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办学,确实是刘协今天的目的!
蔡邕乃是当世大儒,学识渊博本事不小,虽然他为人迂腐不适合当官为政,但是如若让他兴师办学教授天下学子,倒是一件十分恰到好处之事。
“蔡大学士,朕打算在洛阳城兴办一所皇家学院,而且陆续还会在各州府个县市开办各种分院,目的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识文学字、懂诗书懂礼仪,不知蔡大学士可愿助朕?”刘协笑盈盈的开口。
“圣上此举,当真是圣君所为啊!”蔡邕激动惊呼。
“兴师办学,传授天下百姓知识,当真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事啊,圣上真是让文姬佩服!”蔡文姬双眼异彩连连,满脸佩服的感叹。
“圣上放心!”蔡邕继续说道:“老臣虽然年迈,但是一生都在推广传授文学,此乃老臣的老本行,圣上既然有如此宏愿,老臣自当全力以赴,为圣上教授出一批批聪慧的才子!”
“不,不是一批批!”刘协严肃的摆摆手,说道:“朕所谋甚大,并非只想要一百一千才子,朕要这天下人皆会识字,朕要让这天下人人崇尚文化,最后源源不断的涌现出大量的才子,这才是天朝气象!”
“嘶!”
大家震惊的倒吸一口凉气,一个个都被刘协的宏愿吓了一跳,天啊,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文化可不是谁都能学的!
全天下亿万万百姓,能认字的人不超过千分之一,凡是识文断字的无一不是社会的上层人士,最次的都能在县城里当一个高高在上的主簿师爷,认字就代表着一声衣食无忧。
氏族豪强们为什么比老百姓强?
他们为什么能够世世代代的传承繁衍?
说到底就是因为文化,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他们的子弟从小就要学习诗文,他们比大字不(b)识一个的老百姓天生就高人一等。
刘协自所以费尽心思想兴师办学,不是为了其他,只为给氏族豪强挖掘一个隐形的坟墓。
他们赖以倚仗的传承根基就是文化!
那么刘协就让天下人人学习文化,到时候他们最大的根基就已经悄无声息间被刘协挖空,到时候他开办科举广招人才,轻易就能将氏族豪强击垮。
否则刘协就算将天下彻底平定又如何?他最后还不是要依赖氏族豪强去管理天下,难道他还能依靠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
根基不断,氏族不灭!
只要能让天下人人识字,那么氏族就是个屁,刘协想要他们就要他们,想灭他们就灭他们,因为他们不再变得很重要。
“蔡大学士,此举关系到国策,更是功在千秋之举,其中深意只怕蔡大学士认真想想也该明白,朕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刘协严肃的道:“朕只希望蔡大学士全力助朕。”
“圣上厚爱,老臣绝对不敢辜负!”蔡邕激动的跪伏在地,信誓旦旦的保证。
他不傻!
蔡文姬也不傻!
他们一下就明白了刘协的意思,天啊,这可是一场无声无息的改革,这可是要让蔡邕充当氏族的掘墓人啊!
这等必将载入史册的盛举,乃是文人最崇高的荣耀,蔡邕垂垂老矣竟有这等造化与机缘,他如何能不激动?
“可是圣上!”蔡文姬犹豫片刻,最后严肃的道:“兴师办学并不容易,如若只是教授百人千人,那么我父竭尽全力,再加上有圣上支持,那么并非不可能的,但是若要天下人全部识字,这只怕是不可能的呀!”
“是啊圣上!”蔡邕也尴尬的道:“学问一途需要长期研习,而学习成本十分之高,天下百姓连温饱都还未解决,如何识字?”
“朕并不需要天下百姓人人会作学问,朕只需要让大家识字,那么自然有大量的才子涌现而出!”刘协笑盈盈的解释:“至于为何在各地兴办一所所分院,又为何在洛阳城兴办总院,这就是要点!”
“天下人人识字,一批批的筛选人才,最后人才全部聚集到皇家学院,这些人才会成为天下的栋梁之才!”
“至于学习成本朕自然知晓,这天下除了地主氏族豪强的家里有书籍传承之外,其余寻常百姓想寻一本书籍简直是做梦!这个问题不解决,朕的宏愿就是一场空!”
刘协的话,惹的大家连连点头。
想识字得有书啊,这年头书籍大多记载在竹简之上,当然蔡伦此时已经发明了造纸术,许多地方已经开始逐渐使用纸张制作书籍,可是每一本书都需要专人抄录,成本是非常高的,老百姓连吃喝都没办法保证,如何有钱买书?
“朕之前免天下百姓佃租赋税,就是有此想法,只要朕一统天下,那么不出一两年天下百姓就会富足起来,富足之后自有余钱买书!”刘协笑着说道:“当然这还不够,必须降低书籍成本,才能让天下人都能买得起书,识得起字!”
“这圣上也能做到?”蔡邕蔡文姬惊呼。
“能!”刘协招招手吩咐:“貂蝉,将朕准备的东西拿出来给蔡大学士看看!”
“诺!”
貂蝉答应一声,连忙下去端上了一个托盘,这托盘上放着一罐墨、几张纸,还有几个石头制成的印章。
“圣上,你这是何意?”蔡邕不解。
【求鲜花、评价票、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