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5章 达者为师

    为此,姚老先生特意把林安请了过去,亲自道谢。即便林安说明此事大半为了累积福德,为了娇娇,老先生依旧谢意不减。

    姚家不出仕,先前第一书香门第的威名也被打压的没了光彩,以后多年想要依旧保证门庭不衰,不依靠作为皇上的外孙,是件很困难的事。

    但林安轻易就帮着解决了,基础教育,开启民智,对于大越千秋万代来说,是件最琐碎也最得民心之事。

    姚家坚持下去,就能一点点把失去的清名补起来。

    百年后,帝王无论换谁做,姚家依旧是大越文坛最高的那块丰碑。

    姚老先生倒不是好名声,实在是害怕对不住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姚家险些在他手上灭门,如今他能眼看着重建,是最好不过的。

    林安是个麻利的,交了差事就专心带了姚永等人琢磨怎么写奏折,至于湖州赈灾之事,自有董大人和刘大人。

    董大人和刘大人心里清楚,林安是不愿争功,主动把好处让给他们。

    两人心里感激,毕竟这次赈灾,林安和学院的学子们是绝对主力。而他们不托后悔,就已经是尽力了。

    两人也不是不想要功劳,但想想新皇的行事风格,于是,第三日的大朝会上,两人奏报的时候,齐齐说了实话,把林安和学院学子夸了个天花乱坠。

    果然,新皇没有责怪他们能力不足,反倒赞了他们辛苦,在众人退缩之时,赶赴湖州赈灾,所以,没人升了一级,已做奖赏。

    朝臣们看的眼红,也暗自琢磨着收起以前那一套做官的谄媚逢迎,准备走务实路线了。

    新皇却是不理会他们,又直接下了圣旨。原本前进学院挂了皇家学院的牌子,如今直接划到皇后名下,皇后以后就是学院的第一任院爱上书屋为姚老先生。

    因为姚家不入仕,所以三个职位是独立于朝堂之外,一切俸禄都比照一品大员。另外学院学子可申请在六部实习,从七品开始,经过考核,决定去留。

    皇后和姚老先生父子掌管学院,这命令,朝堂上无人反对,毕竟学院那么重要的地方,给旁人也是不放心,外加也不熟悉啊。

    但这后一条,学院学子可在六部实习,而且是从七品待遇,最后兴许还能留在六部,这就有些离奇了。

    立刻有老臣出面反对,“皇上,科考择贤入仕,这是坚持了千百年的传统,这般被打破,恐怕后患无穷。人人都不愿再读书,专心奇技淫巧,以后大越文道崩坏,岂不后悔?”

    也有人帮腔,出列说道,“是啊,皇上,每科状元也不过从七品翰林开始入仕,却要经过寒窗苦读十几年。而学院的学子们不过学了三年,就可同状元起点一般,爱上书屋问?”

    但也有人支持,比如农林司的宋大人,“这话不能这么说,就看我这农林司,每次大考过后,都会分来几个蠢蛋,除了溜须拍马,谄媚奉承,就会吊书袋,让他们下田去做记录,差点儿毁了我精心培育的杂交稻苗,简直是蠢不可及。

    学院的农科学子,都是喜爱种庄稼,又专门了学了三年。别说给我打下手,就是我还得时时请教!

    达者为师,英雄不论出处!

    凭什么学院学子就不能超过科考的书呆子啊!”

    宋大人一向是纯臣,有什么说什么,只专心他的庄稼,新种子和试验田,旁的什么也不管。很多时候让人想要攻击他,都找不到把柄,最后就把他当做一块又臭又硬的时候遗忘了。

    没想到今日这臭石头跳起来砸人,居然还挺疼!

    朝臣一时都被堵了话头儿,很是不甘心。

    幸好,新皇“适时”调解道,“既然此事,众议难决,不如这般,学院学子依旧可以入六部实习,从七品,考核后可留下任职。但品级六级封顶,不可逾越。如何?”

    六品,连个郎中都混不上,也就是说学院学子再能耐,即便留在六部,也不过是做一辈子小吏。

    众人不愿意增加竞争对手,但可是愿意多一批专业能力强的手下。毕竟他们差事办的越好,最后功劳都是他们这些上司的。

    再说了,新皇愿意让了一步,已经是很难得之事了。他们再反对,就是蹬鼻子上脸,不定谁就要倒霉了。

    所以,众人赶紧一致应声,这事就算过去了。

    林安这会儿,也出列上了奏折,其实说是奏折,却是改了格式,简单明了很多,有些类似后世的企划案了。

    家里老爷子发话了,山神庙由家里出钱筹建。义诊可以做学院和医学院那边的实习机会,药材之类林家也可以采买。

    但林家的一百多座小学堂,这次要一并交给朝堂。一来,开启民智,本来就是国家的职责,二来林安同姚永等人,特别是姚家打算以此为阶梯,重建姚家的威望。

    这就是林家最好的抽身机会了!

    而林安和姚永有了这一百多座学堂做基础和先例,也更好开张工作。

    林安受娇娇影响,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想法,姚永自小读书,也是学识极好,再有姚爱上书屋堂多少年的经验,这份奏折写的极好。

    新皇看完,直接吩咐林安诵读给文武百官听。有人听明白了,有人听得糊涂,但却都明白一个意思。新皇打算建很多学堂,让百姓的孩子都读书认字,就算不能科考,也总要能写会算,谋求个养家糊口的正路。

    就是百姓只要想学写算,白日劳作,晚上也可以到学堂去读扫盲班儿。

    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苦读十几年才踏上仕途,又爬了十几年才有今日的地位。

    没人相信,百姓们学个写算,就能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也有人想到深远一些,开启民智,寒门必定要崛起的越来越多。世家和豪族想要再保持碾压之态,怕是会越来越难。但这话却是不能说,新皇可不是明德帝,方才关于前进学院,已经退让了一步,若是再逼迫新皇,后果绝对不可想象。

    左右这奏折就算顺利进行,也要十年二十年,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