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初唐诗人资料汇编--苏味道

    苏味道(4—),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岁举进士,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

    苏味道画像

    苏味道画像

    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终年岁。

    苏味道谙练台阁故事,善章奏。由于武则天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常常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事模棱两可,世号“苏模棱”。青年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他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著有《苏味道集》已佚,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载《全唐诗》。

    编辑本段生平履历说明

    苏味道少年时便和同乡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

    吏部侍郎裴行俭爱其人华,愉逢征计空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中宗妃之父裴避道重任左金吾怀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4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延圣元年(公元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任道中,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编辑本段子嗣后裔

    苏味道卒后葬栾城西北公里,即今之栾城苏邱村。

    眉山三苏祠的眉山苏氏始祖苏味道像

    眉山三苏祠的眉山苏氏始祖苏味道像

    []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今天,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在刘昫等著的《旧唐书》和欧阳修、宋祁等著的《新唐书》中,都有苏味道传,《旧唐书》列卷九十四·列传第四十四,《新唐书》列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三十九,内容大体一致。

    《旧唐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四十四·苏味道传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也。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弱冠,本州举进士。累转咸阳尉。吏部侍郎裴行俭先知其贵,甚加礼遇,及征突厥阿史那都支,引为管记。孝敬皇帝妃父裴居道再登左金吾将军,访当时才子为谢表,托于味道,援笔而成,辞理精密,盛传于代。

    “苏模棱”画像

    “苏模棱”画像

    延载(武则天的年号)初,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正授(4年三月,鸾台侍郎苏味道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武则天的年号)元年(年),坐事,出为集州(四川巴中市南江县)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圣历(武则天的年号)初,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年九月,天官侍郎苏味道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味道善敷奏(撰写四平稳的奏章),多识台阁故事(宫廷中的一些秘密事情),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大家都能接受;大家都不得罪)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罪责和批判),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模棱”。

    长安(武则天的年号)中,请还乡改葬其父,优制令州县供其葬事。味道因此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为宪司所劾,左授坊州(今陕西黄陵县)刺史。未几,除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神龙(年正月—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初,以亲附张易之、昌宗,贬授郿(同“眉”)州刺史。俄而复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年五十,赠冀州刺史。

    味道与其弟太子洗马味玄甚相友爱,味玄若请托不谐,辄面加凌折(侵犯,欺凌;欺压,折辱),味道对之怡然,不以为忤,论者称焉。有文集行于代。

    编辑本段文学贡献

    苏味道和李峤齐名,并称“苏李”,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在初唐诗人中,“苏李”往往又与“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相提并论,他们都大力创作近体诗,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苏李”的成就不及“沈宋”,但由于他两人身居高位,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多咏物诗。他的名篇《正月十五日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另外《咏虹》诗对虹的描写刻划亦颇值得称道。

    新、旧《唐书》著录《苏味道集》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卷,仅首。除《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一首为七律外,余均五言律诗。

    孟冲之--: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咏虹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

    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

    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

    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

    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

    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

    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

    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

    五行幽机畅,三蕃妙键开。

    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

    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

    人寻鹤洲返,月逐虎溪回。

    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

    愿陪为善乐,从此去尘埃。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

    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

    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单于川对雨二首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

    缘阶起素沫,竟水聚圆文。

    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

    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

    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

    唐诗鉴赏词典

    唐诗鉴赏词典

    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

    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

    咏雾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咏霜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

    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

    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

    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咏井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

    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咏石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

    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

    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

    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

    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

    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

    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

    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

    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

    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赠封御史入台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

    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

    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

    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

    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

    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

    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

    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

    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

    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骎骎。

    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访九丹。

    隐暧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

    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

    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编辑本段诗歌鉴赏

    《正月十五日夜》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栾城苏邱村的苏味道墓

    栾城苏邱村的苏味道墓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孟冲之4--:

    唐朝初年「文章四友」之一的蘇味道,人如其名,很有「馬屁」的味道。

    蘇味道(六四~七○五),自幼聰穎異常,機敏過人,九歲時就會賦詩作文,二十歲考上進士,才名益盛,當時皇太子李弘的岳父裴居道晉升左金吾將軍,要找人寫一份謝恩表,最後找到蘇味道,他才思敏捷,文采華麗,一揮即就,看得人莫不撫掌稱歎,一時譽為才子,與李嶠、崔融、杜審言,號稱「文章四友」。

    當時武則天當政,信重狄仁傑。司馬光撰《資治通鑑》記載:「太后嘗問仁傑:『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誰可者?』仁傑對曰:『文學蘊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選矣!』」可見狄仁傑對蘇味道的詞藻才華,相當器重,所以當面推薦。從此蘇味道就一路晉升,擢居高位,當上宰相,三上三下,達年之久,可謂位極人臣,名揚四海。

    他以文章見稱,詩名尤著,一首〈正月十五夜〉,用詞典雅,敘景自然,不但當時膾炙人口,而且垂之千古:「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首詩一方面歌頌了當年元宵夜的盛況,一方面流露了作者的才華,短短四十字,涵蓋了天上人間、官民同樂的景象。

