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爱笑的人, 一般运气都很差。  虽然大家都知道随着评论人数越来越多,电影的分数会慢慢降低,但是这个评分是不是也太逆天了?

    烂番茄影评网站上《朱诺》的新鲜度虽然不高,那是因为参与的人还不是很多, 但是大家都知道烂番茄其实看的不是新鲜度, 而是爆米花度, 爆米花度越高表示电影越受欢迎。

    《朱诺》的爆米花度竟然也是高达89%!

    下面竟然都是一溜的好评。

    “感谢《朱诺》, 在我对生活感到厌倦和乏味的时候,让我遇见了它。《朱诺》并没有让我大彻大悟、没有对我醍醐灌顶,但是我感谢它,它让我看到了无数像我一样被打上失败者标签的人,他们依旧艰难而努力地在生活,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下去?”

    “当优秀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时。才发现失败成可贵。”

    “这部电影恰恰是一部讲述失败者的成功之作。”

    “真的很感动, 这么多年了,第一次为电影落泪!”

    “当朱诺用‘我们’代替‘她’的时候,我真的好想哭……”

    你甚至很少看到负面的评论,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太小众了,想写□□的人也懒得去写了。

    只是很奇怪, 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真正懂得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人会知道,通常这样的开头,都预示着一部小成本却逆天影片的诞生。

    这样在影评人网站逆天的分数,让那些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部小造价的“院线一周游”电影的媒体和影评人慢慢注意到了。

    《电影评论》杂志是美国最专业和权威的一本影评人杂志, 里面的评论基本代表着美国最高端影评人的口味, 所以影响力很大。

    《电影评论》是率先第一个出来为《朱诺》说话的媒体, 说不上是摇旗呐喊,但是也是讲了几句公道话。

    它认为——《朱诺》诠释了低成本电影的尊严。

    “这周末影院可谓是大片云集,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朱诺》。 ”

    “完成度相当高,无论是在情节上还是在一些剪辑上,能看得出导演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哲学,技法和套路都有创新,让人很舒服很温馨。这才是低成本电影的尊严。”

    寥寥数语,并没有占很大的篇幅,但是因为这是全美最畅销的顶级影评人杂志,受众非常广,很多影迷都封为观影指南,而且要知道这本杂志从不轻易认可任何电影,口味非常高端。

    随后,美国最悠久的电影杂志——《综艺》紧跟着《电影评论》的步伐,也刊出了专门给《朱诺》的评价。

    《综艺》显然比喜欢装逼格的《电影评论》大方多了,给出了专门的一整页专门报道。

    “丧家犬式的失败者电影——《朱诺》反主流而为之。”

    “一个各种意义和角度都堪称完美的剧本:开头是一个典型的激励事件,期间镶嵌入了展开、伏笔、分晓,高-潮的序列有条不紊,不停建立、又不断反转,小高-潮一阵阵累积成最后的大高-潮。影片最后伏笔揭晓,每个人物都领悟到了某些真谛,达到了新的境界。百看不厌。”

    “我们的人生,到底因优秀而成功,还是因平庸而独特?”

    紧接着,由业界内两大影评网站开始,两大权威杂志牵头,越来越多的观众和媒体注意到了《朱诺》——这部在夹缝中生存的小造价电影。

    ImdB属于网民打分的网站,烂番茄则是偏向影评人和媒体,那么mETACRITIC可以说就是影评基数远小于烂番茄,多以有名望的传统纸媒影评人为主的影评网站。

    这些mETACRITIC上比较靠谱和专业的影评人一直被诟病太老派,不能接受更geek的电影,好在《朱诺》也是一部很价值观其实很符合老派电影人的电影。

    一时间,mETACRITIC多个有名望的影评人都在专栏写了关于《朱诺》的评论。这样显得《朱诺》这部电影似乎更加靠谱了。

    谁都想不到,短短一个周末加上几个工作日的时间,《朱诺》的境遇竟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良好的口碑慢慢积攒出了一股能量,在网站、纸媒、影评人的赞誉下,《朱诺》在票房上隐约出现了抬头的势头。

    也许是最近的爆米花商业电影太多了,影评人、高端媒体无处发泄的优越感,竟然一窝蜂地朝着《朱诺》而去!

    乔伊在收到了翠鸟影业给的票房上涨消息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了一家离当地最近的影院,排片量少得可怜的朱诺在黄金时间竟然连一场都没有排!

