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就这些?”温如松迎上了马奋斗的目光。

    “呃……领导,我不是和您诉苦,真的,咱们的果子是中外结合的嫁接果,不但本地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我觉得当初推广种植果树的政策其实是没问题的,只不过,欠缺了点前期的考察和准备,可现在木已成船,正准备扬帆,忽然发现,航道不够宽阔,这实在是让人难受。”

    “小马啊,我总结一下,你的意思是,问题关键就在于修路对不对?”

    “呃,长远来看是这样,但是路不是一天就能修通的,工厂可等不了那么远,得有政策支持啊。”

    “政策?你想要什么政策?是不是想要点钱啊?”

    “不不,领导,我绝对没有这个想法,现在缺的是订单,您看能不能把我们推介出去?”马奋斗摇了摇头。

    “你,不是说订单是因为客商嫌交通不够便利而不愿意收购吗?那推介还有什么用?而且你的意思我也听明白了,说到底还是基础设施的问题嘛,这不就是钱嘛!这件事,其实我比你还上心,但是修路得花很多很多的钱,这笔钱我这里没有啊。”

    “领导,你看我,净瞎说话。”

    “可是你说的是实情,哎!”温如松叹了一口气,靠着椅背,闭上了眼睛假寐,然后再什么也没有说,直到车子进了工厂大门,他才睁开眼睛下了车。

    厂房门口,几十号村民穿着整齐的工装,排成两行,中间站着杏花,她举着扩音器,看到车队停了下来,整个脸上立刻洋溢出兴奋的笑容。

    “鸣炮!”杏花一声令下,早就布置好的两条十万响的“大地红”像两条长蛇一般逶迤在地面,孙四海和另一个村民分别蹲在两边,点了起来。

    “噼噼啪啪……”

    温如松刚从车里下来,热闹的鞭炮已经泛着火星爆燃起来,在杏花的指挥下,所有的工人挥舞着手,口里高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马奋斗隔着鞭炮泛起的烟雾朝着杏花微笑着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杏花还真有一套,起码这两挂鞭炮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而且还发动了工人,把欢迎仪式弄得像迎接国家元首似得。

    鞭炮声中,温如松脸上绽放了笑容,他快步朝着杏花走去,紧接着后面长龙一般的队伍也跟着钻进了工厂。

    “温书记,这是杏树屯村主任杏花同志,她兼任着工厂的副厂长,工作上面很有一套。”秦志远上前几步,介绍了起来。

    “温书记好,欢迎来我们梨花镇水果加工厂视察。”杏花伸出了双手紧紧的握住了温如松的手,然后在一阵闪光灯的作用下,一张张温书记下乡的感人镜头定了格,成为了新闻素材。

    “我听说了,你是个女强人,这很了不起,现在又做了厂长,担子又重了啊,我啊很早就想来看望大家,可是时间忙,一

    直没有机会,今天看到村民们有了事做,我心里感到格外的高兴。”

    在场的村民哪里见过这么重要的人物,纷纷探着脑袋,想一睹县太爷的风采。

    村民们是什么,他们都是拥有最朴素观念的人,喜欢凑热闹,现在看到县太爷就在眼前,瞬间就散了队形,上前开始主动握手。

    村民们过于热情,温如松不好拒绝,四五十号人,一个接一个的握,眼看太阳越来越高,马奋斗低头看了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

    “温书记,再不咱们去厂里看看?看看我们新的流水线设备?”马奋斗上前说道。

    “好,我还真有些迫不及待了呢,走,咱们一起进去看看。”温如松朝人群挥了挥手,杏花立刻对着人群喊了起来:“工友们,大家让一让,把中间的路让出来。”

    厂区内部,一条简易的砂石土路连接着门口和厂房,三十多米的路,一行人足足走了十多分钟。

    “小马,这些设备都是哪里买的?”温如松指了指两条细长的流水线问道。

    “书记,这些设备都是镇上投资买的,德国货,质量非常好,不过因为国内的代理商离我们很远,所以有些技术都是村民们看着简易手册自行摸索出来的。”

    “嗯,不错,这个自力更生的精神值得学习。”温如松把秘书张志强叫了过来,“小张,这块要重点记一下,回去发个新闻稿,在县台好好宣传宣传,呃,往上面也报一报,省台不是有专栏嘛?”

    “放心吧,书记,这块都记录下来了,今晚稿子出来后,就请您过目。”张志强连连点头,然后又退到了后面。

    马奋斗一听要宣传,心里乐够呛,对于工厂,对于他这都是好事,这可是免费的广告,而且他也清楚,领导下来视察电视台一定会重点播出,于是他赶紧再次表态:“温书记,您的指使我们也记住了,这种精神,工厂一定会传承下去,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在全厂上下创造一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氛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我们不甘于现状的决心。”

    马奋斗渐渐的摸准了温如松的心理,那就是喜欢标榜,喜欢亲民的状态,喜欢讲道理,当然更喜欢奉承,这样好办多了,如果喜欢这些,他就天天给他戴高帽,唱赞歌,直到把这位秦志远看得很重的县太爷哄得乐乐呵呵的,这样以来,大家你好我好全都好。

    “嗯,小伙子的领悟能力很强啊!”温如松点了点头后,已经来到了厂房的正中央,一行众人人,不管懂不懂,都在或看或摸着眼前的机器,不时的发出赞叹的声音。

    马奋斗趁着大家都在看设备,抽身来到了杏花身边。

    “还有什么节目?”

    “我看电视上领导人出访,都会题字题词什么的,我准备了笔墨,不然的话,让他给咱写两个大字?”

    “

    你这想法不错,一会看我眼神行事。”

    温如松是焦点,所以没有人关注到马奋斗已经溜了出来,当然,更没有人关注他是什么时候又钻回人群的。

    车间不大,很快就转满了一圈,来到出口处,温如松停了下来,然后所有人都以他为中心点形成了一个圆。

    马奋斗觉得,参观快结束了,这种情况领导都会做一些总结性发言,所以他开了腔:“书记,这个加工厂从出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磨难,您也是见证人,就给我们讲几句话吧。”

    “好!我就简单说几句,今天啊,我很有感触,梨花镇是个贫困镇,这在县里都挂了号,而我们临江县也不富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我们大家受制于地理环境,被群山封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村民们的生活还比较艰苦,我想,发家致富奔小康是每个人的愿望,但如何致富,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梨花镇这一步走的很好,值得表扬,眼前的加工厂其实啊,就是一个现成的答案,在这里,我看到了你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看到了你们的想法,听到了你们的呼声,我觉得,从本质上讲,只有改善我们的基础建设,打通临江县的经济的任督二脉,才能够继续前行。以前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以说我们一直再走老路,但是事实证明,这条路充满了曲折,小马也说了,路网不通,物流不方便,运费成本太高,这说明什么啊?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等我回去以后,一定要认真研究政策,争取把梨花镇的任督二脉打开……”

    似乎是觉得这里应该有掌声,所以温如松停顿了下来,而马奋斗则不失时机的朝杏花使了一个颜色,然后带头鼓起了掌。

    马奋斗看向杏花的时候,两个人好像是心有灵犀一般,杏花的眼神也飘了过来,但见杏花眼含春意,嘴角向上翘起,然后高声喊了一声“好!”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