    蘇味道的五言詩留傳下來的僅有十六首,相信當年他一定還寫了許多,只是失傳,在他那十六首五言詩中,有兩大特色;一是首創「詠物詩」,如詠石、詠霜、詠井、詠虹、詠霧,使得後來詩人多相仿效,如蘇軾詠〈雪浪石〉、陸游詠〈昆山石〉、杜牧詠〈石〉、白居易詠〈太湖石〉等;第二項特色就是應制的「奉承詩」,句裡詞間,充滿了阿諛頌揚的意味。

    這位宰相詩人不但詩文獻媚,行動也極盡拍馬之功,甚是討好武則天。《資治通鑑》也記載到:「三月,大雪,蘇味道以為瑞,帥百官入賀。殿中侍御史王求禮止之曰:『三月雪為瑞雪,臘月雷為瑞雷乎?』味道不從,既入,求禮獨不賀,進言曰:『今陽和布氣,草木發榮,而寒雪為災,豈得誣以為瑞?賀者皆諂諛之士也。』太后為之罷朝」;後來不久,民間「又有獻三足牛者,宰相復賀。」這位宰相真會拍馬屁,一點小事,就率百官向武皇道賀,難怪會被別人看不起。

    蘇味道身為宰相,又有才華,照講應該是備受官民愛戴才是,然而正好相反,原因是他除了拍馬屁討好上意,還會打太極拳,史載:「味道拜相,人問曰:『天下事殷,公何以燮和?』味道無言,但以手摸床稜耳。故曰:『摸稜宰相』。」

    蘇味道之被稱為「摸稜宰相」,另有一說是因他常言:「決事不宜明白,誤則有悔,但模稜持兩端,可也。」意思是說遇到事情,不加可否,勿作決策,模稜兩可,不得罪人,所以又被稱為「摸稜手」。這「摸稜」與「模稜」通用,《明史?余珊傳》云:「模稜兩可,是蓋大奸似忠,大詐似信。」在武則天年代,酷吏橫行,官員人人自危,蘇味道採取模稜兩可的原則為相,凡事揣摩上意,圖個安全,才保全了生命,活到五十歲病逝,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他做人為官令人不齒,吟詩又喜歡歌頌武后,不過,他的文學造詣確是不錯,詔批判,冠冕堂皇;詩中用典,深奧壯麗,不愧為一代文豪,試看:「敏學推多藝,高談屬辯才」;「味同甘露灑,香似逆風來」;「飛雨欲迎旬,浮雲巳送春」;「帶日浮寒影,乘風進晚威」,都是典雅曠達的句子。

    孟冲之4--:

    苏味道,4~年,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

    岁能属文,以才华著称。岁进士登第。累转咸阳尉。高宗调露元年,吏部侍郎裴行俭征西突厥,奏为掌书记,从军至安西(公元4年,唐朝在交河设安西都护府,这是西域最高军政机构,交河位于吐鲁番市以西公里)。武后时,累官至凤阁鸾台三品,先后两次居相位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但苟合取容,无所建白。遇事依违两可,不作决断,时人号为“苏模棱”。

    “模棱两可”模棱:对事情的态度很模糊。这则成语是指对事情的态度很模糊,以为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后来也常形容人缺乏主见。

    这则成语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待两端可矣。”

    苏味道是唐代文学家,曾被武则天任命为宰相。他为人圆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保住官位就行。

    但实际上他并未因此而免受祸患。起先,他受一个案子牵连而遭贬。后来曾官复原职,但没过几年又获罪入狱。他所在的监狱为“三品院”,里面监禁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官。里面生活待遇不错,许多人仍是大吃大喝。而苏味道却处处谨慎,粗茶淡饭,睡在地上。武则天听说后,再次将他复职。

    苏味道每次获罪不久后就会官复原职,这让人们感到很纳闷,就向他请教。他说:“处理任何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明确,否则一有错误,必定要获罪受罚。可以像用手摸棱角一样,这一端可以,那一端也可以就行了。”因而,人们常称他“苏模棱”。

    武则天病危后,中宗李显登基,恢复了国号,苏味道遭贬,没过多长时间就死在任上。看来,苏味道这种“模棱两可”的处世方法并未保住他的相位,也没能让他逃脱不幸

    孟冲之4--:4

    王希夷父母去世,替人牧羊,收佣以供葬。葬毕,

    隐于嵩山,师从道士黄颐,向四十年,尽能传其闭气导养之术。颐卒,更居兖州徂来

    山中,与道士刘玄博为栖遁之友。好《易经》及《老子》,尝饵松柏叶及杂花散。

    王希夷-事迹

    景龙中,年七十余,气力益壮。刺史卢齐卿就谒致礼,因访以字人之术,希夷

    曰:“孔子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终身行之矣。”及玄宗东巡,敕州县

    以礼征,召至驾前,年已九十六。上令中书令张说访以道义,宦官扶入宫中,与语

    甚悦。

    开元十四年,下制曰:“徐州处士王希夷,绝学弃智,抱一居贞,久谢嚣尘,

    独往林壑。朕为封峦展礼,侧席旌贤,贲然来思,克应嘉召。虽纡绮季之迹,已过

    伏生之年,宜命秩以尊儒,俾全高于尚齿。可朝散大夫,守国子博士,听致仕还山。

    州县春秋致束帛酒肉,仍赐衣一副、绢一百匹。”不久去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