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唐浩跟着吴又可走进了隔离区。( .)
一个个戴着白色口罩的的士兵正在把衣服衣物扔进混了消毒液的大盆子里浸泡。
“现在有多少人发病?”唐浩问。
“前后400多人!”吴又可难过地说“死了100多,都被火化了。陆陆续续又死了几十个,外加一些病症比较轻,已经治好的,现在只剩下一百多了。”
“先生带来的药,效果很好!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多带一些?”
“不能!”唐浩说“不管在任何地方,大规模运送药材都是有危险的。”
“鼠疫杆菌你见过了吧?”
“见过了!”吴又可兴奋地说“想不到啊,另一个世界的人居然证明了我的猜想是正确的!这瘟疫,真的是由细小的秽物所传染。更想不到,这次的瘟疫,原来是老鼠带来的。”
“现在整个北方都在闹鼠疫!”唐浩对吴又可说“大名府,京师一带,已经肆虐一年。天灾,人祸,那些该死士绅文官一毛不拔,还要撺掇皇帝收农民的税。自耕农破产,官府没钱,根本拿这瘟疫没有办法!”
吴又可身体一僵。
半晌,他不甘心地问道“难道我大明真的没救了?”
“不是大明没救了。是士绅阶层没救了!”唐浩说“他们已经在这个帝国的躯体上敲骨吸髓200多年,也该被扫进垃圾堆。”
离开瘟病营的时候,唐浩对吴又可说“大明,没救了!但是汉人,还有救!”
帅帐里,孙传庭重复着唐浩的话。
“大明没救了,汉人还有救…”
“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唐浩说“在我们那个世界有句话,人民当家作主。虽然我从来没有参加过选举,但是这句话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人民当家作主么?”
“你们这个世界,是君王与勋贵还有士大夫共天下。因为君王需要勋贵帮他掌控朝堂和军队,需要读书人帮他治理地方,调度运筹,同时也是给地主士绅的妥协。”
“但是在我们那个时代,人人都要读书上学。之前是九年义务教育,后来是十二年义务教育。想去当个大头兵,都需要读12年的书。”
“当个兵都要求读过12年的书?!”孙传庭几乎是叫了出来“这…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唐浩问。
“无际你的国家,有多少人口?”
唐浩说“13万万又五千万!”
“那?所有人都读过书?”
唐浩想了想“我可以这么说,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百分之99都读过书。30岁以下的,几乎所有人都至少上过12年的学!”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孙传庭喃喃道“人人都可以读书,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
“所以说,别太把读书人当回事!”唐浩说“如果只是写公文加算账,我们那里的10岁的孩子都可以甩开你们这里的师爷十几条街!”
“在我们那个时代,人们在读史书的时候往往会得出一个结论:大明和大宋,都是亡于读书人!”
“亡于读书人?”孙传庭很不服气“这是污蔑!”
“不是污蔑!”唐浩说“文视武如草芥,武视文如仇寇!”
“自从韩琦斩了焦用,宋朝的武将就没心思为大宋卖命了。本来靖康之变是最好的革新时机,结果岳飞被害,韩世忠被贬官,武官刚刚挺直的脊梁又被文官抽掉了。你们大明也是一样,不过好一点的是,你们大明的文官倒有些是挺能打的。虽然你们的文官喜欢搞什么分进合击,和宋朝的那些喜欢画阵图的蠢货有得一平,不过好歹领军作战的不像宋朝的文官那么废物。你孙传庭算一个,卢象升算一个,洪承畴算一个,还有之前的于谦、王越、后面的胡宗宪、熊廷弼还有山东的那个袁可立。”
“总的来说,明朝文官在打仗上,是比宋朝的废物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啊,你们和宋朝的那些废物有一点相同的地方,或者说和历朝历代的文官都有相同的地方。”
“先生是说?”孙传庭问“纳粮?”
“没错!”唐浩点点头“优待士绅啊!富者有田勾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为什么读书人要考功名?不就是因为名下的田产可以不纳税么,到时候还有富户投献田产,另外做买卖也不用交钱!”
“有钱的人不交税,没钱的人被刮地三尺,活不下去就只能造反,然后为了剿灭造反的人,朝廷接着征税,又必反一批。崇祯十年,浙江一个省的茶税只有十二两银子,这大明不亡国才怪了!”
孙传庭捏着拳头,目眦欲裂地问“大明,真的没救了?”
唐浩摇摇头“大明没救了!天下得国最正者,唯有大汉和大明。刘邦和洪武皇帝都是拯救万民于水火,所以才登上了皇位。但是,他们的子孙也想享受了荣华富贵两百年,也算对得起他们的贡献了!”
“我虽然不在乎大明,但是我更在乎汉人!亡大明,只是亡国,如果清军入主中原,那就是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