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0章 各尽所能

    皇帝的回应是端着茶杯喝茶,一句话都没有。

    气氛应该是有些尴尬的, 不过皇后不觉得尴尬, 因为这是她故意的, 至于皇帝……

    她太了解皇帝了, 皇帝心中自己只有自己, 纵然是现在一句话不说,也不过是装作愧疚,他心里必定是目空一切的笑着, 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就是去年收拾老六……若不是陛下觉得老六太过张狂, 不仅仅是压了有名无分的太子,更是骑在了他这个皇帝的脸上, 她又怎么可能会成功?

    皇帝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去选继承人?

    这一路他得到皇位、站稳脚跟、收拢皇权走得多么艰难,他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他的这些儿子们……甚至是孙子们, 但凡身上有着一星半点他的血脉的人,都是敌人。

    皇帝为什么要叫万岁?真正掌握了这样的权利, 又有谁不想活一万岁的?

    皇后心中默默啐了一声,脸上挤出笑容来, 叹了一声,好像方才的沉默是在想着郑姑娘一样, “郑姑娘的确不错, 我仿佛听见有谁问过她,是花朝节附近的生日, 今年定下来, 等明年成亲正好十七, 年纪也合适。”

    皇帝没理这茬,茶杯一放,四平八稳问道:“其他两位姑娘呢?”

    一瞬间皇后的嘴角似乎绷不住了微微下垂,不过她很快就又扯了浅笑出来。

    “长兴侯家的姑娘认错人了。”皇后声音里有了笑意,“追着靖王跑了一路,后来遇见尚平了才知道。”

    “性子有点迷糊,不过却是最活泼的一个,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她说了,她把北边四个宫殿全逛了一遍,因此午饭要了两碗,她倒是大大方方的一点都不掩饰。”

    皇后言语里难掩对她的欣赏,“这个姑娘我也挺喜欢的。”

    皇帝嗯了一声,又追问道:“还有一个姑母家里的姑娘呢?”

    这话一出口,皇后似乎有点僵硬,她小心看了皇帝一眼,放下手中茶杯,道:“她跟福清大长公主脾气挺像的。”

    “怎么说?”皇帝看了她一眼。

    听见皇帝说得是“怎么说”这等较为缓和的语气,而不是直接来一句“说”,皇后便用了略带埋怨的语气,道:“她把许侧妃给推了。”

    稍稍等了等,待皇帝微微皱起眉头,似乎是已经回忆起许侧妃究竟是谁之后,皇后这才叹气,“许侧妃,唉……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

    “当时都在玉熙宫里,湘君正说当年福清大长公主的趣事,不知道谁笑了一声,说她也是能住进来的,然后芳苓就害羞了,一把推开许侧妃跑了,若是不是供桌挡着,人怕是就倒了。”

    “芳苓这性子……”皇后摇了摇头,“她虽然是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女儿,却不是大长公主,这样的脾气怕是跟王爷过不到一起。”

    皇帝没说什么,又喝了两口茶这才站起身来,道:“朕知道了。”说着便离开了。

    皇后眉头微微一皱,不过自觉自己说的话天衣无缝。

    拿长兴侯家里的姑娘给靖王挖坑,傅芳苓更是不可能嫁到皇家。别看陛下对自己儿子说训就训,说降为郡王就降了,但是也仅限于自己收拾,若是别人给皇子没脸,那一定是要倒大霉的。

    皇后轻松了下来,回到内室修养去了,想从皇帝手上谋取皇位……一定得有耐心。好在这宫里没有谁比她更有耐心了,也没有谁比她更懂皇帝的心思了。

    皇帝出了坤宁宫,等在廊下的戴公公立即跟了上来。

    坤宁宫跟乾清宫不过是前后脚,不过皇帝今儿明显不想回乾清宫,而是道:“跟朕去御花园走一走。”

    戴公公眼神一使,立即有太监跑了出去,先去御花园准备了。

    皇帝要逛御花园,尤其是这个时候,肯定是要清场的,万一说上一两句什么话叫听见了……

    沿着坤宁宫一路往北,出了坤宁门就是御花园了。

    夕阳西下,御花园里已经有点暗了,皇帝年纪也大了,更是想着长命百岁,完全没有往小路上走的意思,戴公公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皇帝笑了两声,略带着点自嘲的语气道:“朕都这把年纪了,不会自己找麻烦的。”

    戴公公又是讪笑两声,跟在后头不说话了。

    皇帝沿着大路,慢慢地走到了天一门。

    天一门进去是一大块空地,正对着钦安殿。往常选秀女就是在这一处。

    皇帝忽然冷笑一声,道:“认错人了?”

