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 有心结

    这个到不是吓汤大姐,她自己电视上也见得多。光是汤铃外公那边旧蓬屋区拆迁,为了这些也有打进打出的。这段时间女儿跑来跑去的,还是个在奶孩子的人,一下子瘦了很多。听王总管说汤铃的汤水都少了,从一个日产三斤半的到现在要通过吃通草才能把涨奶给挤出来。做妈妈,看在眼里,自然也是心疼的。

    之后汤铃把家里的一些代扣代缴的消耗事项都做了过户改办的手续。帮妈妈处理好一切对外的交接事体。

    把老爸的身份证带去派出所做了销户手续,再把户口本的户主名改为李菊娣的名字。起先,汤大姐坚持说要把房产证改成自己的名字。但是两位阿姨都对她说“你就一个女儿,过什么户啊,你不是住着蛮好的,又不想卖房子。这么去过一个,空牢牢(杭州话意为凭白无辜去)的缴钱。”汤大姐也不做声了。对两个阿姨也不理不睬,认为她们不帮她。不以她的利益为前提。

    汤铃也明白老妈的心思。以前老爸每个月都有上交生活费给老妈。老妈虽然大钱不怎么用,但是每天小钱是花贯了的。现在少了一个生活来源,自然是要想到以后的日子。她也打电话去咨询过房管所和公证处。再回头如实和老妈这么说过“妈,我去问过了。这房产证还是先不过户了。因为要交好多钱的,反正这是你的房子我也不要的。你安心住着就好了。因为这个过户还关系到华数和电信的过户。”

    “就你去安排吧。”汤大姐这才甘心不再提及。

    那时的汤大姐很敏感,很有自我保护意识,很排诉外人对她的一切开导。为了帮助汤大姐走出灰霾的心情,王总管总叫汤大姐过来一起吃饭、日常生活。由于两家路离得不远。汤大姐白天过来帮着一起带王小泽,吃完晚饭后再回自己家里住。节假日时经常安排出门游玩。或是由汤大姐的朋友叫她一起出去散心。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月,汤大姐突然有一天来电话对汤铃说“我不来了,小姐妹叫我去茅家埠喝茶。”

    汤铃也很支持汤大姐多出去走走,本来想给她报名参加旅游团出去散心的,她不肯,还说“我不去,你别管我,你如果交了钱我也不会去的,说到做到!”

    汤铃无奈,也只能由着她去。本来,在杭州的二姨还会隔三岔五的过来看看她,但都被她冷言冷语去说回去。二姨找汤铃诉苦“汤铃啊,你妈现在这个样子,我也是体谅她的。她怪我你爸那几天没有来陪夜。哎,我也是没办法啊,两个孙子要带,人人都有一个家的哎。你妈还说要跟我断绝关系,我是气死了。这段时间我不过来了。我会记得打电话的。你有空多去陪陪你妈吧。”

    在富阳的大姨情况也是差不多,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带着。也是没空经常过来看汤大姐。而舅舅家新迁的房子也已经全部弄好。舅妈是在老爸走后就搬回自己家去住了。只有舅舅陪着老妈多住了两个月,但这也不是持久之技啊,人家必竟也有家的。

    本来汤铃是很想回去住的。但是王祝说了,你要回去你一个人回去,王小泽不适合回去。家里那么挤,有些舅舅家的旧东西都没搬走。这么占在汤铃的房间里。空气也不好。而王爸王妈则认为,可以叫汤大姐过来这边住,可以把餐厅隔个小房间。但这是不可能的。由汤大姐的话来说“我为什么要过来,我自己有家!”

    这边汤铃夹在中间。她也很为难。还要带着王小泽。一边一天做到每天两三个电话。只求妈妈平安。但是汤大姐那会儿还没有走汤爸突然走的失落感中走出来。认为这个女儿一点没良心,一点不孝顺。

    有时汤铃打她电话,她甚至不接。有时接起来,没几句好话就硬呛呛的突然挂断电话。这天汤大姐也是固定的半个月出去和小姐妹喝一次茶。汤铃想叫她晚饭过来吃,她这么说“我为啥要过来吃,饭会没得吃啊。你放心好了,你妈饿不死的”再没二话,那头电话已经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