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今天你见鬼了吗……

    俗话说, 不想上大荧幕的情-=色演员不是一个好演员。传说这里是潜规则最多的地方。

    丽贝卡-弗格森显然很诧异,也很欣喜, “我没想到, 这部《哈佛人生》还会重拍, 如今连名字都换了,变成《朱诺》了。”

    乔伊爽朗一笑,“我很抱歉,之前的电影没有能卖出去, 这次一定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

    丽贝卡很实在地说道:“没关系,我每年都能拍3-4部电影, 但是真正上映的可能每年一部都没有, 我早就习惯了, 独立电影就是缺乏稳定性, 但是我也不够格去拍那些商业电影。”

    乔伊愉悦地耸耸肩,“相信我,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随后就开始了第一天的进程,因为担保公司的那名员工一直在催促赶紧拍摄抓紧进度。

    新版的电影《朱诺》,主要讲述了一个矛盾重重的家庭。

    主角是一个很酷的17岁女孩,作为私生女长大的她性格略孤僻, 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 缺少朋友, 缺少关爱, 和母亲积怨已久。她受够了母亲的夸夸其谈, 在她最需要母爱的时候, 母亲却忙于和其他男人周旋忽略了她,因此她得过且过、甚至自毁的生活态度就是对母亲的“惩罚”。

    朱诺的母亲是一个性格古怪的女人,喜欢对朱诺的事横加插手、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意见。当年为了生计提前退学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她将所有的人生希望都寄托在朱诺身上。她想要女儿朱诺考上哈佛大学,让她作为母亲的人生显得不再那么失败。

    此时,母亲因为付不出房租,朱诺和母亲搬到了积怨已久如同陌生人一般不联系的外祖母家。

    外祖母同样性格古怪,二十年前外祖父受不了她然后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过,将妻子女儿全部遗弃在了这里。所以从二十年前开始,外祖母就已经对这失败的人生绝望了,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怎么布置自己的葬礼上。

    矛盾重重的一家人聚在一起,而她们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就是让朱诺考上哈佛。在这一过程,她们重新认识了家庭的责任和亲情的意义。

    一家人无法调和的矛盾渐渐粉碎,最后,朱诺还是没考上哈佛,又一次成为了失败者,但是却发现一家人已经凝聚在了一起。

    这一家子“失败者”在种种经历后,让我们可以重新定义成功和失败的意义。

    人生除了成功和失败,还有生活。

    这种剧本明眼人一看就是冲着奖项去的,但是乔伊认为它有属于她的独特之处,那就是主角又酷又锋利的性格,她在片中拥有大量辛辣锋利的对白,正代表了欧美这群90后孩子的生活状态,punk般炽热的非主流个性和她锋利的语言每时每刻都可以把气氛染活。

    其次是温暖和触动人心的拍摄方式,描写失败者的“丧家犬文艺喜剧”题材。要知道这种题材在未来的几年内可是大放异彩,当然前提如果电影足够优秀,再结合这样的题材,基本就不用担心票房和口碑问题了。

    随着一切准备就绪,拍摄也就开始了。

    可是开拍第一天,她似乎就对丽贝卡的妆容很不满意。

    她找来化妆师,严肃申明了一点,“朱诺是一个很酷的女孩,超短裙酷吗?一点都不!有什么比格子衬衫和牛仔裤更酷的组合?”

    化妆师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一支颜色很淡的唇彩说,“要不要给嘴唇加点颜色?”

    “不!”

    随后,第一场戏重新开始。

    丽贝卡坐在走廊的窗台上,看到她暗恋的老师从面前走过,她斜着眼眯了下他,然后略带痞气地对他说道:“老师,你身后的衬衫有一截没塞进去。”

    杰森显然愣了一下,然后莫名地有些尴尬,“朱诺,要上课了,你怎么还不进去?”

    丽贝卡跳下窗台,没有理睬任何人,而是直接离开了学校。

    “咔”,乔伊停止了这短短的第一幕戏。

    她觉得很满意,丽贝卡将朱诺那种略带朋克的锋利表现得很到位。

    但是她对摇臂上摄影机的位置似乎有些不满意,她从监控器里发现摄像机的角度有些偏转,达不到她理想的要求,她便打算去和摄像师交流。

    是的,只能交流,将她的想法告诉摄影师,如果让她亲自去抗那台机器,她是绝对扛不动的。

    很多人都说电影行业有歧视,为什么女导演那么难以出头。

    在最底层的时候,很多女导演就被淘汰掉了。

    为什么呢?

    因为在圣丹斯电影节这种专门为独立电影准备的电影节出现之前,普通人想要成为导演,就必须在剧组混着,有一定积累,公司才会给你试一试一些小成本电影,然后才有机会接大制作。

    混在剧组的套路是,场工——场记——第N副导演——第1副导演,当你熬到这个位置了,你才有机会执导,如果正好有导演扔给你小成本试试,你就可以上位了。

    而大部分女导演可能还没熬到第1副导演的位置,就被刷掉了。

    原因是体力问题。

    导演一句话让你去查看船底部的构造是否适合拍戏,副导演就得脱了衣服往水下跳。

    导演一句话摄像机位置有问题,副导演就得和摄影师抗着二十几斤重量的摄影机搬来搬去。

    导演忙活一整天,但是副导演就得拿着一个大喇叭在整个片场扯着破锣嗓子吼一整天传话。

    导演只要拍戏就行了,副导演可是整个剧组的事都要操心!