    乔伊没办法,只好买了晚上9点之后的票子。

    这个时候的观众已经少的可怜了,而且还是工作日,基本只有零零碎碎几十个坐在咖啡吧那儿等开场的观众。

    其中也不可能全是等着《朱诺》的。

    她倾听者周围人的话语,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朱诺》的只言片语。

    “你要看《朱诺》?确定吗?谁演的啊,我觉得不会好看的。”

    “看吧,网上评价很不错,口碑很好的。”

    ……

    “我是看了《电影评论》所以想看看这部电影,不过这个导演的资料连ImdB都找不到,演员好像都是瑞典的。”

    随后很快,《朱诺》开场了。

    乔伊跟着众人走了进去,整个放映厅连一半人都没坐满。

    在大荧幕上看着自己的电影,她是用一种影评人的挑刺心态。

    电影开始播放,那些熟悉的桥段,熟悉的台词,熟悉的面孔,让乔伊忍不住有想哭的冲动。她的《朱诺》终于来了。

    文艺片的节奏很慢,只是来看的观众基本已经知道《朱诺》是一部怎样的片子了,所以没有什么中途离场的人。

    美国影迷的素质很好,放映过程中基本不会有人说话,甚至看手机的都不会有。

    但是随着一些幽默桥段的出现,零散寥寥的观众们还是会爆发出一阵阵欢笑声。

    “哈哈哈哈——这个演朱诺的女演员真的很有幽默天赋。”

    “我不想说,但是还是忍不住说,这片子真的让我时而哭时而笑的。”

    “女主角说话很酷很锋利,真的很招人喜欢。”

    观众不是影评人,他们的评论总是很直接,感动、好笑、喜欢等用词是最直接的,他们不会像影评人那样用什么完成度、剧本、色彩之类的专业词。

    随着□□逐渐铺开,刚获解决便立即迎来新的危机,每个序列都爆发一次小□□,不停建立、再不停反转,一波方平一波又起,观众们渐渐融入了电影中。

    他们感受到了母女间的矛盾和暗藏着的亲情,当一切矛盾解开,当过去的阴影都烟消云散了之后,有些观众也忍不住跟着落泪了。

    或许他们内心在说——确实感人,没必要骗人,我就是被感动了。

    当片尾曲响起,当朱诺和母亲从警察局接回了外祖母,一家三代的三位失败者走在平安夜的雪地里,成功还是失败似乎都不重要了,因为她们重新认识到了亲情的责任。

    故事的最终,朱诺、母亲、外祖母三人终于都心甘情愿地愿意发自内心承认她们是失败者。

    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有时候会觉得这是一种平庸的托辞,但是,活在别人眼里确实不幸福,这个实实在在。

    随着黑幕降临,片尾字幕缓缓升起,人们还在片尾曲中回味着这部适合静下心来用心品味的电影。

    确实是部好电影。

    他们这样认为着。

    乔伊没有起立,而是靠坐在椅背上,随着放映厅的灯光亮起,她重新戴上了墨镜静静坐着。

    而她身后,整个放映厅的人似乎也还没有离开。

    因为下一刻——

    这个寒酸的连一半人都没坐满的放映厅,零零散散竟然站起了几个人在原地鼓掌。

    渐渐地——

    起立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本就寥寥无几的放映厅里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他们在鼓掌,为这段故事,为这部电影,为此刻的感动!

    寥寥数人的鼓掌声源源不绝,仿佛掌声都无法表达出他们对这部电影的赞美。

    这个世界上,唯有能感动人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他们愿意为这部《朱诺》浪费三分钟的生命来表达对制作者的敬畏。

    整个放映厅唯一没有起立的人,是乔伊。

    她静静地坐着,仍由墨镜下布满了泪水。

    感谢《朱诺》一路走来的一切,她先是看到了一丝希望,然后是越来越多的希望。

    此刻的她并不知道,在口碑的积累下,在观众、媒体爆棚的好感下。

    《朱诺》就要爆发了!

    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庆功宴”。

    虽然在场的人们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能卖得出去,什么时候能卖出去,什么时候才能上映,或者像是那些被堆积在电影公司的众多独立电影一样,不再会有出头的那一日。

    乔伊并不擅长喝酒,但是还是和丽贝卡他们喝得很高兴,期间,丽贝卡忽然说道:“乔伊,你知道吗。我的偶像是汤姆克鲁斯,你说我可能有朝一日会有机和他一起拍戏吗?”

    乔伊用手撩开丽贝卡额前垂下的秀发,露出那张精悍的小脸,“如果别人问我,我还可能说不准,但是如果是你,绝对会有的。”

    事实上,12年后,你就能和汤姆克鲁斯出现在《碟中谍5》中了,在里面担任女主角了。

    丽贝卡很高兴,她将酒杯一饮而尽,“乔伊,你也有喜欢的演员吧,是谁?”

    乔伊摇着头苦笑道:“我们太巧了,说实话我也喜欢汤姆克鲁斯。”

    “什么,”丽贝卡兴奋地说道:“你也是因为《夜访吸血鬼》里的莱斯特喜欢上他的吗?还是《碟中谍》的伊桑,还是更早的《壮志凌云》?” </p>