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记得王祝第一次带汤铃去自己的租住房见父母时,还怕汤铃不高兴呢。挑了个周末一起逛超市时提起的。汤铃觉得自从上回在外面一起吃过饭后,一直没有时间去王祝那。而他三天两头的往自己家跑。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有想法的。正好在逛超市。就提议买点东西再去。正缝正月里。汤铃就选了两套酒红的保暖内衣作为礼物。

    王爸王妈见到汤铃的礼物,当即就笑开怀了,王爸边乐边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看来没错哦。汤铃就是我们的宝贝女儿!”汤铃记得当时自己脸红了。还是王祝把话题给转移开了。

    待到汤铃家重新装修工程结束,已经是八月份了,正逢最热的时候。装修完后还要透气两个月。汤大姐决定等十一国庆长假结束后再搬回去住。

    期间王爸热情的约上汤大姐两口子,正儿八经的碰了面,吃了顿饭。双方家长的正式见面很顺利,相谈甚欢。

    和王祝在经自由恋爱一年多后,经由双方热心的家长的支持下,就在汤铃24周岁的生日那天,正缝周一,两人各自向单位请了两小时假,去低调的领了证。现在来看,那时也算婚了一把。

    每每说起这事儿,汤大姐就会念叨自己是个多么开明大方的丈母娘。想想汤铃的二姨,生养了两个儿子。在当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大儿子好不容易在30岁时讨了老婆,是衢州人。当时是花了二十万的聘礼的,结婚后只开了辆美人豹回来。时不时的还要这钱那钱的纠结。汤铃的二姨和汤大姐每次说起,都会辛酸的一把泪一把涕。

    王爸王妈起先是给王祝在老家中心路买了一套小高层的婚房,还带一个车库。没想儿子能谈上杭州姑娘而且还是定下来结婚的。于是就做主把这套房子给卖了,再凑了点到杭州买了套房。做为儿子的婚房。

    王祝家按揭的房子在离市中心40分钟车程远的地方,才刚打好地桩。和两位长辈租住在离工作单位15分钟脚程的26平的农居房里。在恋爱的第一个冬天,汤大姐和王爸就都觉得小两口正处热恋,人不往家里带,还能往哪带?万一家长不晓得,明天搞出事情来怎么办?这么一合计,领了证就算是一家人了。当晚一家子人在汤大姐的超高厨艺的招呼下,算是办完了一件人生大事儿。自此,王祝光明正大的住进了汤铃的闺房。

    两人是在2006年登记结婚的。王祝家还住在出租房。但是出钱买了辆车给小两口。起先王爸自己也刚在汤铃的驾校师傅手下学开车,想让俩小的挑辆自动档开,这样自己也能有机会上手。但是王祝和汤铃都是刚学出的本本族,跃跃欲试的要选手动档。这样子,挑了两时尚和操控感都十足的波尔多红的东风标志206,两厢小车。

    这是两人婚后的第一件大物品。王爸王妈是一直做小本生意过来的人,满肚子思前想后的,当时为了这车挂谁的名字,都是叫王祝含含蓄蓄的来探汤铃的口风。汤铃第一反应,确实有点难过“难道嫁给你,我就是只值一辆车么?”王祝赶紧解释“不是啦,不是啦,老婆你别多想么。我爸这也是为我好么,主要是我们家那边出过这种事情的。女的嫁过来后,要这要那要离婚的。”事后王祝提议要么写两人的名字。再后来,王爸提议说写王祝表姐夫公司的抬头。这样子算公车,即可以凑油费报销,又可以给公司做帐。

    汤铃也不是很物质的女生,也就答应了。然后车子是归汤铃开。因为汤铃还在市中心上班,离汤铃家虽然只有10公里路,但是在早晚高峰时,光开车也要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时间。

    ------题外话------

    前面两章修改再修改的还是被屏了,也不影响整体构架,就是一盘菜上少了点葱。

    也感谢朋友们能看到这里。我特地申请了读者沟通的qq2307649162,也欢迎朋友们和我多交流。

    工作日会正常更新,除非因为被屏(哭笑)好无奈。再次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