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煮海为盐

    “易舟,你打算怎么制盐?”

    江伊涵跑回来,漂亮的眼睛望着前面的茫茫大海,“晒盐的话,是不是需要先修筑盐田吗?”

    易舟摇了摇头。

    江伊涵口中所说的盐田,实际上就是像稻田一样,专门用来晒盐的池子。

    晒盐法,是一种传统的海盐制取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晒盐法制取海盐,对地理环境有要求,而且过程繁复,工作量巨大,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

    易舟不准备采用这种方法,“我们用煮盐法。”

    “煮盐法?”

    江伊涵眼珠转动,说:“我知道了,就是在锅里熬煮海水,让水分蒸发,使海水中的盐分结晶。”

    “对。”易舟赞许的点点头,“这种方法虽然比晒盐更古老,对于我们而言却很实用。”

    煮海为盐,单次产盐量肯定比不上晒盐。

    不过优点在于方便快捷,只需要一口锅、一堆火就可以操作。

    “我去捡柴,你搬石头搭灶,咱们分头行动。”江伊涵说完,就开开心心地往树林边跑去。

    之前她就有注意到,树林边有很多干枯的木头。

    “注意安全,有事喊我。”易舟提高音调在后面喊着。

    江伊涵头也不回挥了挥手,小声嘀咕道:“这家伙,总是爱啰嗦,搞得我像是三岁小孩一样。”

    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她脸上却浮现出好看的笑容。

    易舟搬来几块石头,在沙滩上垒了一座石灶,然后舀了一锅海水,放在石灶上头。

    原本是灰褐色的龟壳表面,现在变得黢黑,不知道还能用多久。

    要是哪一天破裂了,易舟还真不知道该用什么煮饭。

    “够了吗?不够我再去捡。”江伊涵抱着木柴回来,白皙的脸蛋累的红扑扑的。

    “够了,你歇会儿。”易舟示意她喝点水。

    江伊涵听话的拿起水壶,坐到一边。

    易舟折了一把细小的树枝,打开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开始生火。

    只花了三十秒钟不到,就成功把树枝点燃了。

    “哇,好快。”江伊涵惊叹道。

    “这就是拥有火折子的便利。”易舟把树枝放到灶堂里,又往里加了几根木头进去。

    火势慢慢大了起来。

    “现在只需要把海水烧滚,烧干,等里面的盐分结晶,我们就可以得到盐巴了。”易舟拍点手掌上的沙粒,神情很轻松。

    放眼望去,碧海万里,衬托着湛蓝的天空,时不时有白色的海鸟在海天之间翱翔,海浪声挟裹着鸟啼声,相映成趣。

    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海边的灯光确实是营地不能比的。”

    易舟暗暗感叹,回头对江伊涵说:“潮水退的差不多了,我们去瞧瞧有没有迷路的倒霉蛋。”

    锅里的水分完全蒸发还要一段时间,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守在这里。

    “走走走,赶海去了。”捉鱼抓蟹是多么有趣的事情,贪玩的江伊涵早就迫不及待了。

    “等等,先……”易舟招手。

    “礁石尖锐,先把鞋子穿上嘛,我都知道你要说什么了。”江伊涵哀怨地望了对方一眼,乖乖把鞋穿好。

    “……”易舟挠挠后脑勺,撇着嘴往布满礁石的海滩走去。

    出人意料的是,一直走好运的易舟和江伊涵,今天的运气好像并不太好。

    在海滩上寻找了近一个小时,除了两只小牡蛎,他们一只螃蟹一条海鱼都没有抓到。

    当然,小贝壳小海螺的数量还是很庞大。

    “唔,怎么什么都没有?”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江伊涵看着空荡荡的背篓,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易舟同样有些搞不清状况,两次赶海的结果差异如此巨大,的确是他没有想到的。

    不过,赶海本来就是拼运气的事情,就连老渔民有时候都会空手而归,他也没有过于纠结。

    “别心急,还有很大一部分海滩没找呢,你先回沙滩看看盐煮得怎么样了,我再找找看。”易舟按住江伊涵肩膀,轻声说道。

    “好嘛。”江伊涵转身离去,像泄了气的皮球。

    易舟看着她靓丽的背影,轻轻苦笑起来。

    “别看现在一副低落至极的样子,过一会保准什么事都没有似的,比谁都活泼。”他信任江伊涵的自我调节能力,一点都不担心她的情绪状况。

    二十年来的朝夕相处,使他们对彼此足够了解,足够信任。

    很多事不需要明说,对方就能够领会。

    “到那边看看,也许能捡到些海鲜。”易舟回过心神,把精力集中到正事上来。

    时间正在慢慢溜走,如果上午找不到更多海鲜,午饭恐怕就要没着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