    戴公公两步跟了上去,苦笑道:“陛下……”

    皇帝回头看他,目光中透着不满意,“这里只有你我二人。”

    “陛下。”戴公公神色严肃起来,“不可能认错人的。”

    “正如许侧妃所说,她们进宫的时候,不把人认全了是不可能放出来的,这些姑娘进宫也是一样。”

    “皇后娘娘要在太液池赏荷花,请了什么人是早就说了的,这次宴会要做什么或明或暗的也都给了暗示,所以长兴侯家里的姑娘,也是心知肚明,她进宫是给皇子相看的。”

    “鲁王爷今年十九,大病初愈,身材瘦削,肃王今年十七,虽然已经有了天家威严,但是稚气未脱,靖王爷早已年过三十……长兴侯家的姑娘,除非是家里没见过男人,否则怎么也不可能把这几位王爷认错的。”

    皇帝冷笑了一声,“不是认错,就是故意的。”

    后头的话就不用戴公公接了,他稍稍退后了半步,依旧跟在皇帝身后。

    长兴侯传到现在,祖产败得差不多了,家里子弟又没有出息,靠得全是专营,这样一家子看上了靖王爷,为什么能?

    还不是靖王爷风头正盛,已经有了隐太子的地位。

    所以长兴侯才要冒着触怒皇后的危险,去巴结靖王爷啊,毕竟跟王爷正妃比起来,还是后宫嫔妃更有出息一点。

    而且大魏朝从开始到现在传了十来个皇帝了,只有一个是嫡子继位,这么一算,给皇帝当嫔妃甚至比当皇后都要前程远大。

    戴公公悄无声息的笑了,哪知道皇帝忽然转身,看见了他脸上的笑意,皇帝眉头一皱,道:“你笑什么?”

    戴公公腰弯得更低了,道:“老奴想起一件事儿来。”

    皇帝来了兴趣,“什么事儿?”

    “老奴记得那会七公主刚六七岁的样子,几个公主都是差不多的年纪,皇后娘娘经常叫勋贵家里的女孩子进宫陪着一起玩,其中就有大长公主家里的姑娘。那会王爷们也不过十岁出头,有时候也陪着一起玩。”

    这事儿说真不真说假不假的,哪朝哪代都是这么来的,而且也没了查证的余地,再者就是皇帝自己小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肯定有印象。

    更何况……跟皇帝朝夕相处的戴公公已经察觉到皇帝开始糊涂了,却又不想承认,那怎么办呢?只能装作自己记得很清楚了。

    皇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点怀念来,道:“不错,那时候宫里天天都是笑声啊。”

    戴公公又道:“老奴还记得大长公主家的姑娘,很得贺妃娘娘喜欢,还得娘娘不少针线呢。”

    这话也是半真不假的,谁家的姑娘进宫来给娘娘们请安,总是要得针线的,只不过他这么一说,意思就全变了。

    对于这个病得完全没法争的贺妃,皇帝还是有点怀念的,他叹了口气,“你一说朕倒是有点印象了,那阵子尚平身后总是跟着个小姑娘,只是后来贺妃病得严重……尚平就天天去侍疾了。”

    戴公公不说话了,他觉得这个引导已经足够。

    皇帝后宫几十号嫔妃,他天天看见的不是争宠就是嫉妒,所以只要稍稍往下一想,就是——

    大长公主家里的姑娘为什么要推许侧妃?因为她是鲁王侧妃啊。

    可她为什么又要推鲁王侧妃?因为她曾经跟鲁王爷两小无猜啊。

    傅芳玲的性子跟大长公主有几分相似,戴公公满意极了,只是不知道他给许侧妃准备的这份贺礼她满不满意?

    鲁王府里,天已经暗了下去,因为搬家搬得急,头一顿饭是在外头酒楼叫的,用过晚饭,许元姝差人去叫了施忠福来。

    原先在东三所,大家都住在一起,什么事儿直接用眼睛就能看见,不过到了鲁王府,每个人的院子都快赶上东三所的,尤其是那两个通房的宫女——

    虽然她进东三所也是使了计策,一样不是真心的,可许元姝想得比那些人都要长远,王爷身子还没养好,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

    这个时候就得仰仗施忠福了。

    施忠福已经在许元姝面前站了一会儿了,对面的许侧妃一句话不说,叫他有点紧张。

    “娘娘。”

    施忠福又拱了拱手,道:“可是有什么要吩咐的。”

    烛光下,许元姝的脸好像红了红,她轻轻一咳,施忠福觉得她这是……有点紧张?

    原先她还是宫女的时候,来东三所训斥下人,说他们没照顾好王爷都不曾紧张,怎么现在就紧张了呢?

    她要说什么?

    “施公公……”许元姝吞吞吐吐的,不过开口了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王爷身子比我刚来那会儿好了许多,只是还未曾养好,前儿贺太医还说他气血不足,精血有亏……俗话说七滴血才生一滴精,施公公……为了王爷的身子,也不能贪一时之快。”

    总算是听明白了,施公公觉得有点好笑,只是笑是不能笑出来的,他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娘娘放心,奴婢明白了。”

    许元姝跟逃似的站起身来,道:“夜深了,公公回去伺候王爷吧。”

    施公公走出院子,又想起冲喜那天晚上的事儿,这位侧妃娘娘可比那几位强太多了。

    王爷耳根子软,横竖要软在谁手里,还不如软在许侧妃这儿呢。

    屋里,透过敞开的窗户,许元姝看见施忠福的背影出了角门,再也看不见了。

    关心王爷的身体是真的,可是想借机在施公公面前卖个好也是真的。

    鲁王府里,施公公就是王府大总管,就是王爷身边的戴公公,如果能跟他搭上关系,将来的好处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