    别说有才华就可以跳过这一步底层搬砖的过程,当年李安也是从在剧组管器材开始的。

    所以有几个女人能扛得住这么被当牲口使唤的过程?

    不过随着独立电影的兴起,许多女导演都找到了新的道路,那就是自己筹资拍摄独立电影,这样就可以跳过传统的底层搬砖过程。

    所以,圣丹斯电影节这种独立电影节的产生,造福了多少女导演。

    回到拍摄现场,经过和摄影师的交流,她决定将第一幕戏重新拍摄。反正顶多浪费点胶片,她为几台35mm的摄影机准备了足足250盘科达5222彩色胶片,每盘122米。

    按照拍摄一分钟27米的底片规格,一盘能拍4.5分钟。那么按照一般电影的长度20盘也就够了,但是乔伊保守的买了250盘,因为任何一个导演拍摄的素材都绝对会是影片长度的几十倍,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大导演可能甚至是几百倍。不多准备点可是不行的。

    而当天要拍摄的最后一幕,也是故事的灵魂桥段之一。

    焚烧厂燃起的火光满天而起,象征着毁灭的火花从她眼前飘落,朱诺脑中涌起的是难以磨灭的童年阴影和关爱缺失,随之而来是一整片的空虚和寂寞。

    而她,却很享受这一刻。

    这是灵魂片段之一,对夕阳的黄昏有着强烈执着的乔伊,一定要等到黄昏才拍摄这一段。

    而且她一定要寻找到最美的那一个夕阳的视角才罢休,为此她同时在不同高低放置了好几台摄影机,目光时刻盯着监视器一整日,目不转睛的就是为了寻找到最美的夕阳。

    乔伊从以前到现在,都十分喜欢“magic hour”镜头,特别是看着让人心旷神怡的黄昏镜头。

    在她过去的几部烂片中,唯一让人称道的就是她专注于拍摄日出和黄昏的景色,而且拍得非常美,主人公也隔三差五要在夕阳下晃几圈。

    要将夕阳拍得美,就必须多用广角大镜头,这也是她拿手的,总之说到如何拍出唯美的画面,乔伊可谓是十分在行。

    那些能够将电影拍出唯美质感的导演,大多都是广告片出身,《变形金刚》的迈克尔贝,《消失爱人》的大卫芬奇,《告白》的中岛哲也,乔伊倒是不是广告导演出身,却对拍摄唯美画面有着独特的天赋。

    当然,丽贝卡的表演也很重要,她在这一刻表现出了乔伊想要的那种“毁灭感”。

    和母亲想要自赎相反,她的表情写尽了自毁的快意,那得过且过、放浪形骸的眼神让人焦急,却又毫无办法。

    乔伊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天赋的演员,怪不得多年后汤姆克鲁斯会把这位在瑞典演着肥皂剧的女孩带入碟中谍里,他的眼光一向很准。

    在和最灵魂的一段拍摄完成后,第一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不过直到这时候,乔伊才得知消息,在片中要饰演母亲老情人的那位男演员骨折来不了了,他们必须再找一个。

    可是如今她在茫茫圣费尔南多谷,除非回好莱坞去试镜,不然她去哪儿找一个正常的男演员来?

    这带着戏耍的眼神,仿佛光凭那眼神的热度就能感受到主人此刻玩笑的嘴角。

    乔伊顺着视线看去,果然,休斯正坐在一张铺陈干净的餐桌前,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姿势看着她。

    乔伊觉得上帝对这个男人太过宽容,上帝赋予了他这样的神情,漫不经心地看你一眼,你都会觉得这个人英俊而迷人。

    满不在乎的神情和英俊是你最直接能从休斯身上捕捉到的词语。

    乔伊走到他的面前,休斯觉得她今天有一些与往日不同,脸上没有了往日任性的骄傲,倒是多了几分平静如水的神性,这倒让他多了几分好奇。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看着走路呆滞且脚步迟缓的乔伊,潇洒的笑容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漫不经心挂在嘴边,语气倒是带了他惯用的嘲弄,“怎么了?一副脚都跑断了的样子。”

    此时的乔伊当然不再是前世的乔伊,她的心态已经老了整整五十年了,对一切都看得很淡了,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唯一不灭的只有对梦想的渴望。

    所以看到休斯,即使知道今日她面对的是休斯提出的分手,她内心也很是平淡,她相信她不会再想前世那样,在听到休斯提出分手后,当场为了自尊心而编出一大堆理由去指责休斯,越想掩饰就越像一个一无所有的失败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