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姜还是老的辣(5/5求订阅,自定)

    对于自家老爹的评价,李二震撼不小.

    开国郡王,那可是王爷一级,和长乐王一般了,而且,连他们都没有世袭的保证,长孙钰就要世袭开国郡王了关键是,自秦汉起,有哪一个朝代有过异姓王一说即使长孙无忌和李二的关系亲密无间,即使长孙玉的姑姑是李二的皇后,即便长孙钰的功劳泼天,第二都还没有考虑过这个异姓王封赏的问题.

    看着李二那一脸吃惊的表情,李渊笑道:“二郎你听好了,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就是因为他是凌驾于所有臣子之上的.

    但这种凌驾,不是权力,地位,待遇的凌驾,而是气魄与格局上的凌驾.”

    “为君者,尤其是作为开拓之君,立志要成为明君的人,都应当懂得这个道理,臣子之所以是臣子,是因为他们施展和发挥能力的空间取决于你所管辖的疆域.”

    “你的疆域越大,所能容纳的人才就越多,他们施展的空间也越大如果你给他们足够好的待遇和信任,让他们为你所用,尽情施为,你所管辖的疆域就越来越好.

    反之则越来越差,越来越小.”

    “所以,为君者不当局限于一处,而更应该与臣子们一同奋进,开疆扩土,这才是建立不世王朝的经营之道只可惜从来没有皇帝能真正做好,所以做一个明君难,建一个不世的皇朝更难.””

    我大唐如今刚刚起步,一切蓬勃向上,如果二郎当中能以明君的要求要求自己.

    开阔胸怀,树许多人以为标杆,告诫世人,只要你有才能,一心为我,就算是一个异姓王又如何”

    “是吾儿没有容人的肚量还是没有驾驭住你这侄儿的勇气”

    面对老爹的接连询问,李二张了张嘴,想解释什么,却发现什么都是徒劳的,因为事实的确如此.

    他的胆魄和自己的父亲相差太多.

    虽然有可能是卸下皇帝之职以后李渊很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不道德,但话的道理确实不差.

    他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封异姓王,之前长孙钰对开国县男不满意,他们都讨价还价大半天时间,他李二还心疼好长时间呢再一对比老爹这一开口,就直接封郡王的豪气,倒显得自己真的太小气了.

    看着李二的表情变化,李渊也算圆满完成任务.

    说到了这一步,他算是在李二的心中深深地根植了一个种子.

    现在李二自己都感觉到了此刻他的状态有多么的不对劲.

    一个立了那么多功劳的忠臣,自己却连足够的信任都不能给予,甚至于还多次的给人找麻烦,自己明明有天策上将府这一手的好牌,却偏偏打成了这个样子.

    李二优点便是善于自省已身,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劲,便想着如何改回来.

    不由的回想这过去的几个月,原本没有登上皇帝时被种种针对的压抑,到当上皇帝之后,自己却有些偏执的急于求成.

    这一回想,李二才发现自表现有多糟糕.

    此时,李二才真心的感受到老爹的智慧,作为一个在位多年的皇帝所积累的经验,对他这个皇帝而言简直是无尽的库.

    足够他慢慢体会,而他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因为他急于求成,想在自己老爹面前证明自己的想法,如今显得那么的稚嫩,甚至导致自己心态的失衡,理智的偏激等等

    简直就像个小孩儿一样批评了这么久,李渊也适时的给予了一些鼓励.

    “如今吾儿坐在皇位上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这是你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朝中其实有能人无数,就看吾儿有没有…容人之量,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如若调用得当,吾儿千古一帝的目标,不是无望.”

    李二点点头,却又头疼的问到:“爹,孩儿最头疼的还是与长孙钰要如何处理他如今自赴大理寺.

    而且孩儿尚有一事不明,他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奇异的革新要知道每一样都足以改写朝代,而且他才13岁啊”

    “为何你只注重到他的发明,而没有注重到他的治国智慧呢”

    “治国智慧这小子善谋略,兵法也不差,然而都是知晓的,不过治国之道,他尚且需要磨砺吧.”

    听李二这么说,李渊只是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又何必要执着于查探长孙小子的秘密呢至于吾儿,看不出他的治国智慧,也算正常,要是被你察觉了,你对这小子恐怕还要愤恨的紧”

    “父皇这是何意”

    李二疑惑道.

    “无论是何朝代,需要壮大,都离不开他有一个好的掌舵人,也就是皇帝.

    吾儿初登皇位,有诸多不足之处,这小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一直用着你最不喜欢,却是最能帮助你成长的方式,磨砺你,默默引导,让你迅速的成长成一个合格的皇帝.”

    李二皱着眉头,脸上逐渐尴尬且恼怒起来:“这小子都是故意气朕的”

    “谁说不是呢”

    李渊微笑着说道,一双老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目光.

    李二有些汗颜,又有些恼羞成怒,因为一直以来,他其实都是在被长孙钰牵着鼻子走.

    李渊继续说道:“自古以来,明君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没有登上皇位,没有做过皇帝,就不会领会一代明君的责任到底有多重.”

    “吾儿可以想一想,如今这满朝文武,包括你作秦王时的跟随你的那群…天策上将,还有谁敢像长孙钰那般,能在你最不理智,最不清醒的时候,对你毫无保留的犯着冒犯圣颜的风险对你当头棒喝”

    李二想了想,终是摇了摇头.

    他登上皇位以后,皇威日盛,昔日的兄弟对自己也是越来越敬畏了“所以说,有如此能臣,铮臣,为你默默做了许多功劳.

    你这个皇帝,就算是主动给他垫一垫脚又如何呢”

    李二面色微变,说到:“父皇是让我亲自去请”

    李渊点点头.

    “吾儿若真想成为这为世人所传诵千年的千古一帝,那么就必须要把身边的人抬高,只有他们一个个被抬高,凌驾于臣子之上的皇帝,才永远不会失了自己独有的光辉.”

    其实不难看出做一个明君的准则,不揽功,只揽错就行了.

    因为身为天子,天下臣子的功劳,都有他的一份.

    而及时认错,反而更能得贤名.

    历史上那么多大名鼎鼎的帝王,比如汉武帝,未必就需要到处亲征,霍去病在历史上有多大的功绩在,就自然有他的一份.

    “孩儿受教了.”

    李二对李渊深深拜服到.

    他心里隐隐有一种觉察,当初若不是李渊真正心软,不愿和他刀兵相见,恐怕当时的时局未必能如同他们料想的那般顺利.

    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推记住收藏保存百度搜索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记住收藏保存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温馨提示:浏览器阅读模式如果不显示章节内容,点击刷新,找到底部设置菜单,进入设置菜单里点击退出畅读模式即可高速免费阅读!所有浏览器的畅读模式都会影响显示尽量退出畅读模式,阅读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