教第三代弟子杨戬求见师公元始天尊。”

    话音刚落,宫门洞开,杨戬昂首入殿。

    只见大殿正中,悬挂一盏玉虚琉璃灯,灯内有一团金色火焰。

    杨戬路过时,灯内金色火焰顿时变得飞舞灵动起来。

    元始天尊饶有深意地看了看,开口道:

    “杨戬,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若是为斩杀猴头,大可宽心。小辈较量,生死有命。”

    杨戬躬身参拜:

    “启禀师公,杨戬有一宏愿。”

    “愿振兴阐教,光耀师门!”

    “愿整饬三界,匡扶四海!”

    “愿还天下以太平!”

    “请师公示下。”

    元始天尊听言身躯不可察觉的为之一振,转而似笑非笑道:

    “我阐教门人亿万,吾座下弟子位列十二金仙,六御之位独占其三。”

    “自封神之后无一门一派能与吾教争锋。何来振兴一说?”

    杨戬抬起头,神色毅然道:

    “敢问师公,远古三族如何?西天佛教如何?上古妖庭如何?”

    “还有那人教、截教、冥界……”

    “且不论大劫之后死而不僵的魔族,就算那沉寂万年的巫族。若是再有大劫降世,我阐教比之它们,又如何?”

    元始微微皱眉,闭目不答。

    杨戬继续道:

    “师公明鉴,阐教虽声势浩大,却终究流于表面。”

    “近千百年,西方佛门蠢蠢欲动,远古三族划地为王。”

    “道门气运已经开始向他们偏移,长此以往,势必我教势危。”

    元始天尊听到气运二字,骤然睁开双眼,精芒闪烁。

    他身为六圣之一,早已深谙天道。

    佛门大兴是命中注定的事。

    直到下次大劫来临,阐教气运会越来越少,佛门气运会越来越旺。

    除非道祖鸿钧插手,自己虽是有心,却也无力。

    杨戬见元始天尊有些动容,开口说道:

    “师公乃是天道圣人,自然知晓气运一事。何不以无上大能观测杨戬的气运如何?”

    元始天尊点点头,随即一番推演。

    突然,一股磅礴的混沌之气将元始天尊从推演中打断。

    元始天尊惊恐万分地看向杨戬:

    “你…你何来如此浩瀚的气运?”

    “这并非我道门气运,竟有一股混沌之力在里面。”

    杨戬微笑道:

    “师公大能,杨戬不敢欺瞒。”

    “此乃混沌气运,享混沌之力加持,有混沌之道眷顾。”

    元始天尊沉默良久,开口道:

    “既如此,你有何打算?”

    杨戬正色道:

    “集道门气运于一身,证道成圣。”

    “神挡杀神,佛挡诛佛。”

    元始天尊豁然起身,来到杨戬面前。

    一道白光射入杨戬眉心。

    “好!此乃三十六天罡法,与你之前所学七十二地煞术相得益彰。里面还有我的参悟。”

    “从今日起,我收你为亲传入室弟子。阐教自我而下将全力支持你。”

    “你想干什么就去干,放开去干,不必畏首畏尾。”

    “你有如此海量的混沌气运,即便是夺取他人的气运也无惧天道惩罚。”

    “为师也当竭力助你,天塌下来也有为师给你撑腰!”

    杨戬大喜,向元始天尊拜道:

    “徒儿谢过师尊!”

    “请师尊放心,杨戬定当振兴阐教,光耀师门!”

    元始天尊点点头,伸手一挥取过玉虚琉璃灯。

    “此灯乃是天地人三灯中的天灯,内有一团万灵古燚,有探查万灵之能。”

    “方才你靠近它时火光闪烁,似与你有缘,便赠与你了。”

    杨戬接过天灯,那团万灵古燚嗖得一下窜进杨戬眉心神目。

    原本就炯炯有神的天眼此刻多了一团火云印记在周围。

    杨戬心念一动,周天万物,世间万灵,无不在他天眼视线之内。

    元始天尊一挥手,一道玉虚圣令发到每一位阐教弟子脑中。

    杨戬得元始亲传的消息片刻间便传遍三界。

    一会的功夫,六御之中。

    勾陈大帝雷震子。

    长生大帝南极仙翁。

    青华大帝太乙真人。

    纷纷前来。

    元始天尊开口道:

    “从即日起,杨戬便是本座的亲传大弟子,阐教首徒。”

    “杨戬之命,尔等不可不听。”

    “你三人掌管天庭事务已久,修为难以寸进。”

    “把这些事都交与杨戬吧。”

    三人不明所以,但是元始天尊的话也不敢不听,于是毕恭毕敬道

    “谨遵师尊法旨。谨听杨戬师兄调遣。”

    “叮咚~”

    “恭喜宿主获得完整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气运。”

    “三成南方南极长生大帝气运。”

    “三成东极妙严青华大帝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