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话音一落,满朝武尽皆哗然。手机端 m.</p>
尚书令!</p>
连向来充当和事佬的源乾曜忍不住一阵心悸。</p>
至于李元纮、宇融更是面无人色了。</p>
尚书令一职始设于秦朝,主要负责管理少府书和传达命令,西汉沿置。到汉武帝时期,为限制相权,用尚书令处理天下奏章,逐渐使其成为处理央政务的主要机构。东汉时期,尚书令的职权更重,朝廷政事一以委之,而三公虽然地位尊崇,但已沦落为坐而论道的角色,不再承担具体实权。</p>
隋朝建立后,正式建立三省六部制的体系架构,并明确规定三高官官同为宰相,而先前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完全变成荣誉虚衔。</p>
到了唐朝,尚书令成了唐王朝最最特殊的官职。</p>
因为唐王朝建立后,央官制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其长官书令、侍和尚书令同为宰相,而尤以尚书令的地位和权力最重。</p>
而唐高祖在位时,太宗皇帝李世民一直担任尚书令,是以三高官官虽然同为宰相,但品级和权力却并不相同,尚书令为正二品,侍与书令则为正三品。而且尚书令统领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权力较之侍、书令大不止一筹。</p>
昔年秦王李世民一直担任天策将、尚书令职务。</p>
天策将是武将之尊,尚书令是臣之首。</p>
李世民称帝后,意在集皇权、限制相权,便将位高权重的尚书令一职闲置不设,而以其属官左、右仆射作为尚书省的长官。</p>
也是说整个唐王朝,除了李世民,没有第二个尚书令。</p>
本来尚书省的权力在门下省、书省之,裴旻一但担任尚书令,毫无疑问将凌驾于侍、书令之了,又有辅臣的身份。</p>
满朝武,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p>
而且还不知是如此,李隆基直接将裴旻视为姜太公、周公旦这样的绝顶人物。</p>
裴旻也吓了一跳,在他的记忆,整个唐朝只有三个人担过尚书令。</p>
第一个,毫无疑问是李世民,第二个是对唐王朝有定鼎之功的郭子仪,第三个则是唐代宗之子唐德宗李适。而且郭子仪是辞让尚书令之位的,郭子仪性格本来是逆来顺受,知进晓退,并不敢受如此职位。</p>
裴旻也不犹豫,肃然道:“辅佐太子,是臣本份。臣当如昔年诸葛丞相,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尚书令此职位,太宗皇帝曾任,历代皇帝都不任命。臣知陛下对臣器重信赖,但怎能因陛下偏爱,违背规矩?”</p>
听到裴旻拒绝,李元纮、宇融等与裴旻不能说有仇,但是有着极大政治理念相对的官员都松了口气。</p>
只要裴旻拒绝,一切都好说。</p>
一但裴旻当尚书令,他们真的要给死死地踩在脚下了。</p>
只是他们这口气还未吐出,李隆基已经大手一挥,说道:“此言差矣,当年太宗皇帝升任尚书令并非因为他是皇子,更非是未来皇帝。而是他为我大唐立下了盖世功绩。我大唐鼎力天下的六大战役,太宗皇帝一人指挥了四场。而我开元朝有今日之盛,主要战场即在西方,细说起来爱卿几乎全部经历,而且多为主帅,谋定一切。河西九曲之地的收复,石堡城的夺取,青海湖的占领,吐蕃、突骑施、阿拉伯皆溃败于你手。”</p>
“当然,你的功绩,跟昔年太宗相,还是要差许多的。所以朕给不了你天策将的职位。但细说起来,你的功绩,即便是当年的卫公、邢国公也之不,是我大唐人臣独一无二的。朕给你个尚书令,并不过分,此事这么定了。你要体谅朕的苦心用意……”</p>
听到这里,裴旻也不说话了,他实在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拒绝李隆基。</p>
李隆基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p>
李元纮、宇融等一众不甘心裴旻继承尚书令的官员,都一脸灰败。</p>
李隆基说道这里,又看向了李祎,微微一笑到:“信安郡王,你也出来!”</p>
同样的,李祎身也收到了欣羡的目光。</p>
但与裴旻不同,群臣看着李祎的眼神带有着一丝丝的嫉妒与不甘。</p>
裴旻成为辅政大臣这个是公认的事情,即便再怎么羡慕也是羡慕不来的。</p>
裴旻的功绩,裴旻的人望地位,已经强大到只能欣羡,而无法心生嫉妒。但李祎不同,李祎的功绩固然出彩,却不足以让武百官信服,反而觉得要是没有他的出现,辅政大臣很可能落在自己的手。</p>
毕竟辅政大臣的人数不会多,多一人获得此位,自己的机会少一些。</p>
李祎也是一脸刚毅的出列。</p>
看着李祎,李隆基也笑了笑道:“以辈分而言,你我还是堂兄弟呢!”</p>
李祎忙道:“不敢!”</p>
李隆基带着几分欣慰的说道:“我李唐皇室祖祖辈辈皆以武功称雄,昔年隋朝的八国柱,到太国高祖,太宗皆身怀盖世武功。除却他们,还有赵郡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淮阳王李道玄皆是我李唐皇室的沙场宿将。于此之后,皇室宗亲却无亦像样的将帅,直到你的出现,朕是倍感欣慰。我李唐皇室,岂会能落于人后?信安郡王,听封!”</p>
“信安郡王李祎,武兼之,代济盛德;器能之美,宗室所推,特加封冠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左散骑常侍、同书门下三品,并执掌门下省事务,与武威郡王一并辅佐太子……”</p>
李祎肃然高声道:“臣领旨!”</p>
“咳咳咳!”</p>
李隆基咳了咳,表情有些难受。</p>
高力士立刻端了一碗水,并取了几可黑色的药丸于他。</p>
李隆基服药之后,脸色略好,缓了口气。</p>
武百官都在等着李隆基接下来的吩咐。</p>
谁也不知道这第三位辅政大臣会是谁。</p>
尤其是李元纮更是忐忑。</p>
辅政大臣,谁不想当?</p>
李隆基缓了一缓,方才道:“裴卿、李卿,朕希望你二人能够齐心协力辅助太子,直至太子能够独当一面为止,希望你们莫要辜负朕意。”</p>
满朝武这才明白,辅政大臣只有二人,再无第三人选。</p>
武威郡王裴旻!</p>
信安郡王李祎!</p>
双王辅政!</p>
</p>
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