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九章 君臣不两立(求收藏!鲜花!评分!)

    正达皇帝发现李承他们,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难对付的多,现在也不禁感到后悔,但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二十万大军溃败,对清庭来说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打击。**.更新快**

    尤其是现在清庭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强大,他们入主中原时间不长,民间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他们抱着敌意,以往能够通过强权统治来镇压,但现在自己治下出现了李承他们这么一个不定因素,这让清庭上上下下都感到一种恐惧。

    这种恐惧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让他们想起来以前对汉人曾做过的事。

    针对这件事,清庭朝廷上下吵的不可开交,正达皇帝没有第一时间下达命令,因为他现在也抓瞎了,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下令,更不知道该怎么和李承他们的势力交涉。

    双方已经翻脸了,这才经历过一场大战,清庭惨败,现在底气全消,就算是他正达皇帝想要和李承他们和平相处,但那也得看李承他们是否愿意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选择权根本不在清庭手上,清庭在这之后会是个什么结局,全都要看李承他们的意思。

    然后很有意思的,清庭上下居然在短时间内有了个结果,那就是派人继续去接触李承,这一次清庭的诚意非常足,给出的条件是封李承为南王,要与李承划江而治。

    这条件不可谓不足,是承认了李承他们有立国的能力,只是不想再和李承他们继续这么斗下去,因为清庭清楚,再这么斗下去的话,整个清庭估计都要崩溃掉。

    他们已经从这两次的大战中看出了很多东西,李承他们并不好惹,甚至可以说,以清庭现在的底蕴而言,根本就无法和李承他们硬碰硬。

    现在毕竟还是清初,并未达到鼎盛之时,真要将国运赌在这上面,结果肯定会很惨。

    但是!

    李承这一次直接拒绝了。

    之前想要获得和平发展的时间,这才和清庭稍微阳奉阴违,现在已经积攒够了足够的力量,再谈和平就有些没必要了。

    更何况,只要李承这边拒绝,那么清庭那边必然会很不好受,有自己这个恶邻在侧,清庭肯定会寝食难安,甚至是清庭自身都会因为这个而动荡不安,很可能会国力衰减。

    李承他们的计划完备,哪一步该怎么走,用多少力,都计划的清清楚楚,有计划的进攻和缓和,其效果是无往而不利,完全不是清庭这样的封建王朝可以比拟的,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自身对任何事的执行力也会不同,更不提生产力上的几何倍差距了。

    现在每过一天,李承他们的势力就会比较昨天强上一分,反观清庭呢?他们依旧在原地踏步,固守着封建王朝的一切,时刻陷在权力的斗争之中。

    果然,在李承的拒绝之下,清庭一下子就陷入到慌乱之中,他们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因为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李承他们斗到底。

    但这明显是一条将清庭带向灭亡的道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而作为清庭皇帝,这时候也麻爪了,但接下来却有朝臣提议,让正达皇帝下一张罪己诏,给李承他们表明态度,低头认错。

    这一下子就触及到了正达皇帝的痛点,身为一个皇帝,下罪己诏没什么,以往有不少帝王在天灾之时都下过罪己诏,但是被朝臣谏言下罪己诏,还是逼迫的那种,更是要朝李承低头的罪己诏,正达皇帝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

    所以,谏言的朝臣直接被砍头,这这一下,则激化了皇帝和朝臣之间的矛盾,指望朝堂上那些朝臣能做出什么好事来,那还不如去信一只猪了,明末的时候,李自成攻入京城,就是这一帮子明末大臣打开了京城的门。

    大清入京的时候,也是这么一群人,等清庭建立之后,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我大清的官,皇帝死活和他们有个啥关系?

    所以在正达皇帝下令斩首那个谏言的朝臣之后,皇帝和朝臣之间的矛盾顿时就凸显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朝臣就开始为自己找起了退路。

    你大清药丸,我可不会跟着你一起死,在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下,居然有不少朝臣暗中和李承联系起来,这些人的节操着实让李承都感觉无奈。

    (求收藏!鲜花!评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