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不想当皇帝的人,只是,他们没有那种本事罢了。
特别是乱世,谁都想争霸天下。
一统春秋。
但是,能够做到的少之又少。
赵光义就在背后一直谋划着。
赵光义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而且,他足够隐忍。
一直等赵匡胤不行了,才露出了自己的爪牙。
登基成帝。
成为人生赢家。
······
当然,九州大陆上还没有发展如此。
而是有其他的变化。
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人,各占一半的兵权。
赵匡胤坐镇朝堂,而赵光义在边关。
如果赵光义要起兵造反,自立为王。
即使是赵匡胤都无法阻止。
但是两个人都清楚,以目前的形式来说,合则两利,分则双损。
两个人联合起来,那是九品诸侯国,乃是九州大陆上,赫赫有名的九大九品诸侯国,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但是两个人分开,这个名头就没了。
······
赵匡胤沉思了一下。
“不过,这个炎国毕竟和我们毗邻,不能再让他成长下去了,你去派皇城司的人,给我暗中去捣乱,项云小儿不是要举行赏剑大会嘛,寡人让其举行不起来,颜面扫地”。
虽然刺杀项云有点不现实,但是暗中捣乱还是可以的。
而且,赵匡胤也必须让项云见识到宋国的力量,告诉对方。
大宋的力量不是一个小小的四品诸侯国可以招惹的。
如果敢招惹大宋,会让炎国死无葬身之地。
赵匡胤看着手中的奏折,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奏折上面的内容,正是关于几个小国,在炎国的压迫下,左右摇摆不定。
这不是明摆着和大宋抢夺资源和国土嘛,这是红果果的仇敌啊。
······
“是大王,奴才马上就去通知皇城司的人”,王继恩慢慢的走开。
王继恩,一个不是多么出名的太监,但是其人,相当的牛逼。
特别的是手中的权利。
更让人惊叹。
但是,人很低调。
十个人里面,九个人不认识他。
另外一个人,乃是研究宋史的。
王继恩,北宋时期的宦官、防御使。
《宋史》说宋太祖驾崩时,宋皇后急令王继恩召太子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
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但许多人相信有“斧声烛影”之谋篡疑案,认为是赵光义谋杀宋太祖,因而即位。宋太宗淳化二年均顺叛宋,王继恩、雷有终率兵讨之。
淳化四年,李顺陷成都时,继恩任剑南西川治安使征讨之,屠杀三万人。宋太宗去世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勾结,继恩谋废太子。吕端发觉阴谋,奉太子真宗即位,并将王继恩下狱。
这是一个很牛逼的人物。
只不过,现在正在赵匡胤的身边当差。
而王继恩口中的皇城司也不简单。
皇城司是宋代禁军官司名。旧名武德司,位于东京左承天门内。为宋代特务机构,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
皇城司“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庐宿卫之事,宫门启闭之节皆隶焉”、“掌宫城管钥、木契,以时启闭宫门;每岁给换禁卫、殿门、宫门、皇城门四色敕号及审验;亲从官、亲事官诸指挥名籍,命妇伏天朝参显承殿时颁冰块,及宫中取索、国忌修斋醮之事等”。
宫禁门户、校验勘合,皆其职守。神宗朝参知政事张方平曾言“又置亲从官,属皇城司,掌启闭扫除之役,守卫扈从之严。其宿卫之法,殿外则相间设庐,更为防制;殿内则专用亲从,最为亲兵也。”
皇城司为皇帝的贴身护卫,系皇宫防卫体系最核心的部分。
起初,太祖朝划拨精锐部队,充任亲事官。后太宗朝又从亲事官中,简拔有材勇者,为亲从官。
宋太祖时,皇城司最重要的职务,是探查军中情状,预防阴谋扰乱。其主要针对对象,是殿前诸班直的“宿卫诸将”及禁军军政。盖太祖自陈桥兵变践位,故严防诸将串谋及禁军异动。
因此,伺察、特务活动的猖獗,就成为太祖朝政治的特点之一。
“太祖尝密遣人于军中伺察外事”,故皇城司为皇帝掌控军队异舆情动态的特务机构确凿无疑。
皇城司中,置逻卒“于京师伺察,每月发给湣钱,每季轮换差充”“皇城司遣亲事卒四十人,于京师伺察。”民间俗呼“察子”,可谓专业特务。
真宗朝“皇城司奏,察访御龙直班院副指挥使吕遇日暮醉归,马逸不能制,百姓石谦为马践伤。又言常时本班将士无故不出,今不能禁。
又如神宗言:“此辈本令专探军中事,若军中但事严告补之法,亦可以防变。”
终两宋,皇城司职权逐渐扩张,由专司军情逐渐涵盖官情民事。真宗天禧元年,右正言鲁宗道曾说“皇城司每遣人伺察公事,民间细务一例以闻,颇亦非便”
宋高宗朝,“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小涉讥议,即捕治,中以深文。”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